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英雄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14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大西南边境已有初夏的感觉。
云南文山通往麻栗坡县的二级公路上,两辆悬挂军用牌照的轿车一前一后向麻栗坡方向急驶而去。前面一辆是奥迪车,紧跟后面的是一辆帕萨特轿车。奥迪车驾驶员旁坐着一位二十多岁清秀、文雅、貌若天仙般的姑娘。在她后排则坐着一位肤如凝脂、气质高雅,一看就知道年轻时是一位非常漂亮的中年妇女。而在她旁边则是一位浓眉大眼,身着藏青色夹克衫的中年人,看他的外表一眼就能看出是一位经过战争洗礼的军人。
公路两旁南疆特有的木棉花早已盛开,一棵棵、一树树橙红的花朵随着轿车的疾驶一闪而过,坐在驾驶员旁身着上尉军服的姑娘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兴奋的心情,高兴地问道:“爸爸,这是什么花,怎么这么漂亮?”
后排的中年男人立即回答:“这是木棉花,是云南边境最美、最有名的花。” 接着又道:“木棉花又称英雄花。”因为它的坠落分外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然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所以,称为“英雄花” 。
桂阳边回答女儿南南,边问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爱人。“蓉儿:车子过了中和营、莲花塘后就看你沉默不语,你在想什么?”
“噢,我看到了日思夜念的木棉花就想起战地医院,想起我们在南盘江时的日日夜夜了。”
文蓉一句话,不知不觉地把桂阳带入30年前的往事。那也是一个木棉花开的季节。
1979 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南当局继续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不断增加在中越边境地区的兵力。先后侵占了老山、八里河东山和者阴山地区,抢占了22个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骑线点,利用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不断向我广西、云南边境内开枪开炮,对我国南部边疆进行袭扰、破坏。给边境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使边境一侧的耕地无法耕种。作茧自缚,越南当局的嚣张气焰最终必然进行彻底清算。1984年4月初,□□和昆明军区、广州军区先后下达了对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进行拔点作战的命令,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国领土,改善我边防斗争的态势。
桂阳所在的团为老山主攻团。这天,团部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宣读昆明军区下达的作战命令和战斗动员,团长毛立平用那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嘹亮激昂的讲话至今仿佛还在桂阳耳边回响:
“同志们:越南当局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忘我之心不死,为了确保我国领土完整,为了我边民的安宁,现在□□和昆明军区命令我们对老山、者阴山进行拔点作战,大家有必胜的信心没有?”
全团干部战士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的武装挑衅早已恨之入骨,早就憋着一肚子的怨气,恨不得像1979年那样打他一战。现在终于等到出击命令,个个摩拳擦掌、两眼放光,团长话言一落,所有人员大声回答:“有。”
“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大家又是地动山摇般回答!
4月28日凌晨,拔点作战正式打响。随着85加农炮,100迫击炮,152榴弹炮及多管火箭炮震耳欲聋的炮击。桂阳所在的团和师一部同时向老山主峰发起攻击。阵地上,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爆炸声、地动山摇的地雷怒吼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令人胆颤的坦□□隆声、我军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敌军垂死挣扎的哀吟声……只有战场,才能发出这种声响,只有战地之声,才能如此动人心魂……。
XA师XXA团一营的作战方向是沿662高地一线向老山主峰攻击。战斗打响后,一营非常顺利几乎没有付出多大伤亡就穿过“千米封锁线”,但到达“百米封锁线”时战斗异常激烈,一营久攻不下,全营被越军二军区316师一部压制在距662高地不足百米的浅沟旁,此时桂阳所在的一营二连已减员五分之一。662高地越军集中数挺机枪向二连狂扫,每耽搁一秒种二连及全营就会多付出一些年轻的生命。在此危急时刻,担任四排排长的桂阳立即命令一班长甘旁山:
“一班长,你带领全班用机枪压制火力”,“二班、三班跟我往上冲”。此时的桂阳已经打红眼,全然不顾耳边“嗖、嗖”飞过的子弹,匍匐着往上推进,随着手中□□喷出复仇的子弹,高地上的越军倒下一批又一批,经过十多分钟的血战终于拿下662高地,6个小时后我军拿下老山主峰。
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XX师在师长□□的带领下,以阵亡不到百人的辉煌战绩,占领者阴山全线,并前推至松毛岭一线,全歼敌两个连,毁灭性打击敌两个营,击溃敌三个团。战后,□□升任军长,当选19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晋升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军委委员。
桂阳,身高1米73左右,五官端正,微圆白净的脸上镶着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双眼皮,高高的鼻子,白白整齐的牙齿,微卷乌黑的头发,配上合体的军装,从外表看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
他月入伍,入伍不到三个月即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自卫还击作战,三天后桂阳所在的连队也参加战斗,桂阳随部队一路出河口到越南老街并推进到老街至黄连山一线,由于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1979年,考入昆明军区步兵学校,二年后毕业分配到XA师XXA团一营二连四排任排长。
“麻栗坡、麻栗坡!到麻栗坡的上车了。”路边中巴车拉客高分贝的喇叭声,打断了桂阳的回忆。他抬头向车窗外看了一下,窗外小镇是熟非熟,再仔细观察猛然想起,啊,兴街到了!
