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红论》附:知识本质论(修整) (2/2)
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诛红与八十红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们的研究甚至就是一种学习。
比如,研究荷叶开发新型涂料、研究蛛丝开发新型纤维、研究蝴蝶鳞片开发新型光学材料……
所以有人说:人类的技术研究就是在看懂一本自然之书。
可惜,我们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社会生活中还是要避免破坏自然的现象发生。
学习与探索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无论对于知识还是教育都如此。
但人类产生这两种能力代表着百万年时间在自身上留下的印痕,甚至是5亿年前的物种大爆发时就已经开始铭刻。无论是古生物,还是古猿、古人类都没有停下他们的步伐。当人类站在生命之巅时,我们是需要感受自己的渺小的,否则依然会面临退化的威胁。
是的,学习与探索是生物普遍具有的能力,恐怕细菌时代就已经如此了。
学习是一种生物规律行为,趋向同一、统一。当有益于生物进化的被铭刻在化石上,就表明生物对自然规律的学习,对自然知识的汇集。学习是有效率性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对自然知识的记录过程。
比如,常见现象:在学习时候,有的学生安静意识极强,噪声意味着烦躁。所以高考时酒店房间紧张,因为面临人生大考的学子们需要安静的环境。由于现代教育的复杂化,这样的本能特点是多样化发展的。
学习的时效性对于古生物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如果不能完成有益自身的进化,就会被吃掉或者淘汰;对于岩画下的原始人意味着是否能够快速获得食物,否则就会面临饥饿。
所以,学习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习行为发生可以产生更多的本能反映,因此研究本能可以更多角度去透视知识和教育。
由于学习意味对进步的追求,所以学习也表现为对规律或知识的堆积。沿着这种自然反应前进的人们在现代社会里面表现为学优生出现。学优生表明学习时效性的成功、教育的直线距离完成。他们往往被教育者拿来作为标的。
学习虽然是进步的铭记,但学习本能对知识进步推动的时效性却要差一些。因为像酿酒发酵需要时间一样,学习本能对知识堆积要达到****的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
学习本能形成了知识的延展性。有人会说:进化不是在突变中完成的吗?是的。但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需要将人类进化史压缩成2分钟的纪录片,学习本能在其中是演进的。突变在探索领域去研究,这种角度变幻或许很别扭,但需要如此。
在教育里面,学习与探索应该是同步发生、共同促进的。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二者就是如此。
但由于开放性条件要求的存在,如果教育环境闭合,那么二者比重会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分野。
比如,学困生的出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本能性的对差异的追求,在课堂上意味着更多偶然现象的发生,是历来某些教育者所“厌恶”的。虽然“厌恶”这个词在现代来说很敏感,但在某些教育者们对偶发事件的理解就是教育时间的占用、学习效率下降。
从源头看,如果是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进化造成的,那么探索是人类迁徙造成的。学习能力会促进学优生,探索能力在学习环境闭合时会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注意:由于角度可变,如果教育者不适当调整学生角度,那么有的学生会在本能上会简单理解自己的教育环境是闭合的。那时,教育者会发现自己在做无用功,而自己的学生已经拉下在探索的半路上了。
看过历史传记的人都知道达尔文和爱迪生在老师眼里都是不合格的学生,造成这种教育现象的原因是此类学生探索本能在教育过程中权重占的比例大一些。这些人也趋向创造者或者创新者。
如果将时间节点跳回10万年前,想一下远古人类的迁徙。人类的迁徙或者是人口压力、或者是对食物的追逐造成,他们或许会回到原来的地方与同类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会一路走下去,人生旅途变成了一个个驿站,对路途的判断也变得无比重要。这些探索旅程里面的种种经历都会铭记在他们的基因、本能里面,为我们现代人类所继承。
