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2)
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玩火的女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找到报道版面,最上头有一张照片是五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有铆钉的黑色皮夹克、有破洞的黑色牛仔裤和紧身t恤。其中一人高举一面画有五角星的旗子,另一人则做出食指与小指翘起的手势。图片说明写道:“莉丝莎兰德与一支死亡金属1乐团往来密切,该乐团在一些小俱乐部演出,于一九九六年向撒旦教致意,并以‘恶魔仪式’红极一时。”
文中并未提及“邪恶手指”的名称,女孩们的眼睛也以马赛克处理,但乐团团员的友人肯定认得出来。
报道内容主要是关于米莉安,还附上了一张她在“伯恩”表演的照片,上半身赤裸,戴了一顶俄国军官的帽子。她的眼睛也打了马赛克。莎兰德女友写下关于女同志施虐受虐的性爱
这名三十一岁的女子在斯德哥尔摩高级夜店颇具知名度。她1死亡金属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从重金属音乐发展出来的音乐分支,歌词经常充满恶魔崇拜和向往死亡的暗示,呈现出一个邪恶、颓废、血腥与暴力交缠的病态世界。
不讳言自己会勾搭女性,也喜欢支配伴侣。
该记者甚至找到一名他称为莎拉的女子,据她亲口所述,这个女人也曾经试图勾搭她,令她的男友十分“困扰”文章继续写道,该乐团主张一种暧昧且变相的女性精英主义,非常接近同志运动,而且因为曾在“同志光荣游行日”主持过一个“奴役工作坊”而声名大噪。文中其余部分则着重于六年前,米莉安为某女性主义杂志所写的一篇刻意挑衅的文章。包柏蓝斯基大致浏览了一下内文后,便将报纸丢进垃圾桶。他不断想着法斯特和茉迪,两人都是杰出的警员,但法斯特是个问题人物,老是会激怒人。他得找他好好谈谈,但却不认为他是泄密者。当包柏蓝斯基确认自己走的方向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伦达路上瞪着莎兰德那栋大楼的前门。他是下意识走到这里来的。他爬上通往上伦达路的阶梯,站立许久,思索着布隆维斯特叙述的关于莎兰德被袭的事件。这番说词也同样是个死胡同。没有报案记录、没有涉案人的姓名,甚至对攻击者也没有确切的描述。布隆维斯特声称当时有辆货车从现场驶离,但他没能看到车牌号码。假设真有此事。
又是一条死胡同。
包柏蓝斯基俯视着还停在伦达路上那辆酒红色的本田,这时候竟看见布隆维斯特走向大门。
米莉安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全身缠着被单。她坐起来,环顾这个陌生的房间。
她以受不了媒体不断骚扰为由,请求友人提供避难处,但她明白自己之所以离开,也因为担心莎兰德可能找上门来。警局的讯问以及报上的报道对她产生莫大的影响,尽管下定决心,在莎兰德未能对这一切作出解释之前不会妄下判断,但她也不禁开始害怕好友可能真的有罪。
她低头瞄向维多莉亚维多森,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同志,大家都叫她“双维”只见她趴睡着,嘴里喃喃说着梦话。米莉安悄悄下床冲澡,然后出门去买面包卷当早餐。她走到维克史塔街的肉桂咖啡馆旁的商店,一直到站到收银台前才看见新闻看板,连忙飞奔回“双维”的住处。布隆维斯特按了大门密码进入大楼,消失两分钟后又再次出现。没人在家。布隆维斯特往街道前后看了看,似乎有点犹豫不决。包柏蓝斯基紧紧地盯着他看。
让包柏蓝斯基拿不定主意的是,如果伦达路攻击事件是布隆维斯特撒谎,那么他就是在玩某种把戏,最糟的情况则可能是他也涉及命案。但万一他说的是实话,那么整出悲剧中便有个隐藏的元素。涉案者不只是台面上这些人,而命案的背景也可能复杂得多,不只是一个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女孩发狂杀人而已。
当布隆维斯特起步朝辛肯斯达姆走去,包柏蓝斯基在背后叫住他,他停下后看见巡官,便走上前去,两人在阶梯底端碰头。“你好,布隆维斯特。在找莎兰德吗?”
“老实说,不是。我想找米莉安。”
“她不在家。有人向媒体泄漏她再次露面的消息。”“她有什么可说的?”
包柏蓝斯基目光锐利地扫了他一眼。小侦探布隆维斯特。“陪我走一段吧。”包柏蓝斯基说道:“我需要喝杯咖啡。”他们默默地经过赫加里教堂后,包柏蓝斯基带他到小姐妹咖啡馆,地点就在跨越北河与南侧郊区利里叶岛相连的利里叶岛桥附近。包柏蓝斯基点了一杯加一茶匙冰牛奶的双份浓缩咖啡,布隆维斯特则点了拿铁。两人坐在吸烟区。
“我已经很久没碰到这么令人受挫的案子了。”包柏蓝斯基说道:“我可以跟你讨论多少案情,而不至于明天早上就上快递报版面呢?”