西畴县兴街是文山通往麻栗坡的必经之路,三十年前桂阳不知在此往返多少次。十多年前桂阳曾陪杨昆林父亲和兄弟他们路过一次兴街,那时兴街还没有如今变化。接近二十年再到兴街,小镇变化较大,街道两旁低矮的平房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紧连一栋的砖混小楼。小楼高的六、七层,最高的达十多层,低的也有四、五层。不管高低底层大多是铺面,有卖土杂的,有开小饭店的,也有维修汽车和摩托的,还有不少酒店、宾馆之类的牌子耸立在房子顶端的广告栏杆上。小镇街道两旁停满了摩托车和低廉的小汽车,也有一些宝马、奔驰低端型号之类的轿车。难怪小镇公路旁布满不少汽车和摩托车维修铺面,可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这个地处边境交通要道的小镇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桂阳随便瞟了几眼感觉小镇道路比以前宽敞许多,也干净不少,不知是赶街还是经过的车辆太多,小镇显得有些生气,怪不得开始没有一眼认出。
从兴街再往麻栗坡方向行驶几公里就是磨盘山,那是原昆明军区前指的驻地。在接近磨盘山区域的公路上车辆忽然变得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挂着军用牌照的“勇士”车、也有少量挂着军用牌照的各式各样的轿车,熙熙攘攘一路往麻栗坡方向急驶而去。“这应该是去烈士陵园扫墓的”,桂阳自言自语道。
车辆一路直奔,转过几个弯,远远地看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只见牺牲的战友墓地沿着公路右边的山坡一排排整齐地盘桓而上,桂阳和文蓉的心情不竟沉重起来。此时,紧跟奥迪车后面的帕萨特轿车超越奥迪驶向前面。
首长:“麻栗坡烈士陵园到了。”驾驶员小张边向桂阳报告,边往右边打方向准备往靠山坡的一旁慢慢停车。车辆刚停稳,坐在帕萨特轿车上的某集团军副参谋长甘旁山、作战处长刘军和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现已经自主择业的张莉护士长在车旁等候。
刘军边伸出右手打开车门,边说:“政委,我们到了。”
桂阳下车看了看烈士陵园及周边的环境,庄重地说:“烈士陵园修缮的不错、变化很大,当地政府这么重视,战友们长眠于此我也就放心了。”
随后,桂阳、文蓉、甘旁山、江莉在前,刘军、南南及驾驶员小张、小杨等一行人拎着水果、捧着鲜花在后,沿着斜坡进入烈士陵园大门。进入烈士陵园后,桂阳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步伐越来越慢,环绕四周数千名烈士长眠于此,而且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战士,这位久经沙场洗礼的老兵眼眶也不竟温润起来,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政委”,杨班长的墓在这里。桂阳顺着甘旁山手指的方向低头一看,“杨昆林烈士之墓”七个大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眼前又涌现出712越军反扑作战的场景。
1984年4月28日,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相继被我军收复后,致使越军清水地区门户洞开,越南河江省西北广大地域直接处于我军的瞰制之下。越军头目对此甚是惊恐。先是于1984年6月11日组织了一次团级规模的反扑作战,在丢弃数百具尸体之后狼狈破产。之后,越军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等越军高级指挥员频繁活动于河江地区,同苏联军事顾问共同制定了“MB-84”逐点收复阵地的战役计划。并于1984年7月初增设了二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补充了313师兵员,增调了356师师部和炮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1、3营、368炮兵旅2个营,补充了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一个旅又两个连抢修前沿公路。
我情报部门也获息越军一线部队要求所有人员剃光头,还掌握到越军无线接力站开机调试,从以往已掌握的情报看,这两个接力站开机活动必定有大的军事行动。此外,还截获越军总参谋部给二军区的电报,电报内容只有几个字,即:“同意12日这个日子。”种种迹象表明,越军有可能于7月12日对我军再次进行反扑。
428老山作战之后,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按边境一线走势划分为东、西、中三个区域。
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那里峰峦叠嶂,山势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国境线由东向西穿过,由中、越双方军队分别控制着各自的疆域。
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全部由我军控制。
在东区和西区的中间地带是中区。区内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梁,叫松毛岭。以松毛岭为界,以南为越南,以北为中国。以松毛岭为基本点,其东面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河,叫泸江河,河水由北向南,从我国流入越南。河边有一条公路,就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的四号公路。峡谷的东面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
