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盛世皇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登基称帝,改国号后金为大清。
对于父皇入主中原的远见,福佑是赞同的,可是听说中原百姓血流成河,他是胆战心惊。特别是在父皇的授意下,多尔衮驱兵南下,对江南百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民族大清洗让他触目惊心!他殷切地希望战争快一点结束,老百姓早一点过上太平日子。同时,对汉民百姓充满了歉意。
在分封诸皇亲弟子时,根据战功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福佑为“和硕瑞亲王”。
因为瑞亲王救驾有功、押运粮草有功、还有缴获土匪大量财宝为整个战役赢得物质上的保障这个特殊的功劳,加之每次战役都有新奇的克服困难的办法,给清军在时间上争取了很大的主动。他没有和敌人厮杀,却是劳苦功高!皇太极有意封他个“一字并肩王”,福佑力辞不受。所以皇太极就特殊规定了:在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大清皇帝面前,福佑及其后代袭爵者都是亲王,只称臣,不称奴才。满清皇帝以下的所有亲王、满大臣在皇上面前都是自称“奴才”的,汉大臣称“微臣”,福佑只有一个字:“臣”。
多尔衮什么也没说,心里恨得牙都咬碎了。是的,当年太祖**哈赤是有意让多尔衮继承汗位的,还没有来得及宣诏就去世了,不管是用了什么谋略,反正是皇太极登上了汗位,还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大妃缢死给**哈赤殉葬。多尔衮的心里与皇太极是有着不共戴天仇恨的!可是当时他们兄弟三人是弱势的,无法与皇太极抗衡,只有隐忍!要说他对侄子福佑,并没有什么恶感,也知道他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只是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太远,一个是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一个是聪明睿智、善良仁慈。多尔衮虽然不服也不敢和皇太极顶撞,可是心里却把皇太极、豪格、福佑父子三人当成了死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着瞧!
不久,宗室中传出皇太极从隆云寺接回来的二阿哥是冒名顶替的,目的就是为了篡夺汗位,现在已经把大汗迷惑住了,先前那个二阿哥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股风越刮越猛,最后刮到皇太极耳朵里,把他气坏了。不用说福佑是隆云寺正明长老一手抚养大的,他的性格、相貌十分酷似乌喇纳拉氏,就是神仙一般的甘霖大师也没说福佑不是自己的亲骨肉。
一向文韬武略的皇太极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决了,赶紧乘御辇来到隆云寺找正明长老商量,可巧甘霖师父也在这里。
宾主寒暄过后落座,皇太极赶紧向甘霖大师和正明长老说了谣言风起对福佑十分不利的事,跟正明长老和甘霖师父说,想把汗位传给福佑,以此证明他就是自己的亲骨肉。甘霖师父朗声大笑:“陛下不可!您是当今大汗,怎么会被谣言所惑?福佑是佛门弟子,对尘俗中的金钱、地位、权势、名声与他无关,您可问问他,您把您的汗位交给他,他要是不要?福佑回到尘俗,并非为名利、地位而来,他的佛缘很深,根基很好,是个修炼的苗子。当初贫僧不让他参加杀戮就是不让他犯下杀生的罪业。他能生在大汗的家庭是他上一生的因缘。可以说,上天没有给他做君王的安排,他的大富大贵还得自己努力,您白赏赐给他也不行。他得付出,不然别人也不服气。在这里贫僧给他定下十二字的约法,即不立储、不拥军、不参政、不入史”。所谓不立储就是不当储君,自然就是不当大汗;不拥军,就是不要军权;不参政就是不参与朝政,也就是不上朝;不入史更明白,就是他的一生都不记入大清史册。”
皇太极抽了一口冷气:“这对福佑未免太严苛了吧?谁不想青史留名?”
“非也!这恰恰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他作到了这十二个字,就不会有恶业产生,也就不会损德损寿,这样才可以保证他平安走完修炼的路。”甘霖师父很严肃地说。
皇太极十分谦恭地听着甘霖师父的谈话,觉得耳目一新:“那么大师认为他最终应该有一个什么爵位呢?”这是皇太极非常想知道的结果。
甘霖大师直言不讳地说:“以他的功绩,做到亲王富富有余。”
“可是,作亲王,没有自己的一点点能够掌握的军队,不是要受他人辖制吗?”皇太极不无担心地说,“福佑这孩子生性就善良、忠厚、质朴、纯真,别人不会欺负他吗?
