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炮灰女配的八十年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天一大早,双水村大队部门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村民都聚集在那里读着一张招工通知。
许多村民不识字,要求一些念过书的人,把通知上的内容念给他们听,经过几次问询和解释,大多数村民终于弄懂了。
双水村要成立制衣坊了!
听到双水村也要向其他村子那样搞副业,所有村民都是欢迎的,毕竟一年到头,只能在田间那一亩三分地上刨土,虽然能吃饱饭,可是却没有余钱,只能靠着每家养的几只鸡,攒下鸡蛋卖到集上换几个散钱,能顶什么用。
这次大队部贴出的制衣坊通知,基本上是复制了程麦香和林嘉余拟定的计划书里的条款,为了这纸计划书,程麦青在大队部跟一众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干部们才算答应了。
计划书里,程麦香提出制衣坊的性质是属于公私合营,双水村只提供经营场所,其他一切成本都由程麦香一力承担,至于经营所得的收入,刨去成本,由双水村和程麦香二一分。
公私合营在城市里不算什么新鲜事物,这些大队干部也不是没见识的人,自然都听过,可在农村这可是头一遭,自然激起了两个保守派干部的反对。
可大部分干部,尤其是青壮年干部,明白这些年村民都穷怕了,难得有这样挣钱的好时机,都表态支持,本来那两个干部还要反对,程麦青干脆甩出了妹子的豪言壮语。
离了双水村,这制衣坊也不是办不成,大不了花钱另外盖间屋子,当成是场地,照样能招的到工人,制得出衣服,还不用给大队一分钱。
就是这句话,让所有村干部意识到,程麦香肯跟双水村合作,并不是她有求于村子,而是她好心要照顾自己的家乡,毕竟空闲的场地放在那里多么多年,也没挣来一分钱,如今凭着这个,就可以平分人家三分之二的利润,这种好事,只怕打着灯笼都难找。
“每做一件衣服就可以拿到五毛钱,如果有缝纫机,每月还多给五块钱的租赁费,正好我家有缝纫机,我家婆娘也会做衣服,我这就让她带着缝纫机一起去制衣坊干活!”
一个村民看完通知急匆匆地走了。
“没有缝纫机不会做衣服也不要紧,”一个村民指着通知上的一条内容,对其他人说,“这上面不是说了嘛,要是会绣东西也成,不用自家出针线和绣布,绣一件也可以拿到两毛钱,虽然挣得不如做衣服多,好歹也是个来钱的路子。”
许多村民纷纷附和,倒是有人突然阴阳怪气地说,“能挣钱是能挣钱了,可惜最后这个制衣坊挣得钱,程家要拿走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村民心头突然不是滋味,毕竟过了这么多年,都过惯了集体生活,大家一个锅里吃饭,挣得都不相上下,日子过得也差不多,突然有人日子比大多数人要好起来,内心还是接受不了。
当下就有人打了退堂鼓,可是有跟程家关系不错的人出言维护。
“拿走三分之一怎么了,这制衣坊从原料到工资,全都是程家人来支付,大队只出了所房子,就能拿到两倍的钱。
通知上不是说了嘛,这些钱到年底大队按照户头,平均分给大家,就算是没在制衣坊干活的人家也有份。
程家辛辛苦苦地为村里人谋福利,还要被大家指点,要是我,干脆都不理睬村里,直接从别的地方招人,挣得钱全是自己的,也没了这些口舌,这么看来,程家人倒是真蠢!”
众人一听,倒也是这么个理,舆论瞬间导向了程家一方,尤其是家里既没有会做衣服又会刺绣的人家,听说挣了钱自己家也有的分,不管多少,总是白白得来的,于是也纷纷赞扬程家人仗义。
这下反对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在众人一致的赞同声中闭了嘴,更多的人都回家跟自家婆娘商量,看是不是够条件去制衣坊干活。
制衣坊的事,在双水村属于石破天惊头一遭,能引起的舆论反应也早在程麦香的预料之中,毕竟当初把计划书给大哥看时,就把大哥唬了一跳,经过程麦香多次解释,他才算是接受了。
制衣坊的场地设在村子最南边的两间房子里,原本是为村里孩子念初中设置的学校,可后来公社集体办学,这里就废弃了,程麦香决定开办制衣坊,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程母也极为赞同,于是就跟村里签了协议。
此时,程麦香正穿着旧衣服,戴着粗布头巾,跟程母大嫂一起打扫卫生,房子多年不用,到处是厚厚的灰尘,蜘蛛网结满了整个屋子的角落... -->>
这天一大早,双水村大队部门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村民都聚集在那里读着一张招工通知。
许多村民不识字,要求一些念过书的人,把通知上的内容念给他们听,经过几次问询和解释,大多数村民终于弄懂了。
双水村要成立制衣坊了!