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带,有大小56个山头,海拔最高的为634米,最低的为200米。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越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由此可知,我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越南的清水口,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军防御的地带并不是那么有利,确保寸土不丢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1984年7月11日入夜后,敌在我船头方向逐步展开战斗。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和二军区司令员武立坐阵河江,副司令员黎威密、副参谋长裴文胜率前指在谷怩督战。356 师副师长“占”、316师副师长“历”、313师副师长裴尼乐分别在南嘎、清水、八里河东山方向直接指挥,企图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等进攻手段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逐次占领被我收复的老山地区。
12日凌晨,战区浓雾弥漫,越特工分队分股渗入我前沿阵地进行偷袭。12日凌晨5时10分,越军168炮兵旅加150炮兵营按照协同计划开始向我各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急袭。与此同时,已抵达我方警戒阵地的越军各步兵分队,开始排雷破障、开辟通路。至此,712反扑作战正式打响。先是中越双方共投入40余个炮兵营,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土地实施轰击。火光之中,是30000余名战斗人员在这块狭窄的地带上进行着殊死拼杀。攻守双方,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必争;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
那时,桂阳刚担任副连长,甘旁山任五排排长,杨昆林任四班班长。战斗打响前桂阳带领五排驻守在松毛岭右侧50米外的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小山头上。这个山头与主峰形成犄角之势,是扼制敌人进攻的主要阵地,也是越军主要反扑目标之一。
当日凌晨,在大炮狂轰烂炸20多分钟后,越军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对小山头开始反扑。
第一次反扑,桂阳借着微亮的月光看到黑压压的敌人像蚂蚁一样从山底往山头爬来。桂阳抑制不住气愤的心情,暗暗骂道:“王八羔子,有本事就来吧!拿着老子给的枪、老子给的炮又来打老子,看我不把你这□□的送上西天,老子就不姓桂。”
这时,桂阳对昔日的“同志加兄弟”的越军恨得咬牙切齿。在他看来,老子教训一下儿子是天经地义。
桂阳吩咐排长甘旁山及五排的弟兄:“等靠近点听我的命令再打。”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桂阳看差不多了,一声令下“打。”机枪声、□□声一齐吐出愤怒的火舌,敌人哭爹喊娘地哗啦啦地滚下山去。好过瘾,仅用了十多分种桂阳他们就把敌人打退了。看着满山遍野的敌尸,桂阳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心想:“你越南人何必拿鸡蛋碰石头!何必制造摩擦,搞得我边民不得安宁”。又想:“战争是残酷的,刚才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转眼就变成一具具尸体,要不了多长时间又变成一堆堆腐质土,这都是劣子之过啊!”
一个小时后敌人又再次组织第二次反扑,这次反扑五排二十多分钟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经过二次反扑,五排伤亡也不小,全排加桂阳和甘旁山38人已有近三分之一退出战斗。此时,天已大亮,从山头往东方望去绵延起伏的山坳中一轮红日缓缓上升。主峰方向的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中,趁此间隙,桂阳命令所有能进行战斗的战士抢修工事,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二个小时左右,越军又组织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扑,此时五排右侧的164高地已被越军占领,情况万分紧急,桂阳立即请求炮火覆盖。两分钟后只见火箭炮、85加农炮,100迫击炮,152榴弹炮,就在阵地前200米内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几年后,桂阳任炮团政治处主任时听炮团团长方永波说那天上午就干光了几个基数,后来掌握攻占164高地的越军一个营只剩下六个活的,山头削平了二米。
在炮团向164高地炮击的同时,五排也向反扑之敌进行猛烈地打击。桂阳清楚地记得他的□□打得通红,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爆炸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当他正在给□□换弹匣时,一个越军向桂阳扔来一棵□□,说时迟那时快,在桂阳旁边的杨昆林一跃爬在桂阳身上,桂阳得救了,杨昆林却牺牲了。看到为了自己而死去的杨昆林,桂阳急红了眼,站起身来端起□□向反扑之敌“突、突”地扫射,敌人倒下了一大遍,打死敌人无数。突然,“轰”的一声,一枚□□落在桂阳身边,桂阳只感觉眼前火光一闪,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恢复知觉已是第三天的事了。
“嘿!你终于醒来了。你小子命真大,要是弹片稍为往上偏五毫米你就去见马克思了。”桂阳身上中了3片弹片,小肚上一片,大腿上一片,最要命的是左胸的那片。
桂阳慢慢睁开眼睛,这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刚才跟他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白大褂,年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军医。后来,桂阳才知道他就是军区总医院外科有名的“快刀子”黄关阳医生。
黄关阳医生号称为“快刀子”,自然有他的来历,据说他做手术非常快、非常准,一刀下去就解决问题,曾抢救无数年轻军人的生命,久而久之也获得了“快刀子”的美誉。