“甘霖师父笑了:“您担心的太过了,被人欺负不单单是太老实了,是他以前欠了人家的。”
皇太极终于放心了,不停地点头,表示同意甘霖师父的安排。
甘霖师父告诉皇太极,福佑做了亲王之后,要保证他的俸禄、亲兵等一切亲王应有的待遇。皇太极一再表示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
皇太极放心了:“既是大师如此说,那么就如此去做,为人父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对于甘霖师父由衷地钦佩,认定他是世外高人。
福佑继续他的军需官差事,夜以继日地奔忙,前线将士的一日三餐就是他的最大事情。大雨滂沱也好,严寒酷暑也罢,泥里水里,风里雪里,福佑不辞劳苦地奔忙,没有一句怨言。久而久之,大家才感受到这个沉默寡言的二阿哥的不同寻常了。他的叔、伯、兄、弟们看到了他的坚韧、顽强,都开始在背后夸奖他了,就连一向瞧不起他的多尔衮也开始注意他了:“这小子还行,有种!”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的清宁宫猝然与世长辞,没有来得及立太子。于是,他的兄弟、子侄们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斗争。还好,在他离世之前不久,和大家谈起过福佑的师父那十二个字,着重告诉大家二皇子的确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小的时候身体不好而送入隆云寺出家,他的师父从修炼的角度不让他介入权势的纷争。他的福分又很大,功劳也很多,所以要有他的爵位和俸禄。大家一听这对自己是好事啊,他即没有军权也没有政权,还没有立储的可能,当亲王又不从自己的口袋拿钱给他,全都很高兴,因为他对任何人构不成威胁。
在豪格与多尔衮的帝位争夺战中,他没有任何表态,在诸王纷纷寻找自己拥戴的新君选择中,他持以绝对的沉默,而是做着入关的各项准备,因为有那十二个字的前提,豪格对这位不表达拥立自己为帝的亲兄弟也无可奈何。福佑反而劝豪格不要争夺帝位,皇上不是那么好当的。豪格对此劝戒哭笑不得。当他在争夺帝位的角逐中败下阵来时才后悔没有听从二弟的劝告。不但皇上没有当成,还让多尔衮恨之入骨。
后来,豪格几次宦海浮沉,仍然骁勇无敌。在他杀张献忠、攻克遵义、平定四川等战役中,以优秀的军事才能和辉煌战绩赢得了民心,为大清江山立下了头等战功。福佑为自己有一个英雄的哥哥而高兴。在豪格班师回朝时,... -->>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登基称帝,改国号后金为大清。
对于父皇入主中原的远见,福佑是赞同的,可是听说中原百姓血流成河,他是胆战心惊。特别是在父皇的授意下,多尔衮驱兵南下,对江南百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民族大清洗让他触目惊心!他殷切地希望战争快一点结束,老百姓早一点过上太平日子。同时,对汉民百姓充满了歉意。
在分封诸皇亲弟子时,根据战功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福佑为“和硕瑞亲王”。
因为瑞亲王救驾有功、押运粮草有功、还有缴获土匪大量财宝为整个战役赢得物质上的保障这个特殊的功劳,加之每次战役都有新奇的克服困难的办法,给清军在时间上争取了很大的主动。他没有和敌人厮杀,却是劳苦功高!皇太极有意封他个“一字并肩王”,福佑力辞不受。所以皇太极就特殊规定了:在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大清皇帝面前,福佑及其后代袭爵者都是亲王,只称臣,不称奴才。满清皇帝以下的所有亲王、满大臣在皇上面前都是自称“奴才”的,汉大臣称“微臣”,福佑只有一个字:“臣”。
多尔衮什么也没说,心里恨得牙都咬碎了。是的,当年太祖**哈赤是有意让多尔衮继承汗位的,还没有来得及宣诏就去世了,不管是用了什么谋略,反正是皇太极登上了汗位,还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大妃缢死给**哈赤殉葬。多尔衮的心里与皇太极是有着不共戴天仇恨的!可是当时他们兄弟三人是弱势的,无法与皇太极抗衡,只有隐忍!要说他对侄子福佑,并没有什么恶感,也知道他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只是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太远,一个是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一个是聪明睿智、善良仁慈。多尔衮虽然不服也不敢和皇太极顶撞,可是心里却把皇太极、豪格、福佑父子三人当成了死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着瞧!