“我不替快递报做事。”
“你知道我的意思。”
“包柏蓝斯基,我不相信莉丝有罪。”
“现在你自己在做调查吗?所以大家才叫你小侦探布隆维斯特?”布隆维斯特笑了笑。“听说他们叫你泡泡警官。”包柏蓝斯基不自然地露出浅笑。“为什么你认为莎兰德是清白的?”
“我对她的监护人一无所知,但她绝对没有理由杀害达格和米亚,尤其是米亚。莉丝非常痛恨厌恶女人的男人,而米亚正在对一大群妓女的恩客施压。米亚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莉丝自己可能做的事。她是个非常有道德感的人。”
“对于她,我似乎拼凑不出前后一致的形象。是智障的精神病患,或是优秀的调查员?”
“莉丝就是与众不同。她有不正常的反社会性格,但智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很可能还比你我更聪明。”
包柏蓝斯基叹了口气。现在布隆维斯特这番絮絮叨叨的话,就和米莉安说的一样。
“无论如何,我们都得逮到她。我不能详述,但她人在命案现场,而且也和凶器有关联。”
布隆维斯特点了点头。“这应该意味着你在上面发现了她的指纹。但不能因此证明她开了枪。”
包柏蓝斯基点头同意。“阿曼斯基也不相信。他为人谨慎,不可能实话实说,不过他也在找证据证明莎兰德的清白。”“那你呢?你怎么想?”
“我是个警察,负责抓人、讯问。现在看来,情势对莎兰德小姐很不利。我们还曾经以更薄弱许多的间接证据将杀人犯送进监牢。”“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不知道。假如她果真是清白的你认为还有谁有动机杀死她的监护人和你的两位友人?”
布隆维斯特掏出一包烟递给包柏蓝斯基,后者摇摇头拒绝。他并不想对警察说谎,应该说该汤肠个名叫札拉的男人,也应该告诉包柏蓝斯基关于国安局警司毕约克的事。
但包柏蓝斯基和他的同僚可以取得达格的资料,里头便有同一个“札拉”的文件夹,他们只需要去看内容就行了。谁知道他们竟像蒸气压路机似的一路往前冲,还向媒体提供有关莎兰德一些猥亵的细节。他有个想法,但不知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在还无法确定之前,他不想说出毕约克的名字。札拉千科。那是毕尔曼与达格和米亚之间的联系,问题是截至目前毕约克什么都还没说。
“让我再多挖一点,然后就能给你另一套论点。”“希望不是警界的线索。”
“还不是。米莉安说了些什么?”
“跟你差不多。她们俩有亲密关系。”
“那不关我的事。”布隆维斯特应道。
“她们相识三年,她说对于莎兰德的背景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她在哪工作。难以置信,但我想她没有说谎。”
“莎兰德极度注重隐私。”布隆维斯特说道:“你有米莉安的电话吗?”
“有。”
“可以给我吗?”
“不行。”
“为什么?,,
“麦可,这是警察的事。我们不需要私家侦探的荒谬见解。”“我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见解。不过我认为答案就在达格的资料里面。”
“你多费点工夫,就能联络到米莉安了。”
“很可能,但最简单的方法还是询问某个已经知道号码的人。”包柏蓝斯基又叹了口气。
布隆维斯特忽然对他感到非常厌烦。“难道警察就比一般人、比你所谓的私家侦探更厉害吗?”
