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伪钞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咸丰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三路钦差大臣在安庆碰头,商讨进攻金陵的方案。
李卫国第一次跟向荣见面,由于之前在安庆时李卫国就摆了向荣一道,导致向荣很没面子,如今二人见面,向荣自然不会给李卫国好脸色。
不过李卫国也不惧,他现在也是一路钦差大臣,用不着再看向荣脸色了。
耆善是个和事老,向荣是耆善的学生,是耆善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而李卫国将九江主攻的功劳让给了耆善,也得到了耆善的好感,于是有耆善夹在中间,三人顿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经过讨论,向荣率军在孝陵卫设江南大营,阻止太平军南下;耆善在扬州设江北大营,阻止太平军北进中原,而李卫国则在镇江府小毛山设江东大营,阻止太平军东进,实际上是保护他的老巢苏松太。
这样一来,表面上三人各安其职,暂时达成协议。
实际上耆善经验老道,他坐镇扬州江北大营,中间隔着一条长江,便于防御。
李卫国因为知道太平天国的发展历史,所以先知先觉,知道太平军短时间不会东进,况且李卫国暗中跟太平军勾搭,太平军也不会轻易向李卫国出兵的,所以他选择在镇守江东,暂时也是高枕无忧。
同时,李卫国选择在镇江设立江东大营,也是出于扩充地盘的打算。毕竟他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苏松太两府一州,挨着苏松太的就是常州府和镇江府,李卫国把大营按在镇江府,等于军事掌控了镇江府,而常州府夹在镇江府和苏松太之间,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这样一来,李卫国的地盘从名义上的苏松太两府一州,实际上扩张为苏松太常镇四府一州,江东之地已尽在他手中了。
唯独向荣最笨,他武将出身,又没有先知先觉,他选择在孝陵卫设江南大营,距离太平军的都城天京实在太近了,就在人家家门口,换做任何人都会先干掉向荣的。
李卫国知道不久后太平军就要北伐和西征了,然后就是拔除江南和江北两座大营,如今虽然比历史上多了李卫国这个江东大营,但李卫国相信,太平军除非必要,否则不会轻易进攻江东大营,就算进攻,那也是在拔除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之后了,这大概要两三年时间,所以李卫国不着急,将精力转移到经营自己的地盘上面来。
李卫国于是准备返回上海,江东大营内只留下一千守军,依托小毛山地势,构筑防御工事,三道防线,梯次配置,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而已,他们接到李卫国的密令,如果太平军来攻,他们只管撤回镇江府治所丹徒(镇江市)即可。
另外,李卫国在镇江府治所丹徒部署了五千兵力,金坛、丹阳、溧阳三县各部署一千兵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镇江府各县治安,征收赋税,同时加固城防,修筑炮台和防御工事,只管抵挡太平军的进攻,没有反击任务。另外镇江府沿江一带部署一千水军,负责沿江巡逻,封锁航道,阻止太平军沿江突袭苏松太,威胁李家军大后方。
剩下的两万兵马,李卫国直接带回了上海,毕竟大军在外钱粮消耗巨大,是一笔巨额开支,既然短时间内太平军不可能东进,也就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了。
李卫国带着媳妇傅善祥返回上海县城拜见父母,此时李卫国的父母早已经从金陵搬来上海县了,暂时住在苏松太兵备道府衙后宅。
李父李母看到傅善祥安然无恙回来自然非常高兴,李母杨氏更是拉着傅善祥说起悄悄话来,婆媳间少不了谈及房事和生育子女等问题,傅善祥跟李卫国圆房一事自然瞒不过杨氏,杨氏非常高兴,少不得督促李卫国和傅善祥尽快为李家开支散叶。
这是人之常情,李卫国也在期待着。