黄关阳身材适中,头发微微向上卷起,两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面带微笑,从他的外表看很像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他性格温和,一点也看不出他做手术时,刀子是那么的快,那么的准。黄医生是军区总医院外科副主任,有名的外科医生,把他抽调到战地医院任副院长并兼外科主任,目的就是加强外科手术的治疗,要不是他在战地医院,也许桂阳的生命不保,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后话。
桂阳顺着黄医生的身旁看,在他右侧是一位年青的男医生,左边站着一位非常漂亮的护士。只见她身材高挑,面颊如三月般的桃花,高挺笔直的鼻梁,樱桃小嘴不点而赤,柳眉如烟,黑黑的眼珠仿佛万丈深渊中刚捞出的黑宝石又黑又亮,桂阳不竟看得发呆。
她莞尔一笑,大方地说:“桂副连长好。”
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说话也是甜甜的,一句简单的问候是那么的甜蜜,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好听。
桂阳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黄医生介绍说:“她叫文蓉,是专门负责护理你的护士,你有什么要求直接跟她说。”又指着右边的医生告诉桂阳,“这是龙达医生”。
“噢,谢谢你们。”桂阳边回答边开着小差,原来她叫文蓉,这个名字就像她的外表一样,真惹人喜欢。
文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毕业后分在军区总医院外科当护士。她业务熟练,心细如发。在战地医院,像文蓉这种军医大学科班毕业的护士不多,只有护士长刘渝和文蓉是军医大毕业。文蓉同宿舍的好姐妹护士江莉则是空军吉林军医学校毕业,毕业时本应分配到空军济南医院的,早在入学时她就听说自卫还击作战,非常仰慕蒋金柱、陶少文、吴勇等英雄事迹,幻想自己能够到中越边境参加战斗那是多么光荣伟大的事,加之□□总书记的“国威军威看西南”一直深深地印入脑海。当毕业时,越南在中越边境武装挑衅正紧,江莉认为中越之间继1979年之战后必定还有一战。因此,死活要求分配到云南,并不惜动用在某部任师长的父亲的关系,最终分配到昆明军区总医院外科,与第二年分配来的文蓉成为同事,不到两月即成为好姐妹。
其他护士及护理人员大多是军区卫训大队培养成才,那时部队逐步迈向正规化,除战斗需要外所有正排以上军官必然经过军校或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专门系统培养才能提升,不再像以前一样直接从战士中提升。因此,教导队、训练队、卫训队等应运而生。可别小看这些什么队,不少高级军官都是经过这些队的培养,最后走上领导岗位的。
当两山作战即将打响军区组建战地医院之时,文蓉和江莉成为理想当然的人选。战地医院的医生、护士来自于军区、军、师三级医院,也有一些其他野战医院的,有的技术好、有的技术差,像文蓉这样技术好、业务精的护士不多,只有文蓉、江莉、王艺津和李兰萍几个,而像曹姬、廖小娟这种技术差的也少有。
说曹姬护士技术差可能有点欠准,更多的是急躁、毛糙情绪在作怪。有两次,文蓉没给桂阳打针,临时安排曹姬来打,每次打针她那有力的大手捏的桂阳生疼,那手简直不是女人的手。打小针时,不是轻轻地往屁股上戳,推针水时不是用消毒棉签在针口轻轻地擦,而是像拼刺刀一样使劲往里插,看谁插的快,也不用棉签,恨不得把所有针水一下往里挤完。她一打针桂阳就犯嘀咕,怎么会有这么粗鲁的姑娘,大概是农村出身,干惯体力的才会这样。后来证实,她确实来自贵州山区,从小砍柴习惯了,所以捏着病人的手以为是握着一棵树呢。
人有三急,正当黄医生向桂阳交待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准备离开时,桂阳感觉小肚子越来越涨,不意间皱了皱眉头。没有想到桂阳这一细微的动作马上被文蓉捕捉到,她开口就问:“桂副连长,你是不是想解手了?”
桂阳听到文蓉的问话,说“是”也不行,说“不是”也不行,左右为难,脸色通红。
文蓉见桂阳不回答,知道他是难为情,一个年轻男子怎么能在年轻姑娘面前说这些,而且还是一位漂亮的姑娘。文蓉也不管桂阳如何回答,转身拿起接小便的搪瓷缸就去掀桂阳的被子,并说:“我帮你解。”
吓得桂阳连忙一只手来捂被子,一只手来接缸子,通红着脸对文蓉说:“不行!不行!”但是,由于受伤过重,伸出的手并不听自己使唤。
黄医生看到此,连忙说:“小桂,你还是让文护士来吧,你受伤后送到战地医院时浑身都是泥土,还不是文护士和江护士帮你擦洗干净,并换上病号衣服。”
桂阳听到这些,感动得要掉眼泪,他是一个腼腆的年轻男子,对敌人是满腔仇恨,对年轻女子则从来不敢正眼相看。现在自己已□□裸地在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面前暴露过一次,对她已毫无隐私可言,嘿!这事糗大了,以后如何有脸见她,恨不得找条缝隙钻进去。但转念一想这姑娘真不错,不仅人长的漂亮,心灵也美。想通此过节不由向文蓉投去敬佩感激的眼光。并诚恳地对文蓉说:
“文护士,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
随着一阵稀哩哗拉声,桂阳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浑身感到舒服很多,他也不再感到难为情,再次向文蓉投去感激的眼光,心里盘算着“等我身体好了一定好好报答她。”
文蓉又是何等的聪明,她见桂阳的眼珠柔和地不停转动着,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桂阳心里的这些小九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也瞒不过她。
文蓉柔情地劝桂阳:“桂副连长,你不要东想西想了,你为了保卫边疆人民、保卫国家而... -->>
2014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大西南边境已有初夏的感觉。
云南文山通往麻栗坡县的二级公路上,两辆悬挂军用牌照的轿车一前一后向麻栗坡方向急驶而去。前面一辆是奥迪车,紧跟后面的是一辆帕萨特轿车。奥迪车驾驶员旁坐着一位二十多岁清秀、文雅、貌若天仙般的姑娘。在她后排则坐着一位肤如凝脂、气质高雅,一看就知道年轻时是一位非常漂亮的中年妇女。而在她旁边则是一位浓眉大眼,身着藏青色夹克衫的中年人,看他的外表一眼就能看出是一位经过战争洗礼的军人。
公路两旁南疆特有的木棉花早已盛开,一棵棵、一树树橙红的花朵随着轿车的疾驶一闪而过,坐在驾驶员旁身着上尉军服的姑娘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兴奋的心情,高兴地问道:“爸爸,这是什么花,怎么这么漂亮?”