所以,这种类型的孩子拿到课本看完后,在本能里面探索会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那些知识点他们已经路过、经历,并且开始寻求突破。这种行为在教育者眼里就是不求甚解,甚至不学习。
虽然在本能上讲,教育者将分化的学生从探索本能拉向学习本能确实困难,但教育者是可以让学生变换角度告诉学生探索并没有完成,那时候教育者手里面的教育内容变得不重要了,他们只要接续上学生的探索步伐就可以了。
探索本能对于教育者虽然意味着基础不牢靠,但对知识的推动作用往往大于学习本能。被探索本能推动的孩子除了追求差异性,还会对知识进行异化。这种知识性的变化和生物界的基因突变没有两样,如果选优完成,那么就意味着进步。
所以说,对于淘气的学生反向教育并不可取,那样往往是教育的扭曲打结。
探索本能会产生弯曲的教育,只要能够完成教育过程具备的一般要素,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能也会产生人生趋向变化,例如,学习本能规律堆积特征可能使学生偏向文科,探索本能的新奇特点可能使学生偏向理科。
对于教育本能研究宽泛理解目前是出于国家对创新知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知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速的现代社会于国家层面上是体现竞争的。
2、以师为善
如果说爱源于家庭,那么善源于教育。
趣味的说:爱很直接,善很委婉。但现实生活却比较复杂。爱是可以普遍观察到的,善是却需要发现的。
善字在金文里面就有了,但起源在哪里?
古人说:与人为善。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行为;善与爱一样都是单向付出的。在家庭亲人之间很容易建立起感情纽带,但步入社会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就变得困难起来。虽然人们可以趋利避害,但利益交换并不能拉近人们内心的距离、缓解疏离感。思想家孔子就义利观表达是明确的,同气相求是直接的情感交流方式。在这里面以知识传递为内容的教育是最符合这方面要求的,知识输出交流、不求回报同样是符合为善标准的。教育里面的知识传递是不含利益杂质的,是足以完成善这一社会行为起源或启蒙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也足以完成善行的普及。
知识诞生就自然的倾向人们之间的传递,所以知识诞生时教育也随之诞生。岩画下的智人辨识图画只是保证未来能够获得食物,知识传递比低等动物的本能只是跨越了一步,但知识表象毕竟已经开始完成了教育内容具备;早期人类语言文字萌芽期只有图画,传递的信息甚至不如一个汉字包含的内容,但师徒、知识这些教育要素已经具备;开始教育也许仅限于氏族亲人之间,而从家庭走出去的史前人类遇到其他人类语言不通,相互交流可以通过图画,在交流中修正促进文字诞生和知识发展,所以教育过程也是社会融合过程。
教育里面尤其强调“真善美”观念是在于知识和教育发展至今,其所蕴含的学习精神和探索精神已经成为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行为。但里面依然包含本能因素,反观最初的教育模式依然可以启示我们对目前的工作任务做出改进。
原初的教育在知识交流方面没有包含复杂的社会人们上下左右关系,人们在知识面前是同等的。人们在知识上的相互区别可以通过孔子与项橐的故事略窥一二,故事内容不必细说,强调的是孔子的“后生可畏”在肯定项橐的同时依然显露孔子内心的某种自负。知识方面的平等交流在教育上开始以师生平等、给予学生话语权出现,因为权威的话语权并不能对真理有决定权是古今中外所验证公认的。
在教育界普遍看到的是对园丁情节的削弱。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偶然性。像孔子并不知道会遇到项橐一样,教育者并不能预见学生不会成为科学家、思想家、领导人;同样,教育者也不能预见学生现在的某些天性对于他们未来的益处有多大。所以,简单教育不再会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因而,当社会普遍希望教育者像一只蜡烛而学生本身对教育过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时,反观“真善美”是生发过程是存在现实意义的。所以说,现代教育首先是事业其次才是职业,选择教育首先是选择教育责任其次才是选择教育任务。
3、科技与教育
现代社会科技与教育的相互推动日益加强,如果考虑预见性,教育的未来是令人振奋的。
2016年截至目前最吸引人的科技事件是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在3月对战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时以4:1的总比分获胜。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各个领域深层次的热议。人工智能的在各个社会领域的实用性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
