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隋末逐鹿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现年四十一岁
开皇年间,崔无双担任齐郡郡守,那时不过二十来岁,任职三年,齐郡大治,政绩考核年年为优,大业元年,父丧,故而辞职归乡,一直赋闲至今。
五胡乱华以来,许多大族纷纷南迁避乱,然而,也有大量的世族留在了北方,世事稍微太平之后,生存下来的世族就得以自动恢复发展,他们基本继承了汉魏的传统,也许在文化的根子上,比起南迁的江南华族稍逊一筹,不过,也算是继承了相当一部份的汉族文化,这些世族就是所谓的关东高门。
由于战乱频繁,这些高门大阀纷纷建坞据堡、招纳流民,为着自保的缘故壮大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游牧民族进驻中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汉化,不过,却也保持着氏族的贵族制度,这些汉化的部落酋长和汉族的世家大族结合起来,成为了非常强势的贵族集团,所以关东高门一方面继续文化贵族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军事贵族的色彩。
北魏末年,六镇大乱,军阀头子高欢起兵反叛北魏,占据了潼关以东,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建立了北齐。
这一过程中,他得到了大量关东高门的支持,故而,北周一代,关东高门依然位高权重,大量子弟位居庙堂之上担任官职。更与皇族和占据统治地位地军阀集团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网。
北周由宇文泰建立,占据关中一带,在和北齐长达二十几年的交锋中,在宇文时期,灭亡了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周的背景是以关陇门阀支持的军事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周皇族一方面吸取关东高门的子弟为自己的政权效力,另一方面又大力地抑制关东高门地发展,取代北周最后统一天下的隋朝更是如此。
在杨坚时期,对关东大族的打压更为厉害了,这段时间,庙堂之上。很少出现关东子弟的身影,到大业年时,喜欢江南文化,江南美景的杨广对关陇门阀也开始了打击,关东门阀的日子更不好过。
在这样地环境下,出身关东高门的崔无双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一郡之长,不能说是一种异数,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也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在与崔无双见面之前,高畅从一些人那里打探到了他的某些事迹。他在士子里面的风评很好,在乡讲学的时候。有大量的世家子弟前往求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空谈,一心钻进故纸堆的儒生,通过他治理齐郡时的种种,可以得知他是一个比较务实地人。
崔无伤是清河崔家家主崔无锋的族弟,在崔氏一族中声望颇高,毕竟,他算是近期崔家不多地出仕为官的人物。
这样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平原投靠自己呢?
高畅相信。清河崔并非无能之辈,只看他们能在战乱频繁的北地生存。壮大就知道这个家族是如何的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了。
也许是自己想要攻打清河郡的野心暴露了,崔家特地派人来打探虚实吧?
在和崔无伤见面之前,高畅难免会这样想。
酉时时分,高畅和崔无伤见上了面。
他们的见面场所不是在郡守府,而是在秋长天为崔无伤特地安排的别馆,别馆曾经是黄氏的产业,现在已经收归官府所有。
崔无伤住在一个独门小院里,那个院子颇为幽静,院里栽种着从南方移植而来的竹子,高畅前去拜见崔无伤时,他高冠长袖,正端坐在竹林之中,弹奏古琴。
琴声叮咚,闻之如溪流在竹林内迂回流转,一阵悠远宁静之情油然而生。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琴声消散,一首诗从站在一旁地高畅的嘴里脱口而出。
“好诗!”
“琴声更好!”两人地初次见面,就是以相互拍对方马屁开始的,崔无伤的确弹得一首好琴,至于,高畅所吟的那首诗,则出自于他某一世的记忆。
崔无伤四十一岁了,望之却只有三十来岁,他面如冠玉,三缕乌黑的长髯修剪得非常整齐地飘在下颌,眼神温润如玉。
微服前来的高畅,在崔无伤眼中,不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到像是一个翩翩书生,丰神如玉,特别是刚才他吟的那首诗,让崔无伤不禁击节叫好,那首诗表面平淡,仔细回味却意境深远。
不愧是高颖公的子孙啊!并非寻常武夫!
第一面,他对高畅的印象非常之好,不过,这并不能让他就此得出最后的判断,毕竟,一个温文的士子不见得会是一个能走到最后的王者。
两人在屋外的长廊上,隔着一张案几相对而坐,晕黄的夕照落在庭间,晚风徐徐吹来,堂前,竹影婆娑。
和某些人相处,你只需要开门见山就是了,和另外一些人相处,你则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和对方就某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畅谈良久。
大概一刻钟之后,两人才停住了关于南人北人习性的讨论,慢慢转入到了正题。
“人说,静极思动,此话甚有道理,一晃眼,做一个田舍翁已有十余年了,时光冉冉,不由让人悲乎,最近,闻得高将军招贤纳才,本人不才,特地前来,希望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
“能得崔公襄助,幸甚!幸甚!”