后排的中年男人立即回答:“这是木棉花,是云南边境最美、最有名的花。” 接着又道:“木棉花又称英雄花。”因为它的坠落分外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然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所以,称为“英雄花” 。
桂阳边回答女儿南南,边问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爱人。“蓉儿:车子过了中和营、莲花塘后就看你沉默不语,你在想什么?”
“噢,我看到了日思夜念的木棉花就想起战地医院,想起我们在南盘江时的日日夜夜了。”
文蓉一句话,不知不觉地把桂阳带入30年前的往事。那也是一个木棉花开的季节。
1979 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南当局继续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不断增加在中越边境地区的兵力。先后侵占了老山、八里河东山和者阴山地区,抢占了22个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骑线点,利用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不断向我广西、云南边境内开枪开炮,对我国南部边疆进行袭扰、破坏。给边境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使边境一侧的耕地无法耕种。作茧自缚,越南当局的嚣张气焰最终必然进行彻底清算。1984年4月初,□□和昆明军区、广州军区先后下达了对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进行拔点作战的命令,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国领土,改善我边防斗争的态势。
桂阳所在的团为老山主攻团。这天,团部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宣读昆明军区下达的作战命令和战斗动员,团长毛立平用那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嘹亮激昂的讲话至今仿佛还在桂阳耳边回响:
“同志们:越南当局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忘我之心不死,为了确保我国领土完整,为了我边民的安宁,现在□□和昆明军区命令我们对老山、者阴山进行拔点作战,大家有必胜的信心没有?”
全团干部战士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的武装挑衅早已恨之入骨,早就憋着一肚子的怨气,恨不得像1979年那样打他一战。现在终于等到出击命令,个个摩拳擦掌、两眼放光,团长话言一落,所有人员大声回答:“有。”
“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大家又是地动山摇般回答!
4月28日凌晨,拔点作战正式打响。随着85加农炮,100迫击炮,152榴弹炮及多管火箭炮震耳欲聋的炮击。桂阳所在的团和师一部同时向老山主峰发起攻击。阵地上,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爆炸声、地动山摇的地雷怒吼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令人胆颤的坦□□隆声、我军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敌军垂死挣扎的哀吟声……只有战场,才能发出这种声响,只有战地之声,才能如此动人心魂……。
XA师XXA团一营的作战方向是沿662高地一线向老山主峰攻击。战斗打响后,一营非常顺利几乎没有付出多大伤亡就穿过“千米封锁线”,但到达“百米封锁线”时战斗异常激烈,一营久攻不下,全营被越军二军区316师一部压制在距662高地不足百米的浅沟旁,此时桂阳所在的一营二连已减员五分之一。662高地越军集中数挺机枪向二连狂扫,每耽搁一秒种二连及全营就会多付出一些年轻的生命。在此危急时刻,担任四排排长的桂阳立即命令一班长甘旁山:
“一班长,你带领全班用机枪压制火力”,“二班、三班跟我往上冲”。此时的桂阳已经打红眼,全然不顾耳边“嗖、嗖”飞过的子弹,匍匐着往上推进,随着手中□□喷出复仇的子弹,高地上的越军倒下一批又一批,经过十多分钟的血战终于拿下662高地,6个小时后我军拿下老山主峰。
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XX师在师长□□的带领下,以阵亡不到百人的辉煌战绩,占领者阴山全线,并前推至松毛岭一线,全歼敌两个连,毁灭性打击敌两个营,击溃敌三个团。战后,□□升任军长,当选19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晋升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军委委员。
桂阳,身高1米73左右,五官端正,微圆白净的脸上镶着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双眼皮,高高的鼻子,白白整齐的牙齿,微卷乌黑的头发,配上合体的军装,从外表看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
他月入伍,入伍不到三个月即于1979年2月17日进行自卫还击作战,三天后桂阳所在的连队也参加战斗,桂阳随部队一路出河口到越南老街并推进到老街至黄连山一线,由于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1979年,考入昆明军区步兵学校,二年后毕业分配到XA师XXA团一营二连四排任排长。
“麻栗坡、麻栗坡!到麻栗坡的上车了。”路边中巴车拉客高分贝的喇叭声,打断了桂阳的回忆。他抬头向车窗外看了一下,窗外小镇是熟非熟,再仔细观察猛然想起,啊,兴街到了!