这里提到一个现象是孩子们的书包问题。开学第一天家长有所感受的是学生那沉甸甸地书包,背起来确实像运动员训练的负重。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生个人手持平板终端是校内普及的。但依然会有一些问题,比如:第一位的安全问题,屏幕、用电安全以及网络环境;内容,软件与教学内容;成本。网络问题可以通过专业网解决,还会有提速的问题;屏幕问题也许最好解决,只是涉及成本问题;用电要加强宣传监督;成本只有看社会地区发达程度,教育的经济性开始有所显现,这倒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以先带后是改革的常用解决方式。
在软件和内容方面,版权保护不是问题,因为学生这个群体既单一、又特殊,投入产出比不用考虑,只担心的是实用性。内容呆板是一个障碍,而追求新奇是现代人的特征;还有就是固有的内容庞杂问题,这是由自古的思考模式决定的。
在很多的教育课件里面会看到其包含所有的教育流程和所有的单元知识。而对知识的探索是由人类迁徙进化获得,路程“驿站”特征明显,对于自主自觉的主动学生来说需要知识点多于教法指导,其即用学习特征明显。像前文《技术史》这样的好书,如果不考虑专业研究,有一定学识的人可以很快读完。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大部头著作是即便通俗易懂也需要碎片化,直到“点化”化为一个个知识点。简单、直接、易懂甚至还要新奇,现代学生对知识接受要求还是很高的。而著名的网络教育起源就是从这样过程开始的。
提升教育是因为国家知识或者科技突破需要社会基本面抬升的。社会基本面在社会调查里面是个中间常量。例如,了解时代看一个小时新闻;了解风尚逛一逛街;了解饮食到餐馆看一下菜谱。如果了解知识文化基本面,看一看畅销书排行榜就可以了解。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现代人被手机绑定的特点开始显露,用碎片化知识隐蔽的挤占游戏娱乐时间也是可行的。
人工智能辅助研究是常态,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是迟早的事。因为从杞人忧天角度,人类是有可能被自身发展发展速度拉得脱节的。人的大脑速度容量是有限的、随老年以后是可能衰退的,所以在知识上人工辅助不可避免的。以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为例,它的运作模式可以理解,但具体程序就会非常复杂,而它本身就是电脑在人工指导下研制出来的超脑。
人工智能诞生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学习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融入人类自身,使得可以大大节省学习的过程,那么人类就可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探索过程。而在学习过程或者说教育过程中保有探索精神就变得尤为重要。
从未来看网络搜索智能和随身智能都可能得到发展,这时候对于一个国家的软件编程甚至数学能力都会提出要求,而智能目前看只能延伸大脑物质功能,对知识世界的延展依然需要人类自身对自然的不断探索。
四、永不消逝的童年
对于知识的传递或者说教育,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名为《童年的消逝》的著作。虽然该书启迪意义明显,但童年真的会消逝吗?
笔者认为:童年永不消逝。
童年的概念不必叙述,但童年的分别却是明显的,主要是因为人与人距离造成的。在农村童年是自然、空间巨大,在城市童年是大人的世界、空间需要发现。
农村的童年,意味着学校也有各种自己研制的游戏,篮球架是个挤占时间的运动;意味着放学回家路上不尽的暮烟,闻起来苦中带着亲切的香;意味着家务杂陈、参与队里生产,劳累里面带着成长;意味着场院里面小山样的麦秸堆既是滑梯又是床垫,整齐地玉米垛是游戏的迷宫;意味着广阔的田野是一个人的赛场,可以捉蛙弄蛇、可以挖菜嚼根希翼土中的一丝涩甜;意味着池塘里面的游泳有乐有险,小河边捡起卵石赋予它美丽的意义;意味着在山峰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或者捡拾野味、鸟蛋丰富自己的快乐。
城市的童年,意味着学校的游戏是一种规划,篮球架是竞争的目标;意味着回家穿行人群、车流、街道、噪音;意味着家里面的课业、补习、辅导班;意味着出门是个消费的世界,快乐有时候取决于大人。
无论如何童年的探索发现是存在的,所以说童年在概念上心理学意义大于修辞学。因此,对于老顽童也好或者大器晚成也好,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探索是会使得年龄失去意义。
因而,童年可以始终伴随人生过程。那么,尼尔·波兹曼担忧的是什么?