高畅面露喜色,向崔无伤拱手行礼。
“老朽不才,不敢当得将军如此啊!”崔无伤连忙还礼。
一时之间,颇有几分汉王遇张良,刘备请孔明的味道,然而,在这其乐融融的后面,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暗流。
“此次,崔某是以个人名义前来为将军效力,和清河崔家没有关系,所以,希望将军大人不要大张其事,若有不妥... -->>
,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现年四十一岁
开皇年间,崔无双担任齐郡郡守,那时不过二十来岁,任职三年,齐郡大治,政绩考核年年为优,大业元年,父丧,故而辞职归乡,一直赋闲至今。
五胡乱华以来,许多大族纷纷南迁避乱,然而,也有大量的世族留在了北方,世事稍微太平之后,生存下来的世族就得以自动恢复发展,他们基本继承了汉魏的传统,也许在文化的根子上,比起南迁的江南华族稍逊一筹,不过,也算是继承了相当一部份的汉族文化,这些世族就是所谓的关东高门。
由于战乱频繁,这些高门大阀纷纷建坞据堡、招纳流民,为着自保的缘故壮大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游牧民族进驻中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汉化,不过,却也保持着氏族的贵族制度,这些汉化的部落酋长和汉族的世家大族结合起来,成为了非常强势的贵族集团,所以关东高门一方面继续文化贵族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军事贵族的色彩。
北魏末年,六镇大乱,军阀头子高欢起兵反叛北魏,占据了潼关以东,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建立了北齐。
这一过程中,他得到了大量关东高门的支持,故而,北周一代,关东高门依然位高权重,大量子弟位居庙堂之上担任官职。更与皇族和占据统治地位地军阀集团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网。
北周由宇文泰建立,占据关中一带,在和北齐长达二十几年的交锋中,在宇文时期,灭亡了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周的背景是以关陇门阀支持的军事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周皇族一方面吸取关东高门的子弟为自己的政权效力,另一方面又大力地抑制关东高门地发展,取代北周最后统一天下的隋朝更是如此。
在杨坚时期,对关东大族的打压更为厉害了,这段时间,庙堂之上。很少出现关东子弟的身影,到大业年时,喜欢江南文化,江南美景的杨广对关陇门阀也开始了打击,关东门阀的日子更不好过。
在这样地环境下,出身关东高门的崔无双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一郡之长,不能说是一种异数,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也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
在与崔无双见面之前,高畅从一些人那里打探到了他的某些事迹。他在士子里面的风评很好,在乡讲学的时候。有大量的世家子弟前往求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空谈,一心钻进故纸堆的儒生,通过他治理齐郡时的种种,可以得知他是一个比较务实地人。
崔无伤是清河崔家家主崔无锋的族弟,在崔氏一族中声望颇高,毕竟,他算是近期崔家不多地出仕为官的人物。
这样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平原投靠自己呢?
高畅相信。清河崔并非无能之辈,只看他们能在战乱频繁的北地生存。壮大就知道这个家族是如何的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了。
也许是自己想要攻打清河郡的野心暴露了,崔家特地派人来打探虚实吧?
在和崔无伤见面之前,高畅难免会这样想。
酉时时分,高畅和崔无伤见上了面。
他们的见面场所不是在郡守府,而是在秋长天为崔无伤特地安排的别馆,别馆曾经是黄氏的产业,现在已经收归官府所有。
崔无伤住在一个独门小院里,那个院子颇为幽静,院里栽种着从南方移植而来的竹子,高畅前去拜见崔无伤时,他高冠长袖,正端坐在竹林之中,弹奏古琴。
琴声叮咚,闻之如溪流在竹林内迂回流转,一阵悠远宁静之情油然而生。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琴声消散,一首诗从站在一旁地高畅的嘴里脱口而出。
“好诗!”
“琴声更好!”两人地初次见面,就是以相互拍对方马屁开始的,崔无伤的确弹得一首好琴,至于,高畅所吟的那首诗,则出自于他某一世的记忆。
崔无伤四十一岁了,望之却只有三十来岁,他面如冠玉,三缕乌黑的长髯修剪得非常整齐地飘在下颌,眼神温润如玉。
微服前来的高畅,在崔无伤眼中,不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霸者,到像是一个翩翩书生,丰神如玉,特别是刚才他吟的那首诗,让崔无伤不禁击节叫好,那首诗表面平淡,仔细回味却意境深远。
不愧是高颖公的子孙啊!并非寻常武夫!
第一面,他对高畅的印象非常之好,不过,这并不能让他就此得出最后的判断,毕竟,一个温文的士子不见得会是一个能走到最后的王者。
两人在屋外的长廊上,隔着一张案几相对而坐,晕黄的夕照落在庭间,晚风徐徐吹来,堂前,竹影婆娑。
和某些人相处,你只需要开门见山就是了,和另外一些人相处,你则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和对方就某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畅谈良久。
大概一刻钟之后,两人才停住了关于南人北人习性的讨论,慢慢转入到了正题。
“人说,静极思动,此话甚有道理,一晃眼,做一个田舍翁已有十余年了,时光冉冉,不由让人悲乎,最近,闻得高将军招贤纳才,本人不才,特地前来,希望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
“能得崔公襄助,幸甚!幸甚!”
高畅面露喜色,向崔无伤拱手行礼。
“老朽不才,不敢当得将军如此啊!”崔无伤连忙还礼。
一时之间,颇有几分汉王遇张良,刘备请孔明的味道,然而,在这其乐融融的后面,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暗流。
“此次,崔某是以个人名义前来为将军效力,和清河崔家没有关系,所以,希望将军大人不要大张其事,若有不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