“没有,我不这么想。可是警察受过训练,而且破案是他们的工作。”
“普通人也受过训练。”布隆维斯特缓缓地说着:“有时候私家侦探还比真正的警探更能查明真相。”
“那是你的想法。”
“我很确定。就拿拉曼1的案子为例。拉曼并未谋杀老妇人,却被关进牢里八年,而一群警察就这样一屁股坐下视而不见。如果不是有个女教师锲而不舍地调查数年,他今天可能还在牢里。女教师完全没有你们所拥有的资源,但她不仅证明了拉曼的清白,还指出了可能的嫌犯。”
“拉曼的案子的确让我们颜面尽失。因为检察官不肯倾听事实。”“包柏蓝斯基我要告诉你一件事。就在此时的莎兰德一案中,你们也同样丢了‘面子’。我敢百分之百肯定她没有杀害达格和米亚,而且还要加以证明。我要替你们找出另一个凶手,到时候还要写一篇文章让你和你的同僚们读了都会很痛苦。”
返回卡塔莉娜班街的住处途中,包柏蓝斯基忽然有一股冲动想和上帝谈谈这桩案子,但他没有上会堂,而是去了福尔孔路的天主教堂。1此处指的是joy凡如撇,提供私人照护服务的他,于一九九四年被控谋杀一名七十二岁的老妇人,历经八年冤狱,于二00二年无罪释放,并获得一千零二十万克朗的赔偿,是当时瑞典史上最高的损害赔偿金额。
他坐到后面一张长椅上,一个多小时都没动。身为犹太人的他,本不该进入天主教堂,但此地十分宁静,每当他需要整理思绪时总会上这儿来。他发现天主教堂也是沉思的好地方,他知道上帝不会介意的。而且天主教和犹太教有个差别。他到犹太会堂是因为需要同伴与友情,而天主教徒上教堂则是想在上帝面前寻求平静。教堂里要求保持安静,因此总是会让访客独处。
他默默想着莎兰德和米莉安,也好奇爱莉卡和布隆维斯特对他隐瞒了些什么——他们一定知道莎兰德某些事却没有告诉他。当初莎兰德为布隆维斯特做了什么样的调查?也许是协助他揭发温纳斯壮,但他随即否决了这个可能性。莎兰德对那件事不可能有任何贡献,不管她私调的能力有多强。
包柏蓝斯基担心的是,他不喜欢布隆维斯特如此自信地说莎兰德是清白的。身为巡官的他被重重疑虑包围是一回事,因为怀疑就是他的工作,但布隆维斯特以私家侦探的身份发出最后通牒又是另一回事。他并不喜欢私家侦探,因为他们经常种下阴谋论的种子,这样或许能登上报纸头条,却也给警方制造了许多无用的额外工作。这几件案子已经发展成他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恼怒的命案调查工作,不知为何已经失了焦。这其中一定有合理的因果环环相扣。若有个年轻人在玛利亚广场被刺死,就去追查有哪个小太保帮派或其他暴民,曾在一小时前到索德车站闹事。先会有朋友、熟人和目击者,然后很快就会有嫌犯。
若有个男人在凯尔岛某家酒吧遭三颗子弹击毙,结果发现他还是南斯拉夫黑手党的重量级人物,那么就得查出有哪些恶棍正汲汲营营于掌控香烟走私。
若有个二十多岁、身家清白、生活正常的女子,在自家被人勒死,就得追查她的男友是谁,或者前一晚她去过哪家酒吧,最后和她交谈的人又是谁。
包柏蓝斯基经手过太多类似的调查工作,在睡梦中都能得心应手。目前的调查工作,一开始是那么顺利,仅短短数小时,便已找到头号嫌犯。莎兰德简直就是不二人选——很明显是精神病患犯的案,据了解她一辈子都有暴力与失控伤人的向题。这案子很简单,只要抓到她让她认罪就行了,或者也可以根据情况将她送进精神病院。不料充满希望的开始竟然全变了调。莎兰德没有住在她登记的地址;她有像阿曼斯基和布隆维斯特之类的朋友;她和一名喜欢用手铐做ài的女同志有亲密关系,这也使得媒体在一个原本已经很讨厌的情况中又再度陷入狂热;她在银行有两百五十万克朗的存款,却不知雇主是谁;接着又有布隆维斯特这号人物带着非法交易和阴谋论等说法出现,而身为知名记者的他绝对有政治影响力,光是一篇文章就足以让他们的调查工作大乱。
最重要的是,尽管主要嫌犯只有巴掌般大,而且全身刺青十分抢眼,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命案发生至今已经将近两个星期,关于她可能藏身何处,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
自从布隆维斯特跨出门槛后,毕约克一整天都过得很凄惨。虽然背部仍持续隐隐作痛,他仍在借住的屋内来回踱步,既不能放松也无法采取行动。这件事实在令他想不通,拼图怎么拼也不到位。最初听到毕尔曼遇害的消息时,他都吓呆了。但得知莎兰德几乎立刻被锁定为头号嫌犯,他倒是不吃惊,舆论也随之开始强烈指责她。他仔细看了每一段电视新闻,也买了所有买得到的日报,详读相关报道。
他没有一刻怀疑过莎兰德的精神状态与她杀人的可能性,因此没有理由怀疑她的罪行或警方的推测——相反地,据他对莎兰德的了解,她确实有严重的精神异常。他原本打算打电话给调查小组提供自己的意见,或至少看看案子是否处理得当,但转念一想,发现这其实与他无关。这再也不关他的事,反正还有称职的人可以应付。何况,如果打了电话,可能会招来他不想招惹的注意。因此他只是继续心不在焉地留意后续的重大消息。
布隆维斯特的来访完全搅乱了他的宁静。毕约克压根也没料到莎兰德的疯狂杀人竟会牵扯到他身上——因为被害人之一是个卑鄙的媒体人,死前正打算向全瑞典人揭发他。
他更没想到札拉这个名字会像个拉掉了保险栓的手榴弹,忽然间蹦出来,而最让他意想不到的则是,像布隆维斯特这样的记者竟然知道这个名字。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布隆维斯特来访后的第二天,他拨了电话给现在住在拉荷姆、年事已高的昔日上司。他得尽量拐弯抹角地打探,以免对方察觉他打这通电话不是纯粹基于好奇与专业考量。这段对话相当简短。“我是毕约克。你应该看到报纸了吧?”