这是覆盖造成的,或者说覆盖过度。
知识是来源于人民实践的。比如,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风”源自民间。
在纸张及至印刷术诞生后,知识意味着可以记述成人们的探索精华变得越来越集中。知识与知识传递成为一个越来越系统的社会事物。童年成长的自然性越来越小,这一过程就像是当人类的探索越来越主动,本能因素成为社会主体意识活动后,自然探索变得削弱。
这就是尼尔·波兹曼所看到的教育消逝着童年。
要看到知识需要教育来传递或传授,这是因为人生百年、时间有限。教育使得前人的探索变得更具意义;人类知识量不断增大,归类传授可以避免弯路;过多重复探索毫无意义浪费资源。人类依然需要探索精神,所以生活中有人喜欢冒险活动有其原因。探索未知、发展知识依然是人类发展动力。
但教育不仅会有知识覆盖,也会有心灵覆盖。教育者有时候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学生,而削弱学生的探索精神。而平等交流是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培养的。覆盖过度是会走向教育的反面的。
或许将来教育者会脱离教授知识的羁绊,变得越来越像个辅导员如同圣人孔子所做的那样,师生会切实像古人所说只有闻达先后的区别。学校当然还是不可或缺,这是人们社会化或者说知识教育社会化开始的地方,是人类社会团结的象征。
最后总结一下,新陈代谢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人类在其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学习过程不断丰富,探索步伐不断迈进。参与这些的人们不断探索使得自己不会落伍、新生一代不断超越实现自我,社会大潮奔涌中你我都是其中一员。
2016.5.21——28
们的研究甚至就是一种学习。
比如,研究荷叶开发新型涂料、研究蛛丝开发新型纤维、研究蝴蝶鳞片开发新型光学材料……
所以有人说:人类的技术研究就是在看懂一本自然之书。
可惜,我们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社会生活中还是要避免破坏自然的现象发生。
学习与探索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无论对于知识还是教育都如此。
但人类产生这两种能力代表着百万年时间在自身上留下的印痕,甚至是5亿年前的物种大爆发时就已经开始铭刻。无论是古生物,还是古猿、古人类都没有停下他们的步伐。当人类站在生命之巅时,我们是需要感受自己的渺小的,否则依然会面临退化的威胁。
是的,学习与探索是生物普遍具有的能力,恐怕细菌时代就已经如此了。
学习是一种生物规律行为,趋向同一、统一。当有益于生物进化的被铭刻在化石上,就表明生物对自然规律的学习,对自然知识的汇集。学习是有效率性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对自然知识的记录过程。
比如,常见现象:在学习时候,有的学生安静意识极强,噪声意味着烦躁。所以高考时酒店房间紧张,因为面临人生大考的学子们需要安静的环境。由于现代教育的复杂化,这样的本能特点是多样化发展的。
学习的时效性对于古生物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如果不能完成有益自身的进化,就会被吃掉或者淘汰;对于岩画下的原始人意味着是否能够快速获得食物,否则就会面临饥饿。
所以,学习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习行为发生可以产生更多的本能反映,因此研究本能可以更多角度去透视知识和教育。
由于学习意味对进步的追求,所以学习也表现为对规律或知识的堆积。沿着这种自然反应前进的人们在现代社会里面表现为学优生出现。学优生表明学习时效性的成功、教育的直线距离完成。他们往往被教育者拿来作为标的。
