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36章 南宋,绝道之策 (1/2)
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潼关确实难以攻克,但从这一次蒙古的行军路线来分析,蒙古大军确实想攻打潼关。”一个南宋武将开口说道。
这是他们十几位武将集体分析出来的结果,因为现在蒙古人走的路明显不是去河北的,也就是说不会渡黄河去进攻金国,那么想进攻金国,只有走关中之地了,总不能是借道他们大宋吧?
这个说法太过于荒谬,而且他们大宋也不会答应,所以直接被十几位武将否决了。
“依我看,未必吧,河北方向的蒙古大军也在集结,大量的粮草、攻城器械和军队也在黄河边上集结,这是金国给我们的消息。
这些关中的蒙古大军,搞不好是吸引火力的,估计只是一帮牧民前来凑数而已,真正的蒙古精锐大军应该还在北方。”一位南宋文官开口说道。
毕竟俗话说的好,兵不厌诈,兵书上说的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帮子武将难道连这些都不懂吗?
现在蒙古大军确实集结起来了,但谁是诱饵,谁是主力,这还很难说呢!毕竟他们的探马也到不了蒙古大军的面前。
“官家!现在不能派着十万大军进入关中,最好的方式是将他们抽调出来,然后北上前去支援金国。”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黄河防线上的那支蒙古军队,应该才是真正的诱敌之兵,根本不是蒙古大军的主力,只是河北的一些世侯军队而已。”
现在将这十万大军派出去进攻关中之地,若是真和草原上的蒙古主力大军撞在一起,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十万大军可全是步兵啊!让他们攻城略地可以,但让他们对付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甚至是远胜于他们的骑兵部队,那基本上就是被屠杀的份。
甚至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龙椅之上的宋皇赵询也是捂着脑袋陷入了思考之中,不过他却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史弥远。
毕竟有时候这位大人说话比自己说话还顶用。
但史弥远也没有吭气,毕竟这种军国大事,他实在是不好判断,自己虽然位高权重,但论到打仗什么的,他确实不如这帮武将。
“诸位将军!汝等可以确认蒙古人确实要走关中之地来强攻潼关吗?”史弥远看向了众位南宋将领,开口问道。
兵者,乃国之大事也,自己要慎重考虑,还是先问问这帮武夫的意见吧!
“史大人!这是我等分析了十几遍得出的结果,现在这是最有可能的,就是黄河防线上的蒙古大军全部都是佯攻,而真正的蒙古主力大军绝对是去攻打潼关的。
即使潼关的城墙非常的坚固,但蒙古人确实是想要正面强攻。”一位南宋武将开口说道。
尽管这个说法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强攻潼关,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蒙古的大规模骑兵部队也不擅长这种攻城战。
围起来倒是有可能,但根据金国回馈给他们的情报,潼关当中储备的粮食足够守军吃上一年多,蒙古人即使围困也不一定起效。
史弥远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若真如这位将军所说,那么确实不能出兵关中之地,而是要在关中地边界线上尽可能的防御蒙古大军突袭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留守一些兵力,防守汉中、川蜀之地,然后再调集一部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国吧1史弥远说完,看向了坐在龙椅之上的赵昀,询问起这位皇帝的意思。
“史大人言之有理,我们应当收缩防线,不再进攻关中之地了。”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也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提议,这一次倒是没有再嘲讽武将,而是选择站在了史弥远这一边。
“且慢!官家,诸位大人,如果蒙古人真的要走关中之地,前去进攻潼关。
那么我们更应该出兵攻打关中之地,而不是调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国。”一位文官却是起身开口说道。
“刘卿家!你这是何意呀?”赵昀略微疑惑的开口问道。
“官家,还有诸位大人,大家都知道黄河防线的力量,蒙古人想要正面突破黄河防线,那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如果黄河防线上的那支蒙古军队真的只是用来吸引金国火力的,那么必然不会发生什么重要的战争。真正的决战之地一定在潼关。
我们北上去支援金国,无论派出多少大军,都是无用,因为蒙古人根本不会进攻。
这是完全的浪费兵力,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直接进攻关中之地,在蒙古人忙着攻打潼关,和金国人死磕之时,切断蒙古大军和草原上的后路粮道。”刘姓文官说道。
这话一出,让满朝的人物百官顿时大为惊讶!这有没有搞错?派出十万大军去切断蒙古人和草原的后路,断掉他们的粮草供给。
