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bxs.net,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列国的压迫。对赵国而言更可以将势力范围扩展至黄河、汾水以南,完整赵国东部、南部的国防防线。
赵雍对此战可以说是即忐忑又期待。
刚刚走进偏殿,久侯多时的苏秦赶忙迎了上来。同赵雍见过礼后,当即揖道:“王上,燕国佥都御史刚刚传信而来,上书之:燕王已从昏迷中苏醒,同时燕王命太子姬会亲率五万燕军奔赴函谷,而今燕军已经从蓟都集结。”
这些时日赵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燕国的动向。毕竟燕国若不出兵,赵国也不敢贸然南下。
不过而今,燕王竟然回醒?这让赵雍一时间有些诧异。他原本以为姬烁死定了。
但既然是都察院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至于是不是回光返照,就不得而知了。
“燕太子姬会……武安君可同其打过交道?”赵雍问道。
苏秦思慎了片刻,回道:“燕太子脾性不似燕王,决事茫无定见,常受臣子言语侵扰。”
赵雍点了点头,苏秦所言中的燕太子,和他记忆中的姬会如出一辙。这也是他一直不敢贸然发兵的的最大原因,毕竟任谁身后有一个摇摆不定的盟友,谁也害怕。
“楚国还没有动静吗?”赵雍起身走到堪舆图前,再度问道。
苏秦摇了摇头,道:“楚国自聚兵夷陵后,便一直没有北上的动向……或许是在等待燕国和我赵国。”
楚国……相较于燕国,楚国此时更不能出幺蛾子。先不说楚军的战斗力强盛与否,单单其兵力便占五国的大头。
此战,魏、韩两国皆出兵八万;燕、赵出兵五万;独独楚国聚兵十万。五国联军共计三十六万,号称五十万。这也是五国敢言一战灭秦的信心来源,毕竟秦国挖空家底也凑不足二十万。
赵雍抱着双臂,目光死死地注视着堪舆图,沉声道:“是时候发兵函谷了!”
“是否需要等燕军过了赵境再说?”苏秦问道。
“恐怕不成。”赵雍转过身,面对苏秦道:“而今时节已快到冬季,魏、韩两军于函谷关外也已经同秦军对峙了月余,若是再耗下去,联军强盛的士气也都消磨没了。秦军亦或许正是打的这个算计。”
苏秦点了点头,躬身揖拜道:“王上所言,臣拜服。”
赵雍瞥了苏秦一眼,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对方说奉承之语。
……第二日大朝,赵雍同朝臣言及发兵一事。
赵国遂决定分两路行军,一路由肥义率领三大常备营先行,其以步卒、战车为主;另外一路五千铁骑由赵雍亲率,出得邯郸一路向南,过漳水、跨黄河,再向西穿魏国、韩国,过洛阳,最后至函谷关前(三门峡)。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还是因为这条路好走,全程都是平原,交通便捷。
也可以说,赵国出兵函谷、只能走这条路。赵军若是像上次北征一般、绕路去晋阳再沿汾水南下,那就得先穿过太行山,向南还得跨过中条山。到了函谷关前,黄花菜都凉了。
交通不便,永远是这个时代的硬伤。高山险阻,人力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
若从高空俯瞰,赵国丰盈的国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河北平原和河东盆地。而赵国最主要国土,还是在河东盆地上,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北部:太原盆地、猩定盆地、还有刚刚攻占的大同盆地、外加原代国所在的蔚县盆地。
相较土地肥沃、广袤的河东几大盆地,坐落在河北平原的邯郸、邢襄等地便只能算是很小的一部分。当年赵国先君之所以费大力迁都中牟、邯郸亦是想在太行山东部的平原地带站稳脚跟,徐徐发展。