学习虽然是进步的铭记,但学习本能对知识进步推动的时效性却要差一些。因为像酿酒发酵需要时间一样,学习本能对知识堆积要达到****的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
学习本能形成了知识的延展性。有人会说:进化不是在突变中完成的吗?是的。但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需要将人类进化史压缩成2分钟的纪录片,学习本能在其中是演进的。突变在探索领域去研究,这种角度变幻或许很别扭,但需要如此。
在教育里面,学习与探索应该是同步发生、共同促进的。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二者就是如此。
但由于开放性条件要求的存在,如果教育环境闭合,那么二者比重会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分野。
比如,学困生的出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本能性的对差异的追求,在课堂上意味着更多偶然现象的发生,是历来某些教育者所“厌恶”的。虽然“厌恶”这个词在现代来说很敏感,但在某些教育者们对偶发事件的理解就是教育时间的占用、学习效率下降。
从源头看,如果是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进化造成的,那么探索是人类迁徙造成的。学习能力会促进学优生,探索能力在学习环境闭合时会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注意:由于角度可变,如果教育者不适当调整学生角度,那么有的学生会在本能上会简单理解自己的教育环境是闭合的。那时,教育者会发现自己在做无用功,而自己的学生已经拉下在探索的半路上了。
看过历史传记的人都知道达尔文和爱迪生在老师眼里都是不合格的学生,造成这种教育现象的原因是此类学生探索本能在教育过程中权重占的比例大一些。这些人也趋向创造者或者创新者。
如果将时间节点跳回10万年前,想一下远古人类的迁徙。人类的迁徙或者是人口压力、或者是对食物的追逐造成,他们或许会回到原来的地方与同类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会一路走下去,人生旅途变成了一个个驿站,对路途的判断也变得无比重要。这些探索旅程里面的种种经历都会铭记在他们的基因、本能里面,为我们现代人类所继承。
所以,这种类型的孩子拿到课本看完后,在本能里面探索会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那些知识点他们已经路过、经历,并且开始寻求突破。这种行为在教育者眼里就是不求甚解,甚至不学习。
虽然在本能上讲,教育者将分化的学生从探索本能拉向学习本能确实困难,但教育者是可以让学生变换角度告诉学生探索并没有完成,那时候教育者手里面的教育内容变得不重要了,他们只要接续上学生的探索步伐就可以了。
探索本能对于教育者虽然意味着基础不牢靠,但对知识的推动作用往往大于学习本能。被探索本能推动的孩子除了追求差异性,还会对知识进行异化。这种知识性的变化和生物界的基因突变没有两样,如果选优完成,那么就意味着进步。
所以说,对于淘气的学生反向教育并不可取,那样往往是教育的扭曲打结。
探索本能会产生弯曲的教育,只要能够完成教育过程具备的一般要素,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能也会产生人生趋向变化,例如,学习本能规律堆积特征可能使学生偏向文科,探索本能的新奇特点可能使学生偏向理科。
对于教育本能研究宽泛理解目前是出于国家对创新知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知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速的现代社会于国家层面上是体现竞争的。
2、以师为善
如果说爱源于家庭,那么善源于教育。
趣味的说:爱很直接,善很委婉。但现实生活却比较复杂。爱是可以普遍观察到的,善是却需要发现的。
善字在金文里面就有了,但起源在哪里?