西畴县兴街是文山通往麻栗坡的必经之路,三十年前桂阳不知在此往返多少次。十多年前桂阳曾陪杨昆林父亲和兄弟他们路过一次兴街,那时兴街还没有如今变化。接近二十年再到兴街,小镇变化较大,街道两旁低矮的平房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紧连一栋的砖混小楼。小楼高的六、七层,最高的达十多层,低的也有四、五层。不管高低底层大多是铺面,有卖土杂的,有开小饭店的,也有维修汽车和摩托的,还有不少酒店、宾馆之类的牌子耸立在房子顶端的广告栏杆上。小镇街道两旁停满了摩托车和低廉的小汽车,也有一些宝马、奔驰低端型号之类的轿车。难怪小镇公路旁布满不少汽车和摩托车维修铺面,可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这个地处边境交通要道的小镇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桂阳随便瞟了几眼感觉小镇道路比以前宽敞许多,也干净不少,不知是赶街还是经过的车辆太多,小镇显得有些生气,怪不得开始没有一眼认出。
从兴街再往麻栗坡方向行驶几公里就是磨盘山,那是原昆明军区前指的驻地。在接近磨盘山区域的公路上车辆忽然变得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挂着军用牌照的“勇士”车、也有少量挂着军用牌照的各式各样的轿车,熙熙攘攘一路往麻栗坡方向急驶而去。“这应该是去烈士陵园扫墓的”,桂阳自言自语道。
车辆一路直奔,转过几个弯,远远地看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只见牺牲的战友墓地沿着公路右边的山坡一排排整齐地盘桓而上,桂阳和文蓉的心情不竟沉重起来。此时,紧跟奥迪车后面的帕萨特轿车超越奥迪驶向前面。
首长:“麻栗坡烈士陵园到了。”驾驶员小张边向桂阳报告,边往右边打方向准备往靠山坡的一旁慢慢停车。车辆刚停稳,坐在帕萨特轿车上的某集团军副参谋长甘旁山、作战处长刘军和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现已经自主择业的张莉护士长在车旁等候。
刘军边伸出右手打开车门,边说:“政委,我们到了。”
桂阳下车看了看烈士陵园及周边的环境,庄重地说:“烈士陵园修缮的不错、变化很大,当地政府这么重视,战友们长眠于此我也就放心了。”
随后,桂阳、文蓉、甘旁山、江莉在前,刘军、南南及驾驶员小张、小杨等一行人拎着水果、捧着鲜花在后,沿着斜坡进入烈士陵园大门。进入烈士陵园后,桂阳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步伐越来越慢,环绕四周数千名烈士长眠于此,而且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战士,这位久经沙场洗礼的老兵眼眶也不竟温润起来,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政委”,杨班长的墓在这里。桂阳顺着甘旁山手指的方向低头一看,“杨昆林烈士之墓”七个大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眼前又涌现出712越军反扑作战的场景。
1984年4月28日,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相继被我军收复后,致使越军清水地区门户洞开,越南河江省西北广大地域直接处于我军的瞰制之下。越军头目对此甚是惊恐。先是于1984年6月11日组织了一次团级规模的反扑作战,在丢弃数百具尸体之后狼狈破产。之后,越军总参谋长黎仲迅、副总参谋长黎玉贤、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等越军高级指挥员频繁活动于河江地区,同苏联军事顾问共同制定了“MB-84”逐点收复阵地的战役计划。并于1984年7月初增设了二军区前指炮兵指挥所,补充了313师兵员,增调了356师师部和炮团、821特工团主力、168炮兵旅1、3营、368炮兵旅2个营,补充了大量作战物资,增调工兵一个旅又两个连抢修前沿公路。
我情报部门也获息越军一线部队要求所有人员剃光头,还掌握到越军无线接力站开机调试,从以往已掌握的情报看,这两个接力站开机活动必定有大的军事行动。此外,还截获越军总参谋部给二军区的电报,电报内容只有几个字,即:“同意12日这个日子。”种种迹象表明,越军有可能于7月12日对我军再次进行反扑。
428老山作战之后,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按边境一线走势划分为东、西、中三个区域。
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那里峰峦叠嶂,山势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国境线由东向西穿过,由中、越双方军队分别控制着各自的疆域。
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全部由我军控制。
在东区和西区的中间地带是中区。区内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梁,叫松毛岭。以松毛岭为界,以南为越南,以北为中国。以松毛岭为基本点,其东面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河,叫泸江河,河水由北向南,从我国流入越南。河边有一条公路,就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的四号公路。峡谷的东面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