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风险好像有些大吧。毕竟蒙古人可是几十万大军南下,估计下也有二三十万人的大军。
且大多数都是骑兵。
“刘卿家!此计怕是不妥啊!我等只有十万之兵,恐怕难以切断蒙古人的后路。”赵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官家!兵行险招,若是派兵支援金国,那么我们只能干瞪眼,完全没有别的办法。
可蒙古人攻打潼关,绝对没那么轻松,金国刚好也可以从黄河防线上抽调一部分兵力。
然后和我们组成联军,将这支蒙古军队彻底歼灭,哪怕不能将他们歼灭,也能重创蒙古国,给我们赢得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时间。”刘姓文官说道。
“是啊,刘大人说的对,我们在关中之地,可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关中之地的百姓一定心向我们大宋。
关中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大规模作战,再加上蒙古军围困潼关,短时间之内必定不能克,若是此时出兵攻打关中之地,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对啊!以后我们哪怕打下关中之地,也要防备蒙古人前来偷袭。但若此计可成,那么蒙古人就只能干瞪眼了。”
一时之间,满朝的文官似乎都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位刘大人提出的策略确实是个好策略。
蒙古人确实要走关中之地,也确实有大军,但他们未必是来攻打南宋的,而是去围攻潼关的。
他们派出军队,出川蜀,进攻临洮府,只要拿下临洮府,就可以扼住关中之地,和西夏草原联系的咽喉部位。
让他们的粮草补给路线直接断裂开来,到时候只要守住临洮府,蒙古人就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性,因为他们连撤军的路线都被断掉了。
一帮武将倒是想出言反对,但仔细想一想,现在的大宋好像真的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若不兵行险招。金国搞不好就要被灭,而下一个就要轮到他们大宋了。
而且,这条计策也确实有可行之处。前提是金国人必须得死守潼关,短时间之内绝对不能让蒙古人攻破潼关。
然后他们南宋这边能够迅速的攻破临洮府,这样才能派遣军队对蒙古大军进行合围,将他们困死。
“官家若行此计,那么需要的大军可就不止是十万人了,至少十五万甚至二十万大军,此计才可。”一位南宋武将起身开口说道。
这还是要加上金国援军的情况下,因为这是几十万蒙古大军,可不是个小数目,若让他们冲出来,那就完蛋了。
“我们大宋几年前才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现在百姓也是不堪负重了。”一位文官摇了摇头说道。
还要派出3万人马北上前去支援金国,这是和金国已经谈好的。再加上10万大军出川蜀。足足13万大军的调动,已经让大宋... -->>
“潼关确实难以攻克,但从这一次蒙古的行军路线来分析,蒙古大军确实想攻打潼关。”一个南宋武将开口说道。
这是他们十几位武将集体分析出来的结果,因为现在蒙古人走的路明显不是去河北的,也就是说不会渡黄河去进攻金国,那么想进攻金国,只有走关中之地了,总不能是借道他们大宋吧?
这个说法太过于荒谬,而且他们大宋也不会答应,所以直接被十几位武将否决了。
“依我看,未必吧,河北方向的蒙古大军也在集结,大量的粮草、攻城器械和军队也在黄河边上集结,这是金国给我们的消息。
这些关中的蒙古大军,搞不好是吸引火力的,估计只是一帮牧民前来凑数而已,真正的蒙古精锐大军应该还在北方。”一位南宋文官开口说道。
毕竟俗话说的好,兵不厌诈,兵书上说的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帮子武将难道连这些都不懂吗?
现在蒙古大军确实集结起来了,但谁是诱饵,谁是主力,这还很难说呢!毕竟他们的探马也到不了蒙古大军的面前。
“官家!现在不能派着十万大军进入关中,最好的方式是将他们抽调出来,然后北上前去支援金国。”一位武将开口说道。
“黄河防线上的那支蒙古军队,应该才是真正的诱敌之兵,根本不是蒙古大军的主力,只是河北的一些世侯军队而已。”
现在将这十万大军派出去进攻关中之地,若是真和草原上的蒙古主力大军撞在一起,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十万大军可全是步兵啊!让他们攻城略地可以,但让他们对付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甚至是远胜于他们的骑兵部队,那基本上就是被屠杀的份。
甚至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龙椅之上的宋皇赵询也是捂着脑袋陷入了思考之中,不过他却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史弥远。
毕竟有时候这位大人说话比自己说话还顶用。
但史弥远也没有吭气,毕竟这种军国大事,他实在是不好判断,自己虽然位高权重,但论到打仗什么的,他确实不如这帮武将。
“诸位将军!汝等可以确认蒙古人确实要走关中之地来强攻潼关吗?”史弥远看向了众位南宋将领,开口问道。
兵者,乃国之大事也,自己要慎重考虑,还是先问问这帮武夫的意见吧!
