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应芬中协会邀请,得益于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的大力支持,我市越剧团于8月11日至22日赴芬兰赫尔辛基和波里市进行访问演出大获成功。作为随团人员,我有幸第一次走进了越剧团,与演职人员一起朝夕相处,同甘苦,共欢乐。在芬兰访演的短短十天时间里,我记录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这里发表的,是一些有关戏里戏外的事情。
8月11日在芬兰看天
经过八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开始缓缓下降,此时透过舷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油画似的绿色森林,一个个明镜般的蓝色湖泊,还有一个个红色的农舍点缀在广阔的田间,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尽管我们下机时已是北京时间20:30,正是家乡月上柳梢的时候,但在芬兰,此时却才下午三点钟,正是如日中天的光景。一踏上这块被称之为千湖之国的美丽土地,我们的头脑里就开始原谅那些持“月亮是外国的圆”的人,因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还有“太阳是芬兰的亮”由于芬兰地处北极圈附近,使得这里的夏季日长夜短,出现“白夜”现象,特别是当太阳照到北回归线时,这里的人看到的太阳分明要比我们灼热而且明亮,那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光芒四射的太阳啊。而芬兰又是个森林王国,森森覆盖率达到了70%之多,与其说我们是在芬兰的城市中穿行,还不如说是在一个森林里畅游,所以我的感觉是:芬兰的空气有点甜,芬兰的阳光特别鲜。
此次赴芬兰访演,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国门,所以有人就开始琢磨着给亲友带点什么回国。其实芬兰并没有特别的特产,要带礼物,我的意见是带点空气和阳光回去。经我这么一说,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说这个主意还真不错,这样的天空这样的太阳这样的环境国内哪里去找呀?
8月12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下午2:00,剧团在赫尔辛基亚历山大剧院进行装台。我们到达时,卢森堡先生等人已早早地在那里忙开了。于是,中芬双方工作人员一对一地开始工作。我看着这番场景,想起一句话,叫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舞台设计首先发难,按照剧团早先寄过去的照片,芬方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思制作西施断缆演出所需的三层舞台,这差点儿吓出我们一身冷汗,但不一会儿,芬方工作人员抬来一块块木板,只在板下安装尺寸不一的脚,便铺就了一个稳稳的三层舞台,令我们大叹芬方舞台设计的科学性、简捷性,庆幸自己终于听了卢森堡先生的劝,否则,要是在飞机上托运自己制作的舞台,一定叫老外们笑掉牙了。灯光设计碰到了一个新的课题,这里的灯光全部电脑控制,在诸暨习惯了“实战”的我方人员一时手足无措,不过,事情也最终化险为夷,芬方工作人员的手把手的教育和我方工作人员聪明能干的品性,使得这个技术难关很快得以攻克,当我方工作人员也能稳坐控制室时,不由得让芬兰方工作人员直竖拇指。音响师在这里也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本来,在国内倘若没有音响简直无法演戏,但在亚历山大这个国家剧院,卢森堡先生却固执己见,愣是不允许我们用扩音设备,我们为此提心吊胆,没有音响台下的人怎么听戏,争来争去,最后只好用事实来雄辨了,于是我们进行模拟演出,在没有音响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结果演员在台上的唱一句有一句,倒是旁边的乐队的声音有些“烦燥”的感觉,让我们的音响师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最终这个问题也经不住芬中双方工作人员的一番切磋,迎刃而解了。
从下午二点到六点钟,双方通过翻译共同做着演出的幕后工作,临走时,剧团工作人员不好意思地向芬方工作人员交待未完成的工作,我们担心这样草草一走了之不好意思,没想到芬方工作人员比我们更不好意思,一个劲地抱歉说这是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好,并向我们保证一定按我们的要求做好准备。在中西方文化的初次“碰撞”中,我们深深地为芬方工作人员的忘我、执着、投入的工作精神所感动着。此次出访演出,我们不仅把中国的越剧艺术传到了欧洲,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欧洲学到了我们所欠缺的方方面面。唱戏的和不唱戏的,大家众口一词:获益匪浅。