“看到了。那女的又出现了。”
“而且好像改变不大。”
“那已经不关我们的事。”
“你该不会认为”
“没有,我没那么想。那一切都已经结束,没有关联。”“可是偏偏是毕尔曼。我猜他当上她的监护人,应该不是巧合。”电话另一端静默了几秒钟。
“对,那不是巧合。三年前看来是个好主意,谁能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毕尔曼知道多少?”
前上司咯咯地笑着说:“你很清楚毕尔曼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是很有天分的演员。”
“我是说他知道其中的关联吗?他会不会有什么文件或私人物品,可能让任何人”
“不,当然不会。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别担心。莎兰德在这整件事当中一直是颗不定时候弹,我们安排毕尔曼接下任务,其实只是希望有自己人以监护人的身份确认她的情况,这样总比一切都是未知数来得好。如果她胡说八道些什么,毕尔曼早就来告诉我们了。现在,一切都会圆满解决的。”
“此话怎讲?”
“事情结束后,莎兰德将会被关进精神病院很久、很久。”“这说得通。”
“放心吧。好好地安心休养。”
但毕约克偏偏做不到,全都拜布隆维斯特之赐。他坐在餐桌旁,眺望少女湾,一面试着估量自己的处境。此时的他正腹背受敌。布隆维斯特将揭发他漂妓的事实。一旦被判违反xìng交易法,他的警察生涯很可能就到此结束了。
不过更严重的是布隆维斯特企图追踪札拉千科。札拉千科或多或少也牵涉其中,到时候又会再次扯上毕约克。
前上司似乎胸有成竹,认为毕尔曼的办公室或公寓没有留下进一步的线索。其实有。一九九一年的报告。毕尔曼从毕约克这儿取得的。
他试着回想九个多月前与毕尔曼碰面的情形。他们是在旧城区碰面的。某天下午,毕尔曼打电话到办公室找他,邀他一块喝啤酒。他们谈到射击俱乐部,天南地北地闲聊,不过毕尔曼找他出来是有原因的。他希望他帮个忙。他问到了札拉千科
毕约克起身站到厨房窗边。当时他有点微赚,不,根本是酩配大醉。毕尔曼问了他什么呢?
“说到这个一我正在处理一个案子,竟然再次看到一个旧识的名字”
“是吗?谁呀?”
“亚历山大札拉千科。你记得他吗?”
“开玩笑,要忘了他可不简单。”
“他到底出了什么事?”
照理说,这完全不干毕尔曼的事。其实光凭毕尔曼提问一事,就有理由仔细调查一但他毕竟是莎兰德的监护人。他说他需要那份旧报告。而我就给了他。
毕约克犯了天大的错。他以为毕尔曼已经知情——似乎绝不可能有其他可能性。而且毕尔曼表现得就好像纯粹只是想抄捷径,省去所有盖着“绝密”印章、这不能说那不能讲的冗长官僚程序,以免拖上好几个月。尤其又是和札拉千科有关的事。
我把报告给了他。上面仍盖着“绝密”印章,但那是有原因、可以理解的,而且毕尔曼不是嘴碎的人。他不聪明,但也从来不多嘴。有什么关系呢?都已经那么多年了。
毕尔曼耍了他。那家伙假装只是例行公事。如今愈想愈觉得毕尔曼遣词用字非常谨慎,事先早有预谋。
不过毕尔曼到底他妈的图些什么?莎兰德又为什么杀了他?星期六,布隆维斯特又去了伦达路的公寓四次,希望能找到米莉安,但她始终不在家。
他几乎一整天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待在霍恩斯路的咖啡吧,重读达格在千禧年的信箱收到的电子邮件,与“札拉”文件夹的内容。在遇害的前几星期内,达格花在调查札拉的时间愈来愈多。布隆维斯特真希望能打电话问达格,为什么将伊莉娜的文件放在“札拉”的文件夹内。唯一合理的结论就是达格怀疑她是札拉所害。下午五点,包柏蓝斯基来电告诉他米莉安的电话号码。不知道这名警察为何改变心意,但自从拿到号码后,他便每半小时打一次,直到当晚十一点,她才打开手机接了起来。交谈的时间不长。
“你好,米莉安。我叫麦可布隆维斯特。”
“你是谁呀?”
“我是记者,在一家名叫千禧年的杂志社工作。”米莉安很简洁地表达她的情绪。“哩对了,那个布隆维斯特。去死吧,烂记者!”