然而刚刚搬家,便遭到了北边白狄的侵扰。
而河北平原通往河东盆地的道路除了借道魏、韩两国外,便只有向西横穿跨越太行山脉,而横穿两地的最大、最便捷的通道:太行八陉中的井陉,为中山国所掌握。
赵国之所以觊觎中山国,最大的原因其实并非是它的土地,而是其掌握的赵国连接东、西、北国土的命脉线。
去年北疆一战、对秦一战,赵国的胜利之所以让列国惊诧,除了赵军的战斗力外,更重要的还是其进军的速度。
若是不能从井陉进入太原盆地,赵国便只能沿着漳水在太行山脉中冲出的河谷,进入太原盆地。而赵军若走这条路,便需要经过上党高地。韩国,对上党高地一直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如此以来,暂时和韩国的结盟便显的非常有必要了。也正是因为与韩国的结盟,才得以让赵国快速穿过太行山。
……赵雍这次离开邯郸的场面,相较于上次要热闹了不少,或许是农忙时节已过,城楼前站满了密密麻麻践行的人影。
赵雍骑在马上,庞煖骑马跟在他的身侧,身后骑兵大军分建制排列成数排,一眼望不到头。
肥义已经率领着三万步卒先行。
马蹄声响起声,骑兵们背对着邯郸郭城的方向西行,人们能看到大队人马的影子,朝阳已经悄然升起。
……
……
郢都,楚王宫。
屈原步伐仓促,将引路的宦者都甩在了身后。他刚迈进大殿,便见楚王熊槐正背对着他、对着面前的堪舆图连连发叹。
“王上,匆匆召臣来,可是下令发兵。”屈原恭敬地揖拜道。
熊槐转过身,面色凝重道:“这两日寡人细细想来,自寡人继位以来,楚国和秦国确实素来交好,并未有过攻伐。而今若起战寡人担心,会乱民心,弱国力,此番伐秦如果失败,我楚国必将引火焚身呐。”
此次对秦而战,屈原主动请缨为粮运之官,然而出征所需的军粮已经集齐,但楚王始终未下达发兵的命令。而今再听楚王的这一番话,更是让他心生忧虑。
“王上,一再的对秦国退让,难道就可以保楚国国泰民安了吗?”屈原道。
“可是若败……”
“如何会败?如今魏、韩已经聚兵函谷,赵王更是已经亲率赵军前往,而今只等王上一声令下,灭秦之期,便指日可待!”屈原厉声道。
……
东列国的压迫。对赵国而言更可以将势力范围扩展至黄河、汾水以南,完整赵国东部、南部的国防防线。
赵雍对此战可以说是即忐忑又期待。
刚刚走进偏殿,久侯多时的苏秦赶忙迎了上来。同赵雍见过礼后,当即揖道:“王上,燕国佥都御史刚刚传信而来,上书之:燕王已从昏迷中苏醒,同时燕王命太子姬会亲率五万燕军奔赴函谷,而今燕军已经从蓟都集结。”
这些时日赵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燕国的动向。毕竟燕国若不出兵,赵国也不敢贸然南下。
不过而今,燕王竟然回醒?这让赵雍一时间有些诧异。他原本以为姬烁死定了。
但既然是都察院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至于是不是回光返照,就不得而知了。
“燕太子姬会……武安君可同其打过交道?”赵雍问道。
苏秦思慎了片刻,回道:“燕太子脾性不似燕王,决事茫无定见,常受臣子言语侵扰。”
赵雍点了点头,苏秦所言中的燕太子,和他记忆中的姬会如出一辙。这也是他一直不敢贸然发兵的的最大原因,毕竟任谁身后有一个摇摆不定的盟友,谁也害怕。
“楚国还没有动静吗?”赵雍起身走到堪舆图前,再度问道。
苏秦摇了摇头,道:“楚国自聚兵夷陵后,便一直没有北上的动向……或许是在等待燕国和我赵国。”
楚国……相较于燕国,楚国此时更不能出幺蛾子。先不说楚军的战斗力强盛与否,单单其兵力便占五国的大头。
此战,魏、韩两国皆出兵八万;燕、赵出兵五万;独独楚国聚兵十万。五国联军共计三十六万,号称五十万。这也是五国敢言一战灭秦的信心来源,毕竟秦国挖空家底也凑不足二十万。
赵雍抱着双臂,目光死死地注视着堪舆图,沉声道:“是时候发兵函谷了!”