8月13日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天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举行芬中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为使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馆专门安排了一个“中国文化日活动”由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山东省政府经济代表团和我市越剧团参加。活动设立专门的展馆,展出了中国的民间工艺,设立现场烹饪表演,并有自助式冷餐供应,我市越剧团应邀为活动演奏助兴。
下午4:30,参加招待会的来宾们陆续步入大使馆,此时剧团的六位器乐演奏人员早已奏响了花好月圆、喜洋洋等中国传统民乐,美妙动听的乐曲引得了来宾们的驻足倾听。而一旁着统一民族服装--旗袍的演员们,则色彩艳丽,神情端庄,看上去个个楚楚赛西施了,令每一个中外来宾行“注目礼”招待会上,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越剧唱腔更是技压群芳,既令华人心花怒放,又令芬兰朋友兴趣无限,最终赚得了无穷的赞美和掌声。
如此有声有色的表演,在使馆是第一次,在芬中协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人在招待会结束后开玩笑说,他们只是认真听着演员们引吭高歌,就是不敢抬头看戏,问及为什么,回答是西施故里的姑娘实在太美了,于是自惭形秽不敢多看一眼。几个老外们则围着演员,指着鲜艳的服装问“这是--泡--气”当得知是“旗袍”而不是“泡气”时,就又赶紧改口说“噢,知道了,是气--泡”引得众人开怀大笑。而我们的演员们则更多地被来宾们拉来拉去,争着被邀去拍照留影。
西施姑娘在芬兰俨然成了明星一族,把整个招待会打扮得热热闹闹,声色俱佳,我的感觉这样的表演简直有“喧宾夺主”的味道了,但只要大家开心目的也就达到了。
8月14日意想不到
首场折子戏今晚7:00在亚历山大剧院正式演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与不成,就看今晚能否打响头炮。
为确保演出成功,演员们较往常提前一个小时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早早地吃晚饭,早早地化妆。傍晚5:45,当我们从上海楼中国餐馆回到亚历山大剧院时,发现寂静的剧院门口已经门庭若市了,热情的芬兰观众比演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另一刻就来到了门口“苦苦”等待“西施”的出现。芬兰观众的“痴梦”令演员们生出无究的感叹,演员们决意已定,一定不辜负芬兰戏谜。
此次演出让演员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西文的文明,也领略了在西方做演员的幸福。6:45光景,观众全部到场。7:00锣鼓一响,演出开始,此时剧院内鸦雀无声,听不到手机声,听不到耳语声,哪怕连咳嗽声也没有,所有观众都凝神屏气,全神贯注地看戏。每一个折子戏完后,观众如潮的掌声竟长达3-5分钟,特别是最后演出结束时,观众的掌声就似下起雷阵雨。最后以三次谢幕方告结束。
回宾馆途中,演员们个个兴奋不已,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于是一路上大家概括出这场演出有四个意想不到:一是观众这么早地到达剧院意想不到。二是观众的安静使他们意想不到。三是持久的掌声意想不到。四是演出结束居然天还大亮意想不到。
8月15日真不好意思
西施断缆的演出,在赫尔辛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戏票两天前即告售馨是一例,媒体纷纷扬扬的报道是一例,观众们为西施的命运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一例,演员们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芬兰观众竖大拇指又是一例,但最“挡不住的感觉”还是演出结束时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今晚,大家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吸取了昨日的教训,今天在排演时剧团就精心设计了三套谢幕方案,以为这样方能胜券在握,胸有成竹。但许多事情常在意料之外,尽管剧团的准备工作可谓慎之又慎,但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演出结束,观众掌声骤然响起后,演员们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出场,一个个鞠躬示谢,三套方案实施完毕,拉扰大幕,却发现观众们仍然坐在原位起劲地拍手,那掌声渐拍渐响。没办法,演员们只得仓促应付,急忙进行第四套谢幕。谢幕毕,看观众的动静,还是纹丝不动,索性就又来个第五次谢幕,心想这样总该停息了吧。但又是判断失误,台下的掌声有点象涨潮的样子了。实在没办法,演员们只好灵机一动,请“西施”和“范蠡”站出帷幕外,进行第六次谢幕当大幕彻底拉扰,长时间不再见动静,观众才开始收敛他们富裕的掌声。
这一场戏,一连谢了六次幕,创下了越剧团历史上的记录。我作为一个特殊的观众,坐在观众席上,一边合着节奏跟芬兰观众起劲地拍手,一边却用心盯着秒针在不停地旋转,一统计,这一场戏这一阵鼓掌的时间,竟长达六分钟之久。事后,演员们一提起这事,都有些“后怕”说这样真不好意思了,在国内,他们从未有过如此礼遇呀!