古人说:与人为善。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行为;善与爱一样都是单向付出的。在家庭亲人之间很容易建立起感情纽带,但步入社会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就变得困难起来。虽然人们可以趋利避害,但利益交换并不能拉近人们内心的距离、缓解疏离感。思想家孔子就义利观表达是明确的,同气相求是直接的情感交流方式。在这里面以知识传递为内容的教育是最符合这方面要求的,知识输出交流、不求回报同样是符合为善标准的。教育里面的知识传递是不含利益杂质的,是足以完成善这一社会行为起源或启蒙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也足以完成善行的普及。
知识诞生就自然的倾向人们之间的传递,所以知识诞生时教育也随之诞生。岩画下的智人辨识图画只是保证未来能够获得食物,知识传递比低等动物的本能只是跨越了一步,但知识表象毕竟已经开始完成了教育内容具备;早期人类语言文字萌芽期只有图画,传递的信息甚至不如一个汉字包含的内容,但师徒、知识这些教育要素已经具备;开始教育也许仅限于氏族亲人之间,而从家庭走出去的史前人类遇到其他人类语言不通,相互交流可以通过图画,在交流中修正促进文字诞生和知识发展,所以教育过程也是社会融合过程。
教育里面尤其强调“真善美”观念是在于知识和教育发展至今,其所蕴含的学习精神和探索精神已经成为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行为。但里面依然包含本能因素,反观最初的教育模式依然可以启示我们对目前的工作任务做出改进。
原初的教育在知识交流方面没有包含复杂的社会人们上下左右关系,人们在知识面前是同等的。人们在知识上的相互区别可以通过孔子与项橐的故事略窥一二,故事内容不必细说,强调的是孔子的“后生可畏”在肯定项橐的同时依然显露孔子内心的某种自负。知识方面的平等交流在教育上开始以师生平等、给予学生话语权出现,因为权威的话语权并不能对真理有决定权是古今中外所验证公认的。
在教育界普遍看到的是对园丁情节的削弱。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偶然性。像孔子并不知道会遇到项橐一样,教育者并不能预见学生不会成为科学家、思想家、领导人;同样,教育者也不能预见学生现在的某些天性对于他们未来的益处有多大。所以,简单教育不再会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因而,当社会普遍希望教育者像一只蜡烛而学生本身对教育过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时,反观“真善美”是生发过程是存在现实意义的。所以说,现代教育首先是事业其次才是职业,选择教育首先是选择教育责任其次才是选择教育任务。
3、科技与教育
现代社会科技与教育的相互推动日益加强,如果考虑预见性,教育的未来是令人振奋的。
2016年截至目前最吸引人的科技事件是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在3月对战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时以4:1的总比分获胜。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各个领域深层次的热议。人工智能的在各个社会领域的实用性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
这里提到一个现象是孩子们的书包问题。开学第一天家长有所感受的是学生那沉甸甸地书包,背起来确实像运动员训练的负重。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生个人手持平板终端是校内普及的。但依然会有一些问题,比如:第一位的安全问题,屏幕、用电安全以及网络环境;内容,软件与教学内容;成本。网络问题可以通过专业网解决,还会有提速的问题;屏幕问题也许最好解决,只是涉及成本问题;用电要加强宣传监督;成本只有看社会地区发达程度,教育的经济性开始有所显现,这倒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以先带后是改革的常用解决方式。
在软件和内容方面,版权保护不是问题,因为学生这个群体既单一、又特殊,投入产出比不用考虑,只担心的是实用性。内容呆板是一个障碍,而追求新奇是现代人的特征;还有就是固有的内容庞杂问题,这是由自古的思考模式决定的。
在很多的教育课件里面会看到其包含所有的教育流程和所有的单元知识。而对知识的探索是由人类迁徙进化获得,路程“驿站”特征明显,对于自主自觉的主动学生来说需要知识点多于教法指导,其即用学习特征明显。像前文《技术史》这样的好书,如果不考虑专业研究,有一定学识的人可以很快读完。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大部头著作是即便通俗易懂也需要碎片化,直到“点化”化为一个个知识点。简单、直接、易懂甚至还要新奇,现代学生对知识接受要求还是很高的。而著名的网络教育起源就是从这样过程开始的。
提升教育是因为国家知识或者科技突破需要社会基本面抬升的。社会基本面在社会调查里面是个中间常量。例如,了解时代看一个小时新闻;了解风尚逛一逛街;了解饮食到餐馆看一下菜谱。如果了解知识文化基本面,看一看畅销书排行榜就可以了解。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现代人被手机绑定的特点开始显露,用碎片化知识隐蔽的挤占游戏娱乐时间也是可行的。
人工智能辅助研究是常态,人工智能辅助学习是迟早的事。因为从杞人忧天角度,人类是有可能被自身发展发展速度拉得脱节的。人的大脑速度容量是有限的、随老年以后是可能衰退的,所以在知识上人工辅助不可避免的。以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为例,它的运作模式可以理解,但具体程序就会非常复杂,而它本身就是电脑在人工指导下研制出来的超脑。
人工智能诞生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学习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融入人类自身,使得可以大大节省学习的过程,那么人类就可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探索过程。而在学习过程或者说教育过程中保有探索精神就变得尤为重要。
从未来看网络搜索智能和随身智能都可能得到发展,这时候对于一个国家的软件编程甚至数学能力都会提出要求,而智能目前看只能延伸大脑物质功能,对知识世界的延展依然需要人类自身对自然的不断探索。
四、永不消逝的童年
对于知识的传递或者说教育,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名为《童年的消逝》的著作。虽然该书启迪意义明显,但童年真的会消逝吗?