不过,李卫国和李父之间依然在冷战,先前是因为李卫国跟沈紫嫣一起去沈家拜见沈万三结果被沈万三轰了出来一事,后来则因为太平军临近金陵,李父依然守着祖宅不肯搬家,结果李卫国无奈之下只好用强,派人强行将他老爹带到上海,虽然事后李父也明白了儿子的苦心,但他好面子,就是不依不饶。
对此,李卫国也是无奈,只能慢慢来了。
傅善祥归来,令李家有了少夫人,自然少不得一番热闹庆祝。
只是李卫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离开上海几个月了,吴庸负责苏松太各地衙门诸事,等着向汇报工作;傅学贤从金陵带回来四百多船金银财宝以及各种物资,都等着李卫国来拍板安排;李家军出征大胜而归,赏赐及其抚恤问题也要李卫国亲自签字才能执行;亚投行理事会各股东们听说太平军攻陷金陵,都吓得要撤离上海,也等着李卫国来安抚;江湾镇工业区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也是李卫国最想知道的。
这么多事情等着李卫国处理,可是忙坏了他。
好在这几个月以来,李卫国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幕僚成员,他们虽然谈不上经天纬地之才,但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还是可以胜任的,李卫国只需要点点头,或者签个字就行,具体细节则有这些幕僚成员负责执行,到也让李卫国轻松了不少。
至于亚投行股东们的担忧,李卫国拍胸脯保证,有他李卫国在,太平军就绝不会打进上海,让他们放一百二十个心。
忙活了一整天,最终就剩下吴庸和傅学贤二人。
傅学贤带回来的四百多船物资,经过吴庸派人仔细清点之后,总价值高达三千四百万两白银,其中真金白银就有一千多万两,还有很多古玩字画奇珍异宝等无法估价。
李卫国心情无比舒畅,他早就知道金陵富庶,与其白白便宜了太平军,不如给自己,将来用这笔巨款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中华经济,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总比资助太平军打内战要好得多。
李卫国很高兴,赏了傅学贤一万两银子,参与此次行动的李家军官兵们每人都发放特别津贴,奖励他们的功劳。
... -->>
咸丰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三路钦差大臣在安庆碰头,商讨进攻金陵的方案。
李卫国第一次跟向荣见面,由于之前在安庆时李卫国就摆了向荣一道,导致向荣很没面子,如今二人见面,向荣自然不会给李卫国好脸色。
不过李卫国也不惧,他现在也是一路钦差大臣,用不着再看向荣脸色了。
耆善是个和事老,向荣是耆善的学生,是耆善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而李卫国将九江主攻的功劳让给了耆善,也得到了耆善的好感,于是有耆善夹在中间,三人顿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经过讨论,向荣率军在孝陵卫设江南大营,阻止太平军南下;耆善在扬州设江北大营,阻止太平军北进中原,而李卫国则在镇江府小毛山设江东大营,阻止太平军东进,实际上是保护他的老巢苏松太。
这样一来,表面上三人各安其职,暂时达成协议。
实际上耆善经验老道,他坐镇扬州江北大营,中间隔着一条长江,便于防御。
李卫国因为知道太平天国的发展历史,所以先知先觉,知道太平军短时间不会东进,况且李卫国暗中跟太平军勾搭,太平军也不会轻易向李卫国出兵的,所以他选择在镇守江东,暂时也是高枕无忧。
同时,李卫国选择在镇江设立江东大营,也是出于扩充地盘的打算。毕竟他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苏松太两府一州,挨着苏松太的就是常州府和镇江府,李卫国把大营按在镇江府,等于军事掌控了镇江府,而常州府夹在镇江府和苏松太之间,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这样一来,李卫国的地盘从名义上的苏松太两府一州,实际上扩张为苏松太常镇四府一州,江东之地已尽在他手中了。
唯独向荣最笨,他武将出身,又没有先知先觉,他选择在孝陵卫设江南大营,距离太平军的都城天京实在太近了,就在人家家门口,换做任何人都会先干掉向荣的。