布隆维斯特都还没来得及说明自己来电的原因,她就挂断了电话。他暗暗诅咒史卡拉之后,试着再打一次。她没接。最后他发了条短信。请打电话给我。很重要。
她一直没打。
到了深夜,布隆维斯特才关上电脑、更衣,爬上床去。这时若有爱莉卡在身边就好了。
找到报道版面,最上头有一张照片是五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有铆钉的黑色皮夹克、有破洞的黑色牛仔裤和紧身t恤。其中一人高举一面画有五角星的旗子,另一人则做出食指与小指翘起的手势。图片说明写道:“莉丝莎兰德与一支死亡金属1乐团往来密切,该乐团在一些小俱乐部演出,于一九九六年向撒旦教致意,并以‘恶魔仪式’红极一时。”
文中并未提及“邪恶手指”的名称,女孩们的眼睛也以马赛克处理,但乐团团员的友人肯定认得出来。
报道内容主要是关于米莉安,还附上了一张她在“伯恩”表演的照片,上半身赤裸,戴了一顶俄国军官的帽子。她的眼睛也打了马赛克。莎兰德女友写下关于女同志施虐受虐的性爱
这名三十一岁的女子在斯德哥尔摩高级夜店颇具知名度。她1死亡金属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从重金属音乐发展出来的音乐分支,歌词经常充满恶魔崇拜和向往死亡的暗示,呈现出一个邪恶、颓废、血腥与暴力交缠的病态世界。
不讳言自己会勾搭女性,也喜欢支配伴侣。
该记者甚至找到一名他称为莎拉的女子,据她亲口所述,这个女人也曾经试图勾搭她,令她的男友十分“困扰”文章继续写道,该乐团主张一种暧昧且变相的女性精英主义,非常接近同志运动,而且因为曾在“同志光荣游行日”主持过一个“奴役工作坊”而声名大噪。文中其余部分则着重于六年前,米莉安为某女性主义杂志所写的一篇刻意挑衅的文章。包柏蓝斯基大致浏览了一下内文后,便将报纸丢进垃圾桶。他不断想着法斯特和茉迪,两人都是杰出的警员,但法斯特是个问题人物,老是会激怒人。他得找他好好谈谈,但却不认为他是泄密者。当包柏蓝斯基确认自己走的方向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伦达路上瞪着莎兰德那栋大楼的前门。他是下意识走到这里来的。他爬上通往上伦达路的阶梯,站立许久,思索着布隆维斯特叙述的关于莎兰德被袭的事件。这番说词也同样是个死胡同。没有报案记录、没有涉案人的姓名,甚至对攻击者也没有确切的描述。布隆维斯特声称当时有辆货车从现场驶离,但他没能看到车牌号码。假设真有此事。
又是一条死胡同。
包柏蓝斯基俯视着还停在伦达路上那辆酒红色的本田,这时候竟看见布隆维斯特走向大门。
米莉安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全身缠着被单。她坐起来,环顾这个陌生的房间。
她以受不了媒体不断骚扰为由,请求友人提供避难处,但她明白自己之所以离开,也因为担心莎兰德可能找上门来。警局的讯问以及报上的报道对她产生莫大的影响,尽管下定决心,在莎兰德未能对这一切作出解释之前不会妄下判断,但她也不禁开始害怕好友可能真的有罪。
她低头瞄向维多莉亚维多森,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同志,大家都叫她“双维”只见她趴睡着,嘴里喃喃说着梦话。米莉安悄悄下床冲澡,然后出门去买面包卷当早餐。她走到维克史塔街的肉桂咖啡馆旁的商店,一直到站到收银台前才看见新闻看板,连忙飞奔回“双维”的住处。布隆维斯特按了大门密码进入大楼,消失两分钟后又再次出现。没人在家。布隆维斯特往街道前后看了看,似乎有点犹豫不决。包柏蓝斯基紧紧地盯着他看。
让包柏蓝斯基拿不定主意的是,如果伦达路攻击事件是布隆维斯特撒谎,那么他就是在玩某种把戏,最糟的情况则可能是他也涉及命案。但万一他说的是实话,那么整出悲剧中便有个隐藏的元素。涉案者不只是台面上这些人,而命案的背景也可能复杂得多,不只是一个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女孩发狂杀人而已。
当布隆维斯特起步朝辛肯斯达姆走去,包柏蓝斯基在背后叫住他,他停下后看见巡官,便走上前去,两人在阶梯底端碰头。“你好,布隆维斯特。在找莎兰德吗?”
“老实说,不是。我想找米莉安。”
“她不在家。有人向媒体泄漏她再次露面的消息。”“她有什么可说的?”
包柏蓝斯基目光锐利地扫了他一眼。小侦探布隆维斯特。“陪我走一段吧。”包柏蓝斯基说道:“我需要喝杯咖啡。”他们默默地经过赫加里教堂后,包柏蓝斯基带他到小姐妹咖啡馆,地点就在跨越北河与南侧郊区利里叶岛相连的利里叶岛桥附近。包柏蓝斯基点了一杯加一茶匙冰牛奶的双份浓缩咖啡,布隆维斯特则点了拿铁。两人坐在吸烟区。
“我已经很久没碰到这么令人受挫的案子了。”包柏蓝斯基说道:“我可以跟你讨论多少案情,而不至于明天早上就上快递报版面呢?”