笔者认为:童年永不消逝。
童年的概念不必叙述,但童年的分别却是明显的,主要是因为人与人距离造成的。在农村童年是自然、空间巨大,在城市童年是大人的世界、空间需要发现。
农村的童年,意味着学校也有各种自己研制的游戏,篮球架是个挤占时间的运动;意味着放学回家路上不尽的暮烟,闻起来苦中带着亲切的香;意味着家务杂陈、参与队里生产,劳累里面带着成长;意味着场院里面小山样的麦秸堆既是滑梯又是床垫,整齐地玉米垛是游戏的迷宫;意味着广阔的田野是一个人的赛场,可以捉蛙弄蛇、可以挖菜嚼根希翼土中的一丝涩甜;意味着池塘里面的游泳有乐有险,小河边捡起卵石赋予它美丽的意义;意味着在山峰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或者捡拾野味、鸟蛋丰富自己的快乐。
城市的童年,意味着学校的游戏是一种规划,篮球架是竞争的目标;意味着回家穿行人群、车流、街道、噪音;意味着家里面的课业、补习、辅导班;意味着出门是个消费的世界,快乐有时候取决于大人。
无论如何童年的探索发现是存在的,所以说童年在概念上心理学意义大于修辞学。因此,对于老顽童也好或者大器晚成也好,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探索是会使得年龄失去意义。
因而,童年可以始终伴随人生过程。那么,尼尔·波兹曼担忧的是什么?
这是覆盖造成的,或者说覆盖过度。
知识是来源于人民实践的。比如,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风”源自民间。
在纸张及至印刷术诞生后,知识意味着可以记述成人们的探索精华变得越来越集中。知识与知识传递成为一个越来越系统的社会事物。童年成长的自然性越来越小,这一过程就像是当人类的探索越来越主动,本能因素成为社会主体意识活动后,自然探索变得削弱。
这就是尼尔·波兹曼所看到的教育消逝着童年。
要看到知识需要教育来传递或传授,这是因为人生百年、时间有限。教育使得前人的探索变得更具意义;人类知识量不断增大,归类传授可以避免弯路;过多重复探索毫无意义浪费资源。人类依然需要探索精神,所以生活中有人喜欢冒险活动有其原因。探索未知、发展知识依然是人类发展动力。
但教育不仅会有知识覆盖,也会有心灵覆盖。教育者有时候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学生,而削弱学生的探索精神。而平等交流是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培养的。覆盖过度是会走向教育的反面的。
或许将来教育者会脱离教授知识的羁绊,变得越来越像个辅导员如同圣人孔子所做的那样,师生会切实像古人所说只有闻达先后的区别。学校当然还是不可或缺,这是人们社会化或者说知识教育社会化开始的地方,是人类社会团结的象征。
最后总结一下,新陈代谢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人类在其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学习过程不断丰富,探索步伐不断迈进。参与这些的人们不断探索使得自己不会落伍、新生一代不断超越实现自我,社会大潮奔涌中你我都是其中一员。
2016.5.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