不久,宗室中传出皇太极从隆云寺接回来的二阿哥是冒名顶替的,目的就是为了篡夺汗位,现在已经把大汗迷惑住了,先前那个二阿哥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股风越刮越猛,最后刮到皇太极耳朵里,把他气坏了。不用说福佑是隆云寺正明长老一手抚养大的,他的性格、相貌十分酷似乌喇纳拉氏,就是神仙一般的甘霖大师也没说福佑不是自己的亲骨肉。
一向文韬武略的皇太极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决了,赶紧乘御辇来到隆云寺找正明长老商量,可巧甘霖师父也在这里。
宾主寒暄过后落座,皇太极赶紧向甘霖大师和正明长老说了谣言风起对福佑十分不利的事,跟正明长老和甘霖师父说,想把汗位传给福佑,以此证明他就是自己的亲骨肉。甘霖师父朗声大笑:“陛下不可!您是当今大汗,怎么会被谣言所惑?福佑是佛门弟子,对尘俗中的金钱、地位、权势、名声与他无关,您可问问他,您把您的汗位交给他,他要是不要?福佑回到尘俗,并非为名利、地位而来,他的佛缘很深,根基很好,是个修炼的苗子。当初贫僧不让他参加杀戮就是不让他犯下杀生的罪业。他能生在大汗的家庭是他上一生的因缘。可以说,上天没有给他做君王的安排,他的大富大贵还得自己努力,您白赏赐给他也不行。他得付出,不然别人也不服气。在这里贫僧给他定下十二字的约法,即不立储、不拥军、不参政、不入史”。所谓不立储就是不当储君,自然就是不当大汗;不拥军,就是不要军权;不参政就是不参与朝政,也就是不上朝;不入史更明白,就是他的一生都不记入大清史册。”
皇太极抽了一口冷气:“这对福佑未免太严苛了吧?谁不想青史留名?”
“非也!这恰恰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他作到了这十二个字,就不会有恶业产生,也就不会损德损寿,这样才可以保证他平安走完修炼的路。”甘霖师父很严肃地说。
皇太极十分谦恭地听着甘霖师父的谈话,觉得耳目一新:“那么大师认为他最终应该有一个什么爵位呢?”这是皇太极非常想知道的结果。
甘霖大师直言不讳地说:“以他的功绩,做到亲王富富有余。”
“可是,作亲王,没有自己的一点点能够掌握的军队,不是要受他人辖制吗?”皇太极不无担心地说,“福佑这孩子生性就善良、忠厚、质朴、纯真,别人不会欺负他吗?
“甘霖师父笑了:“您担心的太过了,被人欺负不单单是太老实了,是他以前欠了人家的。”
皇太极终于放心了,不停地点头,表示同意甘霖师父的安排。
甘霖师父告诉皇太极,福佑做了亲王之后,要保证他的俸禄、亲兵等一切亲王应有的待遇。皇太极一再表示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
皇太极放心了:“既是大师如此说,那么就如此去做,为人父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对于甘霖师父由衷地钦佩,认定他是世外高人。
福佑继续他的军需官差事,夜以继日地奔忙,前线将士的一日三餐就是他的最大事情。大雨滂沱也好,严寒酷暑也罢,泥里水里,风里雪里,福佑不辞劳苦地奔忙,没有一句怨言。久而久之,大家才感受到这个沉默寡言的二阿哥的不同寻常了。他的叔、伯、兄、弟们看到了他的坚韧、顽强,都开始在背后夸奖他了,就连一向瞧不起他的多尔衮也开始注意他了:“这小子还行,有种!”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的清宁宫猝然与世长辞,没有来得及立太子。于是,他的兄弟、子侄们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斗争。还好,在他离世之前不久,和大家谈起过福佑的师父那十二个字,着重告诉大家二皇子的确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小的时候身体不好而送入隆云寺出家,他的师父从修炼的角度不让他介入权势的纷争。他的福分又很大,功劳也很多,所以要有他的爵位和俸禄。大家一听这对自己是好事啊,他即没有军权也没有政权,还没有立储的可能,当亲王又不从自己的口袋拿钱给他,全都很高兴,因为他对任何人构不成威胁。
在豪格与多尔衮的帝位争夺战中,他没有任何表态,在诸王纷纷寻找自己拥戴的新君选择中,他持以绝对的沉默,而是做着入关的各项准备,因为有那十二个字的前提,豪格对这位不表达拥立自己为帝的亲兄弟也无可奈何。福佑反而劝豪格不要争夺帝位,皇上不是那么好当的。豪格对此劝戒哭笑不得。当他在争夺帝位的角逐中败下阵来时才后悔没有听从二弟的劝告。不但皇上没有当成,还让多尔衮恨之入骨。
后来,豪格几次宦海浮沉,仍然骁勇无敌。在他杀张献忠、攻克遵义、平定四川等战役中,以优秀的军事才能和辉煌战绩赢得了民心,为大清江山立下了头等战功。福佑为自己有一个英雄的哥哥而高兴。在豪格班师回朝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