“我不替快递报做事。”
“你知道我的意思。”
“包柏蓝斯基,我不相信莉丝有罪。”
“现在你自己在做调查吗?所以大家才叫你小侦探布隆维斯特?”布隆维斯特笑了笑。“听说他们叫你泡泡警官。”包柏蓝斯基不自然地露出浅笑。“为什么你认为莎兰德是清白的?”
“我对她的监护人一无所知,但她绝对没有理由杀害达格和米亚,尤其是米亚。莉丝非常痛恨厌恶女人的男人,而米亚正在对一大群妓女的恩客施压。米亚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莉丝自己可能做的事。她是个非常有道德感的人。”
“对于她,我似乎拼凑不出前后一致的形象。是智障的精神病患,或是优秀的调查员?”
“莉丝就是与众不同。她有不正常的反社会性格,但智力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很可能还比你我更聪明。”
包柏蓝斯基叹了口气。现在布隆维斯特这番絮絮叨叨的话,就和米莉安说的一样。
“无论如何,我们都得逮到她。我不能详述,但她人在命案现场,而且也和凶器有关联。”
布隆维斯特点了点头。“这应该意味着你在上面发现了她的指纹。但不能因此证明她开了枪。”
包柏蓝斯基点头同意。“阿曼斯基也不相信。他为人谨慎,不可能实话实说,不过他也在找证据证明莎兰德的清白。”“那你呢?你怎么想?”
“我是个警察,负责抓人、讯问。现在看来,情势对莎兰德小姐很不利。我们还曾经以更薄弱许多的间接证据将杀人犯送进监牢。”“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不知道。假如她果真是清白的你认为还有谁有动机杀死她的监护人和你的两位友人?”
布隆维斯特掏出一包烟递给包柏蓝斯基,后者摇摇头拒绝。他并不想对警察说谎,应该说该汤肠个名叫札拉的男人,也应该告诉包柏蓝斯基关于国安局警司毕约克的事。
但包柏蓝斯基和他的同僚可以取得达格的资料,里头便有同一个“札拉”的文件夹,他们只需要去看内容就行了。谁知道他们竟像蒸气压路机似的一路往前冲,还向媒体提供有关莎兰德一些猥亵的细节。他有个想法,但不知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在还无法确定之前,他不想说出毕约克的名字。札拉千科。那是毕尔曼与达格和米亚之间的联系,问题是截至目前毕约克什么都还没说。
“让我再多挖一点,然后就能给你另一套论点。”“希望不是警界的线索。”
“还不是。米莉安说了些什么?”
“跟你差不多。她们俩有亲密关系。”
“那不关我的事。”布隆维斯特应道。
“她们相识三年,她说对于莎兰德的背景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她在哪工作。难以置信,但我想她没有说谎。”
“莎兰德极度注重隐私。”布隆维斯特说道:“你有米莉安的电话吗?”
“有。”
“可以给我吗?”
“不行。”
“为什么?,,
“麦可,这是警察的事。我们不需要私家侦探的荒谬见解。”“我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见解。不过我认为答案就在达格的资料里面。”
“你多费点工夫,就能联络到米莉安了。”
“很可能,但最简单的方法还是询问某个已经知道号码的人。”包柏蓝斯基又叹了口气。
布隆维斯特忽然对他感到非常厌烦。“难道警察就比一般人、比你所谓的私家侦探更厉害吗?”