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带,有大小56个山头,海拔最高的为634米,最低的为200米。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势呈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我国支援越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越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由此可知,我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越南的清水口,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军防御的地带并不是那么有利,确保寸土不丢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1984年7月11日入夜后,敌在我船头方向逐步展开战斗。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和二军区司令员武立坐阵河江,副司令员黎威密、副参谋长裴文胜率前指在谷怩督战。356 师副师长“占”、316师副师长“历”、313师副师长裴尼乐分别在南嘎、清水、八里河东山方向直接指挥,企图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等进攻手段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逐次占领被我收复的老山地区。
12日凌晨,战区浓雾弥漫,越特工分队分股渗入我前沿阵地进行偷袭。12日凌晨5时10分,越军168炮兵旅加150炮兵营按照协同计划开始向我各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急袭。与此同时,已抵达我方警戒阵地的越军各步兵分队,开始排雷破障、开辟通路。至此,712反扑作战正式打响。先是中越双方共投入40余个炮兵营,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土地实施轰击。火光之中,是30000余名战斗人员在这块狭窄的地带上进行着殊死拼杀。攻守双方,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必争;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
那时,桂阳刚担任副连长,甘旁山任五排排长,杨昆林任四班班长。战斗打响前桂阳带领五排驻守在松毛岭右侧50米外的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小山头上。这个山头与主峰形成犄角之势,是扼制敌人进攻的主要阵地,也是越军主要反扑目标之一。
当日凌晨,在大炮狂轰烂炸20多分钟后,越军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对小山头开始反扑。
第一次反扑,桂阳借着微亮的月光看到黑压压的敌人像蚂蚁一样从山底往山头爬来。桂阳抑制不住气愤的心情,暗暗骂道:“王八羔子,有本事就来吧!拿着老子给的枪、老子给的炮又来打老子,看我不把你这□□的送上西天,老子就不姓桂。”
这时,桂阳对昔日的“同志加兄弟”的越军恨得咬牙切齿。在他看来,老子教训一下儿子是天经地义。
桂阳吩咐排长甘旁山及五排的弟兄:“等靠近点听我的命令再打。”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桂阳看差不多了,一声令下“打。”机枪声、□□声一齐吐出愤怒的火舌,敌人哭爹喊娘地哗啦啦地滚下山去。好过瘾,仅用了十多分种桂阳他们就把敌人打退了。看着满山遍野的敌尸,桂阳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心想:“你越南人何必拿鸡蛋碰石头!何必制造摩擦,搞得我边民不得安宁”。又想:“战争是残酷的,刚才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转眼就变成一具具尸体,要不了多长时间又变成一堆堆腐质土,这都是劣子之过啊!”
一个小时后敌人又再次组织第二次反扑,这次反扑五排二十多分钟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经过二次反扑,五排伤亡也不小,全排加桂阳和甘旁山38人已有近三分之一退出战斗。此时,天已大亮,从山头往东方望去绵延起伏的山坳中一轮红日缓缓上升。主峰方向的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中,趁此间隙,桂阳命令所有能进行战斗的战士抢修工事,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二个小时左右,越军又组织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扑,此时五排右侧的164高地已被越军占领,情况万分紧急,桂阳立即请求炮火覆盖。两分钟后只见火箭炮、85加农炮,100迫击炮,152榴弹炮,就在阵地前200米内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几年后,桂阳任炮团政治处主任时听炮团团长方永波说那天上午就干光了几个基数,后来掌握攻占164高地的越军一个营只剩下六个活的,山头削平了二米。
在炮团向164高地炮击的同时,五排也向反扑之敌进行猛烈地打击。桂阳清楚地记得他的□□打得通红,到处是排山倒海似的炮弹爆炸声、疾风暴雨般的枪弹尖叫声,当他正在给□□换弹匣时,一个越军向桂阳扔来一棵□□,说时迟那时快,在桂阳旁边的杨昆林一跃爬在桂阳身上,桂阳得救了,杨昆林却牺牲了。看到为了自己而死去的杨昆林,桂阳急红了眼,站起身来端起□□向反扑之敌“突、突”地扫射,敌人倒下了一大遍,打死敌人无数。突然,“轰”的一声,一枚□□落在桂阳身边,桂阳只感觉眼前火光一闪,什么都不知道了,等恢复知觉已是第三天的事了。
“嘿!你终于醒来了。你小子命真大,要是弹片稍为往上偏五毫米你就去见马克思了。”桂阳身上中了3片弹片,小肚上一片,大腿上一片,最要命的是左胸的那片。
桂阳慢慢睁开眼睛,这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刚才跟他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白大褂,年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军医。后来,桂阳才知道他就是军区总医院外科有名的“快刀子”黄关阳医生。