“史大人!这是我等分析了十几遍得出的结果,现在这是最有可能的,就是黄河防线上的蒙古大军全部都是佯攻,而真正的蒙古主力大军绝对是去攻打潼关的。
即使潼关的城墙非常的坚固,但蒙古人确实是想要正面强攻。”一位南宋武将开口说道。
尽管这个说法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强攻潼关,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蒙古的大规模骑兵部队也不擅长这种攻城战。
围起来倒是有可能,但根据金国回馈给他们的情报,潼关当中储备的粮食足够守军吃上一年多,蒙古人即使围困也不一定起效。
史弥远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若真如这位将军所说,那么确实不能出兵关中之地,而是要在关中地边界线上尽可能的防御蒙古大军突袭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留守一些兵力,防守汉中、川蜀之地,然后再调集一部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国吧1史弥远说完,看向了坐在龙椅之上的赵昀,询问起这位皇帝的意思。
“史大人言之有理,我们应当收缩防线,不再进攻关中之地了。”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也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提议,这一次倒是没有再嘲讽武将,而是选择站在了史弥远这一边。
“且慢!官家,诸位大人,如果蒙古人真的要走关中之地,前去进攻潼关。
那么我们更应该出兵攻打关中之地,而不是调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国。”一位文官却是起身开口说道。
“刘卿家!你这是何意呀?”赵昀略微疑惑的开口问道。
“官家,还有诸位大人,大家都知道黄河防线的力量,蒙古人想要正面突破黄河防线,那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如果黄河防线上的那支蒙古军队真的只是用来吸引金国火力的,那么必然不会发生什么重要的战争。真正的决战之地一定在潼关。
我们北上去支援金国,无论派出多少大军,都是无用,因为蒙古人根本不会进攻。
这是完全的浪费兵力,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直接进攻关中之地,在蒙古人忙着攻打潼关,和金国人死磕之时,切断蒙古大军和草原上的后路粮道。”刘姓文官说道。
这话一出,让满朝的人物百官顿时大为惊讶!这有没有搞错?派出十万大军去切断蒙古人和草原的后路,断掉他们的粮草供给。
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风险好像有些大吧。毕竟蒙古人可是几十万大军南下,估计下也有二三十万人的大军。
且大多数都是骑兵。
“刘卿家!此计怕是不妥啊!我等只有十万之兵,恐怕难以切断蒙古人的后路。”赵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官家!兵行险招,若是派兵支援金国,那么我们只能干瞪眼,完全没有别的办法。
可蒙古人攻打潼关,绝对没那么轻松,金国刚好也可以从黄河防线上抽调一部分兵力。
然后和我们组成联军,将这支蒙古军队彻底歼灭,哪怕不能将他们歼灭,也能重创蒙古国,给我们赢得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时间。”刘姓文官说道。
“是啊,刘大人说的对,我们在关中之地,可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关中之地的百姓一定心向我们大宋。
关中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大规模作战,再加上蒙古军围困潼关,短时间之内必定不能克,若是此时出兵攻打关中之地,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对啊!以后我们哪怕打下关中之地,也要防备蒙古人前来偷袭。但若此计可成,那么蒙古人就只能干瞪眼了。”
一时之间,满朝的文官似乎都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位刘大人提出的策略确实是个好策略。
蒙古人确实要走关中之地,也确实有大军,但他们未必是来攻打南宋的,而是去围攻潼关的。
他们派出军队,出川蜀,进攻临洮府,只要拿下临洮府,就可以扼住关中之地,和西夏草原联系的咽喉部位。
让他们的粮草补给路线直接断裂开来,到时候只要守住临洮府,蒙古人就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性,因为他们连撤军的路线都被断掉了。
一帮武将倒是想出言反对,但仔细想一想,现在的大宋好像真的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若不兵行险招。金国搞不好就要被灭,而下一个就要轮到他们大宋了。
而且,这条计策也确实有可行之处。前提是金国人必须得死守潼关,短时间之内绝对不能让蒙古人攻破潼关。
然后他们南宋这边能够迅速的攻破临洮府,这样才能派遣军队对蒙古大军进行合围,将他们困死。
“官家若行此计,那么需要的大军可就不止是十万人了,至少十五万甚至二十万大军,此计才可。”一位南宋武将起身开口说道。
这还是要加上金国援军的情况下,因为这是几十万蒙古大军,可不是个小数目,若让他们冲出来,那就完蛋了。
“我们大宋几年前才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现在百姓也是不堪负重了。”一位文官摇了摇头说道。
还要派出3万人马北上前去支援金国,这是和金国已经谈好的。再加上10万大军出川蜀。足足13万大军的调动,已经让大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