“没有,我不这么想。可是警察受过训练,而且破案是他们的工作。”
“普通人也受过训练。”布隆维斯特缓缓地说着:“有时候私家侦探还比真正的警探更能查明真相。”
“那是你的想法。”
“我很确定。就拿拉曼1的案子为例。拉曼并未谋杀老妇人,却被关进牢里八年,而一群警察就这样一屁股坐下视而不见。如果不是有个女教师锲而不舍地调查数年,他今天可能还在牢里。女教师完全没有你们所拥有的资源,但她不仅证明了拉曼的清白,还指出了可能的嫌犯。”
“拉曼的案子的确让我们颜面尽失。因为检察官不肯倾听事实。”“包柏蓝斯基我要告诉你一件事。就在此时的莎兰德一案中,你们也同样丢了‘面子’。我敢百分之百肯定她没有杀害达格和米亚,而且还要加以证明。我要替你们找出另一个凶手,到时候还要写一篇文章让你和你的同僚们读了都会很痛苦。”
返回卡塔莉娜班街的住处途中,包柏蓝斯基忽然有一股冲动想和上帝谈谈这桩案子,但他没有上会堂,而是去了福尔孔路的天主教堂。1此处指的是joy凡如撇,提供私人照护服务的他,于一九九四年被控谋杀一名七十二岁的老妇人,历经八年冤狱,于二00二年无罪释放,并获得一千零二十万克朗的赔偿,是当时瑞典史上最高的损害赔偿金额。
他坐到后面一张长椅上,一个多小时都没动。身为犹太人的他,本不该进入天主教堂,但此地十分宁静,每当他需要整理思绪时总会上这儿来。他发现天主教堂也是沉思的好地方,他知道上帝不会介意的。而且天主教和犹太教有个差别。他到犹太会堂是因为需要同伴与友情,而天主教徒上教堂则是想在上帝面前寻求平静。教堂里要求保持安静,因此总是会让访客独处。
他默默想着莎兰德和米莉安,也好奇爱莉卡和布隆维斯特对他隐瞒了些什么——他们一定知道莎兰德某些事却没有告诉他。当初莎兰德为布隆维斯特做了什么样的调查?也许是协助他揭发温纳斯壮,但他随即否决了这个可能性。莎兰德对那件事不可能有任何贡献,不管她私调的能力有多强。
包柏蓝斯基担心的是,他不喜欢布隆维斯特如此自信地说莎兰德是清白的。身为巡官的他被重重疑虑包围是一回事,因为怀疑就是他的工作,但布隆维斯特以私家侦探的身份发出最后通牒又是另一回事。他并不喜欢私家侦探,因为他们经常种下阴谋论的种子,这样或许能登上报纸头条,却也给警方制造了许多无用的额外工作。这几件案子已经发展成他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恼怒的命案调查工作,不知为何已经失了焦。这其中一定有合理的因果环环相扣。若有个年轻人在玛利亚广场被刺死,就去追查有哪个小太保帮派或其他暴民,曾在一小时前到索德车站闹事。先会有朋友、熟人和目击者,然后很快就会有嫌犯。
若有个男人在凯尔岛某家酒吧遭三颗子弹击毙,结果发现他还是南斯拉夫黑手党的重量级人物,那么就得查出有哪些恶棍正汲汲营营于掌控香烟走私。
若有个二十多岁、身家清白、生活正常的女子,在自家被人勒死,就得追查她的男友是谁,或者前一晚她去过哪家酒吧,最后和她交谈的人又是谁。
包柏蓝斯基经手过太多类似的调查工作,在睡梦中都能得心应手。目前的调查工作,一开始是那么顺利,仅短短数小时,便已找到头号嫌犯。莎兰德简直就是不二人选——很明显是精神病患犯的案,据了解她一辈子都有暴力与失控伤人的向题。这案子很简单,只要抓到她让她认罪就行了,或者也可以根据情况将她送进精神病院。不料充满希望的开始竟然全变了调。莎兰德没有住在她登记的地址;她有像阿曼斯基和布隆维斯特之类的朋友;她和一名喜欢用手铐做ài的女同志有亲密关系,这也使得媒体在一个原本已经很讨厌的情况中又再度陷入狂热;她在银行有两百五十万克朗的存款,却不知雇主是谁;接着又有布隆维斯特这号人物带着非法交易和阴谋论等说法出现,而身为知名记者的他绝对有政治影响力,光是一篇文章就足以让他们的调查工作大乱。
最重要的是,尽管主要嫌犯只有巴掌般大,而且全身刺青十分抢眼,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命案发生至今已经将近两个星期,关于她可能藏身何处,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
自从布隆维斯特跨出门槛后,毕约克一整天都过得很凄惨。虽然背部仍持续隐隐作痛,他仍在借住的屋内来回踱步,既不能放松也无法采取行动。这件事实在令他想不通,拼图怎么拼也不到位。最初听到毕尔曼遇害的消息时,他都吓呆了。但得知莎兰德几乎立刻被锁定为头号嫌犯,他倒是不吃惊,舆论也随之开始强烈指责她。他仔细看了每一段电视新闻,也买了所有买得到的日报,详读相关报道。
他没有一刻怀疑过莎兰德的精神状态与她杀人的可能性,因此没有理由怀疑她的罪行或警方的推测——相反地,据他对莎兰德的了解,她确实有严重的精神异常。他原本打算打电话给调查小组提供自己的意见,或至少看看案子是否处理得当,但转念一想,发现这其实与他无关。这再也不关他的事,反正还有称职的人可以应付。何况,如果打了电话,可能会招来他不想招惹的注意。因此他只是继续心不在焉地留意后续的重大消息。
布隆维斯特的来访完全搅乱了他的宁静。毕约克压根也没料到莎兰德的疯狂杀人竟会牵扯到他身上——因为被害人之一是个卑鄙的媒体人,死前正打算向全瑞典人揭发他。
他更没想到札拉这个名字会像个拉掉了保险栓的手榴弹,忽然间蹦出来,而最让他意想不到的则是,像布隆维斯特这样的记者竟然知道这个名字。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布隆维斯特来访后的第二天,他拨了电话给现在住在拉荷姆、年事已高的昔日上司。他得尽量拐弯抹角地打探,以免对方察觉他打这通电话不是纯粹基于好奇与专业考量。这段对话相当简短。“我是毕约克。你应该看到报纸了吧?”