李卫国知道不久后太平军就要北伐和西征了,然后就是拔除江南和江北两座大营,如今虽然比历史上多了李卫国这个江东大营,但李卫国相信,太平军除非必要,否则不会轻易进攻江东大营,就算进攻,那也是在拔除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之后了,这大概要两三年时间,所以李卫国不着急,将精力转移到经营自己的地盘上面来。
李卫国于是准备返回上海,江东大营内只留下一千守军,依托小毛山地势,构筑防御工事,三道防线,梯次配置,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给人看而已,他们接到李卫国的密令,如果太平军来攻,他们只管撤回镇江府治所丹徒(镇江市)即可。
另外,李卫国在镇江府治所丹徒部署了五千兵力,金坛、丹阳、溧阳三县各部署一千兵马,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镇江府各县治安,征收赋税,同时加固城防,修筑炮台和防御工事,只管抵挡太平军的进攻,没有反击任务。另外镇江府沿江一带部署一千水军,负责沿江巡逻,封锁航道,阻止太平军沿江突袭苏松太,威胁李家军大后方。
剩下的两万兵马,李卫国直接带回了上海,毕竟大军在外钱粮消耗巨大,是一笔巨额开支,既然短时间内太平军不可能东进,也就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了。
李卫国带着媳妇傅善祥返回上海县城拜见父母,此时李卫国的父母早已经从金陵搬来上海县了,暂时住在苏松太兵备道府衙后宅。
李父李母看到傅善祥安然无恙回来自然非常高兴,李母杨氏更是拉着傅善祥说起悄悄话来,婆媳间少不了谈及房事和生育子女等问题,傅善祥跟李卫国圆房一事自然瞒不过杨氏,杨氏非常高兴,少不得督促李卫国和傅善祥尽快为李家开支散叶。
这是人之常情,李卫国也在期待着。
不过,李卫国和李父之间依然在冷战,先前是因为李卫国跟沈紫嫣一起去沈家拜见沈万三结果被沈万三轰了出来一事,后来则因为太平军临近金陵,李父依然守着祖宅不肯搬家,结果李卫国无奈之下只好用强,派人强行将他老爹带到上海,虽然事后李父也明白了儿子的苦心,但他好面子,就是不依不饶。
对此,李卫国也是无奈,只能慢慢来了。
傅善祥归来,令李家有了少夫人,自然少不得一番热闹庆祝。
只是李卫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离开上海几个月了,吴庸负责苏松太各地衙门诸事,等着向汇报工作;傅学贤从金陵带回来四百多船金银财宝以及各种物资,都等着李卫国来拍板安排;李家军出征大胜而归,赏赐及其抚恤问题也要李卫国亲自签字才能执行;亚投行理事会各股东们听说太平军攻陷金陵,都吓得要撤离上海,也等着李卫国来安抚;江湾镇工业区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也是李卫国最想知道的。
这么多事情等着李卫国处理,可是忙坏了他。
好在这几个月以来,李卫国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幕僚成员,他们虽然谈不上经天纬地之才,但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还是可以胜任的,李卫国只需要点点头,或者签个字就行,具体细节则有这些幕僚成员负责执行,到也让李卫国轻松了不少。
至于亚投行股东们的担忧,李卫国拍胸脯保证,有他李卫国在,太平军就绝不会打进上海,让他们放一百二十个心。
忙活了一整天,最终就剩下吴庸和傅学贤二人。
傅学贤带回来的四百多船物资,经过吴庸派人仔细清点之后,总价值高达三千四百万两白银,其中真金白银就有一千多万两,还有很多古玩字画奇珍异宝等无法估价。
李卫国心情无比舒畅,他早就知道金陵富庶,与其白白便宜了太平军,不如给自己,将来用这笔巨款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中华经济,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总比资助太平军打内战要好得多。
李卫国很高兴,赏了傅学贤一万两银子,参与此次行动的李家军官兵们每人都发放特别津贴,奖励他们的功劳。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