“是否需要等燕军过了赵境再说?”苏秦问道。
“恐怕不成。”赵雍转过身,面对苏秦道:“而今时节已快到冬季,魏、韩两军于函谷关外也已经同秦军对峙了月余,若是再耗下去,联军强盛的士气也都消磨没了。秦军亦或许正是打的这个算计。”
苏秦点了点头,躬身揖拜道:“王上所言,臣拜服。”
赵雍瞥了苏秦一眼,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对方说奉承之语。
……第二日大朝,赵雍同朝臣言及发兵一事。
赵国遂决定分两路行军,一路由肥义率领三大常备营先行,其以步卒、战车为主;另外一路五千铁骑由赵雍亲率,出得邯郸一路向南,过漳水、跨黄河,再向西穿魏国、韩国,过洛阳,最后至函谷关前(三门峡)。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还是因为这条路好走,全程都是平原,交通便捷。
也可以说,赵国出兵函谷、只能走这条路。赵军若是像上次北征一般、绕路去晋阳再沿汾水南下,那就得先穿过太行山,向南还得跨过中条山。到了函谷关前,黄花菜都凉了。
交通不便,永远是这个时代的硬伤。高山险阻,人力在自然面前永远是渺小的。
若从高空俯瞰,赵国丰盈的国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河北平原和河东盆地。而赵国最主要国土,还是在河东盆地上,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北部:太原盆地、猩定盆地、还有刚刚攻占的大同盆地、外加原代国所在的蔚县盆地。
相较土地肥沃、广袤的河东几大盆地,坐落在河北平原的邯郸、邢襄等地便只能算是很小的一部分。当年赵国先君之所以费大力迁都中牟、邯郸亦是想在太行山东部的平原地带站稳脚跟,徐徐发展。
然而刚刚搬家,便遭到了北边白狄的侵扰。
而河北平原通往河东盆地的道路除了借道魏、韩两国外,便只有向西横穿跨越太行山脉,而横穿两地的最大、最便捷的通道:太行八陉中的井陉,为中山国所掌握。
赵国之所以觊觎中山国,最大的原因其实并非是它的土地,而是其掌握的赵国连接东、西、北国土的命脉线。
去年北疆一战、对秦一战,赵国的胜利之所以让列国惊诧,除了赵军的战斗力外,更重要的还是其进军的速度。
若是不能从井陉进入太原盆地,赵国便只能沿着漳水在太行山脉中冲出的河谷,进入太原盆地。而赵军若走这条路,便需要经过上党高地。韩国,对上党高地一直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如此以来,暂时和韩国的结盟便显的非常有必要了。也正是因为与韩国的结盟,才得以让赵国快速穿过太行山。
……赵雍这次离开邯郸的场面,相较于上次要热闹了不少,或许是农忙时节已过,城楼前站满了密密麻麻践行的人影。
赵雍骑在马上,庞煖骑马跟在他的身侧,身后骑兵大军分建制排列成数排,一眼望不到头。
肥义已经率领着三万步卒先行。
马蹄声响起声,骑兵们背对着邯郸郭城的方向西行,人们能看到大队人马的影子,朝阳已经悄然升起。
……
……
郢都,楚王宫。
屈原步伐仓促,将引路的宦者都甩在了身后。他刚迈进大殿,便见楚王熊槐正背对着他、对着面前的堪舆图连连发叹。
“王上,匆匆召臣来,可是下令发兵。”屈原恭敬地揖拜道。
熊槐转过身,面色凝重道:“这两日寡人细细想来,自寡人继位以来,楚国和秦国确实素来交好,并未有过攻伐。而今若起战寡人担心,会乱民心,弱国力,此番伐秦如果失败,我楚国必将引火焚身呐。”
此次对秦而战,屈原主动请缨为粮运之官,然而出征所需的军粮已经集齐,但楚王始终未下达发兵的命令。而今再听楚王的这一番话,更是让他心生忧虑。
“王上,一再的对秦国退让,难道就可以保楚国国泰民安了吗?”屈原道。
“可是若败……”
“如何会败?如今魏、韩已经聚兵函谷,赵王更是已经亲率赵军前往,而今只等王上一声令下,灭秦之期,便指日可待!”屈原厉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