8月16日再见了,苏莉小姐
今天剧团前离开赫尔辛基,前往波里市参加国际民族艺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告别整整五天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苏莉小姐。一听说这个消息,大家心头涩涩的。
此次在赫尔辛基演出,负责我们生活后勤的是苏莉小姐。这是一位早年在上海留过学,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中年妇女,黄头发,白皮肤,矮个子,胖身材,是个典型的欧洲美女“西施”我们这群“老外”由她接待也着实够她累的了。因为她既通英语,又通汉语,还通芬... -->>
应芬中协会邀请,得益于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的大力支持,我市越剧团于8月11日至22日赴芬兰赫尔辛基和波里市进行访问演出大获成功。作为随团人员,我有幸第一次走进了越剧团,与演职人员一起朝夕相处,同甘苦,共欢乐。在芬兰访演的短短十天时间里,我记录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这里发表的,是一些有关戏里戏外的事情。
8月11日在芬兰看天
经过八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开始缓缓下降,此时透过舷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油画似的绿色森林,一个个明镜般的蓝色湖泊,还有一个个红色的农舍点缀在广阔的田间,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尽管我们下机时已是北京时间20:30,正是家乡月上柳梢的时候,但在芬兰,此时却才下午三点钟,正是如日中天的光景。一踏上这块被称之为千湖之国的美丽土地,我们的头脑里就开始原谅那些持“月亮是外国的圆”的人,因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还有“太阳是芬兰的亮”由于芬兰地处北极圈附近,使得这里的夏季日长夜短,出现“白夜”现象,特别是当太阳照到北回归线时,这里的人看到的太阳分明要比我们灼热而且明亮,那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光芒四射的太阳啊。而芬兰又是个森林王国,森森覆盖率达到了70%之多,与其说我们是在芬兰的城市中穿行,还不如说是在一个森林里畅游,所以我的感觉是:芬兰的空气有点甜,芬兰的阳光特别鲜。
此次赴芬兰访演,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国门,所以有人就开始琢磨着给亲友带点什么回国。其实芬兰并没有特别的特产,要带礼物,我的意见是带点空气和阳光回去。经我这么一说,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说这个主意还真不错,这样的天空这样的太阳这样的环境国内哪里去找呀?
8月12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下午2:00,剧团在赫尔辛基亚历山大剧院进行装台。我们到达时,卢森堡先生等人已早早地在那里忙开了。于是,中芬双方工作人员一对一地开始工作。我看着这番场景,想起一句话,叫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舞台设计首先发难,按照剧团早先寄过去的照片,芬方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思制作西施断缆演出所需的三层舞台,这差点儿吓出我们一身冷汗,但不一会儿,芬方工作人员抬来一块块木板,只在板下安装尺寸不一的脚,便铺就了一个稳稳的三层舞台,令我们大叹芬方舞台设计的科学性、简捷性,庆幸自己终于听了卢森堡先生的劝,否则,要是在飞机上托运自己制作的舞台,一定叫老外们笑掉牙了。灯光设计碰到了一个新的课题,这里的灯光全部电脑控制,在诸暨习惯了“实战”的我方人员一时手足无措,不过,事情也最终化险为夷,芬方工作人员的手把手的教育和我方工作人员聪明能干的品性,使得这个技术难关很快得以攻克,当我方工作人员也能稳坐控制室时,不由得让芬兰方工作人员直竖拇指。音响师在这里也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叹,本来,在国内倘若没有音响简直无法演戏,但在亚历山大这个国家剧院,卢森堡先生却固执己见,愣是不允许我们用扩音设备,我们为此提心吊胆,没有音响台下的人怎么听戏,争来争去,最后只好用事实来雄辨了,于是我们进行模拟演出,在没有音响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结果演员在台上的唱一句有一句,倒是旁边的乐队的声音有些“烦燥”的感觉,让我们的音响师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最终这个问题也经不住芬中双方工作人员的一番切磋,迎刃而解了。
从下午二点到六点钟,双方通过翻译共同做着演出的幕后工作,临走时,剧团工作人员不好意思地向芬方工作人员交待未完成的工作,我们担心这样草草一走了之不好意思,没想到芬方工作人员比我们更不好意思,一个劲地抱歉说这是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好,并向我们保证一定按我们的要求做好准备。在中西方文化的初次“碰撞”中,我们深深地为芬方工作人员的忘我、执着、投入的工作精神所感动着。此次出访演出,我们不仅把中国的越剧艺术传到了欧洲,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欧洲学到了我们所欠缺的方方面面。唱戏的和不唱戏的,大家众口一词:获益匪浅。