黄关阳医生号称为“快刀子”,自然有他的来历,据说他做手术非常快、非常准,一刀下去就解决问题,曾抢救无数年轻军人的生命,久而久之也获得了“快刀子”的美誉。
黄关阳身材适中,头发微微向上卷起,两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面带微笑,从他的外表看很像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他性格温和,一点也看不出他做手术时,刀子是那么的快,那么的准。黄医生是军区总医院外科副主任,有名的外科医生,把他抽调到战地医院任副院长并兼外科主任,目的就是加强外科手术的治疗,要不是他在战地医院,也许桂阳的生命不保,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后话。
桂阳顺着黄医生的身旁看,在他右侧是一位年青的男医生,左边站着一位非常漂亮的护士。只见她身材高挑,面颊如三月般的桃花,高挺笔直的鼻梁,樱桃小嘴不点而赤,柳眉如烟,黑黑的眼珠仿佛万丈深渊中刚捞出的黑宝石又黑又亮,桂阳不竟看得发呆。
她莞尔一笑,大方地说:“桂副连长好。”
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说话也是甜甜的,一句简单的问候是那么的甜蜜,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好听。
桂阳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黄医生介绍说:“她叫文蓉,是专门负责护理你的护士,你有什么要求直接跟她说。”又指着右边的医生告诉桂阳,“这是龙达医生”。
“噢,谢谢你们。”桂阳边回答边开着小差,原来她叫文蓉,这个名字就像她的外表一样,真惹人喜欢。
文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毕业后分在军区总医院外科当护士。她业务熟练,心细如发。在战地医院,像文蓉这种军医大学科班毕业的护士不多,只有护士长刘渝和文蓉是军医大毕业。文蓉同宿舍的好姐妹护士江莉则是空军吉林军医学校毕业,毕业时本应分配到空军济南医院的,早在入学时她就听说自卫还击作战,非常仰慕蒋金柱、陶少文、吴勇等英雄事迹,幻想自己能够到中越边境参加战斗那是多么光荣伟大的事,加之□□总书记的“国威军威看西南”一直深深地印入脑海。当毕业时,越南在中越边境武装挑衅正紧,江莉认为中越之间继1979年之战后必定还有一战。因此,死活要求分配到云南,并不惜动用在某部任师长的父亲的关系,最终分配到昆明军区总医院外科,与第二年分配来的文蓉成为同事,不到两月即成为好姐妹。
其他护士及护理人员大多是军区卫训大队培养成才,那时部队逐步迈向正规化,除战斗需要外所有正排以上军官必然经过军校或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专门系统培养才能提升,不再像以前一样直接从战士中提升。因此,教导队、训练队、卫训队等应运而生。可别小看这些什么队,不少高级军官都是经过这些队的培养,最后走上领导岗位的。
当两山作战即将打响军区组建战地医院之时,文蓉和江莉成为理想当然的人选。战地医院的医生、护士来自于军区、军、师三级医院,也有一些其他野战医院的,有的技术好、有的技术差,像文蓉这样技术好、业务精的护士不多,只有文蓉、江莉、王艺津和李兰萍几个,而像曹姬、廖小娟这种技术差的也少有。
说曹姬护士技术差可能有点欠准,更多的是急躁、毛糙情绪在作怪。有两次,文蓉没给桂阳打针,临时安排曹姬来打,每次打针她那有力的大手捏的桂阳生疼,那手简直不是女人的手。打小针时,不是轻轻地往屁股上戳,推针水时不是用消毒棉签在针口轻轻地擦,而是像拼刺刀一样使劲往里插,看谁插的快,也不用棉签,恨不得把所有针水一下往里挤完。她一打针桂阳就犯嘀咕,怎么会有这么粗鲁的姑娘,大概是农村出身,干惯体力的才会这样。后来证实,她确实来自贵州山区,从小砍柴习惯了,所以捏着病人的手以为是握着一棵树呢。
人有三急,正当黄医生向桂阳交待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准备离开时,桂阳感觉小肚子越来越涨,不意间皱了皱眉头。没有想到桂阳这一细微的动作马上被文蓉捕捉到,她开口就问:“桂副连长,你是不是想解手了?”
桂阳听到文蓉的问话,说“是”也不行,说“不是”也不行,左右为难,脸色通红。
文蓉见桂阳不回答,知道他是难为情,一个年轻男子怎么能在年轻姑娘面前说这些,而且还是一位漂亮的姑娘。文蓉也不管桂阳如何回答,转身拿起接小便的搪瓷缸就去掀桂阳的被子,并说:“我帮你解。”
吓得桂阳连忙一只手来捂被子,一只手来接缸子,通红着脸对文蓉说:“不行!不行!”但是,由于受伤过重,伸出的手并不听自己使唤。
黄医生看到此,连忙说:“小桂,你还是让文护士来吧,你受伤后送到战地医院时浑身都是泥土,还不是文护士和江护士帮你擦洗干净,并换上病号衣服。”
桂阳听到这些,感动得要掉眼泪,他是一个腼腆的年轻男子,对敌人是满腔仇恨,对年轻女子则从来不敢正眼相看。现在自己已□□裸地在这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面前暴露过一次,对她已毫无隐私可言,嘿!这事糗大了,以后如何有脸见她,恨不得找条缝隙钻进去。但转念一想这姑娘真不错,不仅人长的漂亮,心灵也美。想通此过节不由向文蓉投去敬佩感激的眼光。并诚恳地对文蓉说:
“文护士,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
随着一阵稀哩哗拉声,桂阳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浑身感到舒服很多,他也不再感到难为情,再次向文蓉投去感激的眼光,心里盘算着“等我身体好了一定好好报答她。”
文蓉又是何等的聪明,她见桂阳的眼珠柔和地不停转动着,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桂阳心里的这些小九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也瞒不过她。
文蓉柔情地劝桂阳:“桂副连长,你不要东想西想了,你为了保卫边疆人民、保卫国家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