听到双水村也要向其他村子那样搞副业,所有村民都是欢迎的,毕竟一年到头,只能在田间那一亩三分地上刨土,虽然能吃饱饭,可是却没有余钱,只能靠着每家养的几只鸡,攒下鸡蛋卖到集上换几个散钱,能顶什么用。
这次大队部贴出的制衣坊通知,基本上是复制了程麦香和林嘉余拟定的计划书里的条款,为了这纸计划书,程麦青在大队部跟一众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干部们才算答应了。
计划书里,程麦香提出制衣坊的性质是属于公私合营,双水村只提供经营场所,其他一切成本都由程麦香一力承担,至于经营所得的收入,刨去成本,由双水村和程麦香二一分。
公私合营在城市里不算什么新鲜事物,这些大队干部也不是没见识的人,自然都听过,可在农村这可是头一遭,自然激起了两个保守派干部的反对。
可大部分干部,尤其是青壮年干部,明白这些年村民都穷怕了,难得有这样挣钱的好时机,都表态支持,本来那两个干部还要反对,程麦青干脆甩出了妹子的豪言壮语。
离了双水村,这制衣坊也不是办不成,大不了花钱另外盖间屋子,当成是场地,照样能招的到工人,制得出衣服,还不用给大队一分钱。
就是这句话,让所有村干部意识到,程麦香肯跟双水村合作,并不是她有求于村子,而是她好心要照顾自己的家乡,毕竟空闲的场地放在那里多么多年,也没挣来一分钱,如今凭着这个,就可以平分人家三分之二的利润,这种好事,只怕打着灯笼都难找。
“每做一件衣服就可以拿到五毛钱,如果有缝纫机,每月还多给五块钱的租赁费,正好我家有缝纫机,我家婆娘也会做衣服,我这就让她带着缝纫机一起去制衣坊干活!”
一个村民看完通知急匆匆地走了。
“没有缝纫机不会做衣服也不要紧,”一个村民指着通知上的一条内容,对其他人说,“这上面不是说了嘛,要是会绣东西也成,不用自家出针线和绣布,绣一件也可以拿到两毛钱,虽然挣得不如做衣服多,好歹也是个来钱的路子。”
许多村民纷纷附和,倒是有人突然阴阳怪气地说,“能挣钱是能挣钱了,可惜最后这个制衣坊挣得钱,程家要拿走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村民心头突然不是滋味,毕竟过了这么多年,都过惯了集体生活,大家一个锅里吃饭,挣得都不相上下,日子过得也差不多,突然有人日子比大多数人要好起来,内心还是接受不了。
当下就有人打了退堂鼓,可是有跟程家关系不错的人出言维护。
“拿走三分之一怎么了,这制衣坊从原料到工资,全都是程家人来支付,大队只出了所房子,就能拿到两倍的钱。
通知上不是说了嘛,这些钱到年底大队按照户头,平均分给大家,就算是没在制衣坊干活的人家也有份。
程家辛辛苦苦地为村里人谋福利,还要被大家指点,要是我,干脆都不理睬村里,直接从别的地方招人,挣得钱全是自己的,也没了这些口舌,这么看来,程家人倒是真蠢!”
众人一听,倒也是这么个理,舆论瞬间导向了程家一方,尤其是家里既没有会做衣服又会刺绣的人家,听说挣了钱自己家也有的分,不管多少,总是白白得来的,于是也纷纷赞扬程家人仗义。
这下反对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在众人一致的赞同声中闭了嘴,更多的人都回家跟自家婆娘商量,看是不是够条件去制衣坊干活。
制衣坊的事,在双水村属于石破天惊头一遭,能引起的舆论反应也早在程麦香的预料之中,毕竟当初把计划书给大哥看时,就把大哥唬了一跳,经过程麦香多次解释,他才算是接受了。
制衣坊的场地设在村子最南边的两间房子里,原本是为村里孩子念初中设置的学校,可后来公社集体办学,这里就废弃了,程麦香决定开办制衣坊,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程母也极为赞同,于是就跟村里签了协议。
此时,程麦香正穿着旧衣服,戴着粗布头巾,跟程母大嫂一起打扫卫生,房子多年不用,到处是厚厚的灰尘,蜘蛛网结满了整个屋子的角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