8月13日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天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举行芬中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为使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馆专门安排了一个“中国文化日活动”由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山东省政府经济代表团和我市越剧团参加。活动设立专门的展馆,展出了中国的民间工艺,设立现场烹饪表演,并有自助式冷餐供应,我市越剧团应邀为活动演奏助兴。
下午4:30,参加招待会的来宾们陆续步入大使馆,此时剧团的六位器乐演奏人员早已奏响了花好月圆、喜洋洋等中国传统民乐,美妙动听的乐曲引得了来宾们的驻足倾听。而一旁着统一民族服装--旗袍的演员们,则色彩艳丽,神情端庄,看上去个个楚楚赛西施了,令每一个中外来宾行“注目礼”招待会上,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越剧唱腔更是技压群芳,既令华人心花怒放,又令芬兰朋友兴趣无限,最终赚得了无穷的赞美和掌声。
如此有声有色的表演,在使馆是第一次,在芬中协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人在招待会结束后开玩笑说,他们只是认真听着演员们引吭高歌,就是不敢抬头看戏,问及为什么,回答是西施故里的姑娘实在太美了,于是自惭形秽不敢多看一眼。几个老外们则围着演员,指着鲜艳的服装问“这是--泡--气”当得知是“旗袍”而不是“泡气”时,就又赶紧改口说“噢,知道了,是气--泡”引得众人开怀大笑。而我们的演员们则更多地被来宾们拉来拉去,争着被邀去拍照留影。
西施姑娘在芬兰俨然成了明星一族,把整个招待会打扮得热热闹闹,声色俱佳,我的感觉这样的表演简直有“喧宾夺主”的味道了,但只要大家开心目的也就达到了。
8月14日意想不到
首场折子戏今晚7:00在亚历山大剧院正式演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与不成,就看今晚能否打响头炮。
为确保演出成功,演员们较往常提前一个小时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早早地吃晚饭,早早地化妆。傍晚5:45,当我们从上海楼中国餐馆回到亚历山大剧院时,发现寂静的剧院门口已经门庭若市了,热情的芬兰观众比演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另一刻就来到了门口“苦苦”等待“西施”的出现。芬兰观众的“痴梦”令演员们生出无究的感叹,演员们决意已定,一定不辜负芬兰戏谜。
此次演出让演员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西文的文明,也领略了在西方做演员的幸福。6:45光景,观众全部到场。7:00锣鼓一响,演出开始,此时剧院内鸦雀无声,听不到手机声,听不到耳语声,哪怕连咳嗽声也没有,所有观众都凝神屏气,全神贯注地看戏。每一个折子戏完后,观众如潮的掌声竟长达3-5分钟,特别是最后演出结束时,观众的掌声就似下起雷阵雨。最后以三次谢幕方告结束。
回宾馆途中,演员们个个兴奋不已,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于是一路上大家概括出这场演出有四个意想不到:一是观众这么早地到达剧院意想不到。二是观众的安静使他们意想不到。三是持久的掌声意想不到。四是演出结束居然天还大亮意想不到。
8月15日真不好意思
西施断缆的演出,在赫尔辛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戏票两天前即告售馨是一例,媒体纷纷扬扬的报道是一例,观众们为西施的命运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一例,演员们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芬兰观众竖大拇指又是一例,但最“挡不住的感觉”还是演出结束时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今晚,大家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吸取了昨日的教训,今天在排演时剧团就精心设计了三套谢幕方案,以为这样方能胜券在握,胸有成竹。但许多事情常在意料之外,尽管剧团的准备工作可谓慎之又慎,但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演出结束,观众掌声骤然响起后,演员们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出场,一个个鞠躬示谢,三套方案实施完毕,拉扰大幕,却发现观众们仍然坐在原位起劲地拍手,那掌声渐拍渐响。没办法,演员们只得仓促应付,急忙进行第四套谢幕。谢幕毕,看观众的动静,还是纹丝不动,索性就又来个第五次谢幕,心想这样总该停息了吧。但又是判断失误,台下的掌声有点象涨潮的样子了。实在没办法,演员们只好灵机一动,请“西施”和“范蠡”站出帷幕外,进行第六次谢幕当大幕彻底拉扰,长时间不再见动静,观众才开始收敛他们富裕的掌声。
这一场戏,一连谢了六次幕,创下了越剧团历史上的记录。我作为一个特殊的观众,坐在观众席上,一边合着节奏跟芬兰观众起劲地拍手,一边却用心盯着秒针在不停地旋转,一统计,这一场戏这一阵鼓掌的时间,竟长达六分钟之久。事后,演员们一提起这事,都有些“后怕”说这样真不好意思了,在国内,他们从未有过如此礼遇呀!
8月16日再见了,苏莉小姐
今天剧团前离开赫尔辛基,前往波里市参加国际民族艺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告别整整五天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苏莉小姐。一听说这个消息,大家心头涩涩的。
此次在赫尔辛基演出,负责我们生活后勤的是苏莉小姐。这是一位早年在上海留过学,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中年妇女,黄头发,白皮肤,矮个子,胖身材,是个典型的欧洲美女“西施”我们这群“老外”由她接待也着实够她累的了。因为她既通英语,又通汉语,还通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