“看到了。那女的又出现了。”
“而且好像改变不大。”
“那已经不关我们的事。”
“你该不会认为”
“没有,我没那么想。那一切都已经结束,没有关联。”“可是偏偏是毕尔曼。我猜他当上她的监护人,应该不是巧合。”电话另一端静默了几秒钟。
“对,那不是巧合。三年前看来是个好主意,谁能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毕尔曼知道多少?”
前上司咯咯地笑着说:“你很清楚毕尔曼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是很有天分的演员。”
“我是说他知道其中的关联吗?他会不会有什么文件或私人物品,可能让任何人”
“不,当然不会。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别担心。莎兰德在这整件事当中一直是颗不定时候弹,我们安排毕尔曼接下任务,其实只是希望有自己人以监护人的身份确认她的情况,这样总比一切都是未知数来得好。如果她胡说八道些什么,毕尔曼早就来告诉我们了。现在,一切都会圆满解决的。”
“此话怎讲?”
“事情结束后,莎兰德将会被关进精神病院很久、很久。”“这说得通。”
“放心吧。好好地安心休养。”
但毕约克偏偏做不到,全都拜布隆维斯特之赐。他坐在餐桌旁,眺望少女湾,一面试着估量自己的处境。此时的他正腹背受敌。布隆维斯特将揭发他漂妓的事实。一旦被判违反xìng交易法,他的警察生涯很可能就到此结束了。
不过更严重的是布隆维斯特企图追踪札拉千科。札拉千科或多或少也牵涉其中,到时候又会再次扯上毕约克。
前上司似乎胸有成竹,认为毕尔曼的办公室或公寓没有留下进一步的线索。其实有。一九九一年的报告。毕尔曼从毕约克这儿取得的。
他试着回想九个多月前与毕尔曼碰面的情形。他们是在旧城区碰面的。某天下午,毕尔曼打电话到办公室找他,邀他一块喝啤酒。他们谈到射击俱乐部,天南地北地闲聊,不过毕尔曼找他出来是有原因的。他希望他帮个忙。他问到了札拉千科
毕约克起身站到厨房窗边。当时他有点微赚,不,根本是酩配大醉。毕尔曼问了他什么呢?
“说到这个一我正在处理一个案子,竟然再次看到一个旧识的名字”
“是吗?谁呀?”
“亚历山大札拉千科。你记得他吗?”
“开玩笑,要忘了他可不简单。”
“他到底出了什么事?”
照理说,这完全不干毕尔曼的事。其实光凭毕尔曼提问一事,就有理由仔细调查一但他毕竟是莎兰德的监护人。他说他需要那份旧报告。而我就给了他。
毕约克犯了天大的错。他以为毕尔曼已经知情——似乎绝不可能有其他可能性。而且毕尔曼表现得就好像纯粹只是想抄捷径,省去所有盖着“绝密”印章、这不能说那不能讲的冗长官僚程序,以免拖上好几个月。尤其又是和札拉千科有关的事。
我把报告给了他。上面仍盖着“绝密”印章,但那是有原因、可以理解的,而且毕尔曼不是嘴碎的人。他不聪明,但也从来不多嘴。有什么关系呢?都已经那么多年了。
毕尔曼耍了他。那家伙假装只是例行公事。如今愈想愈觉得毕尔曼遣词用字非常谨慎,事先早有预谋。
不过毕尔曼到底他妈的图些什么?莎兰德又为什么杀了他?星期六,布隆维斯特又去了伦达路的公寓四次,希望能找到米莉安,但她始终不在家。
他几乎一整天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待在霍恩斯路的咖啡吧,重读达格在千禧年的信箱收到的电子邮件,与“札拉”文件夹的内容。在遇害的前几星期内,达格花在调查札拉的时间愈来愈多。布隆维斯特真希望能打电话问达格,为什么将伊莉娜的文件放在“札拉”的文件夹内。唯一合理的结论就是达格怀疑她是札拉所害。下午五点,包柏蓝斯基来电告诉他米莉安的电话号码。不知道这名警察为何改变心意,但自从拿到号码后,他便每半小时打一次,直到当晚十一点,她才打开手机接了起来。交谈的时间不长。
“你好,米莉安。我叫麦可布隆维斯特。”
“你是谁呀?”
“我是记者,在一家名叫千禧年的杂志社工作。”米莉安很简洁地表达她的情绪。“哩对了,那个布隆维斯特。去死吧,烂记者!”
布隆维斯特都还没来得及说明自己来电的原因,她就挂断了电话。他暗暗诅咒史卡拉之后,试着再打一次。她没接。最后他发了条短信。请打电话给我。很重要。
她一直没打。
到了深夜,布隆维斯特才关上电脑、更衣,爬上床去。这时若有爱莉卡在身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