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bxs.net,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元璋找到了这个方
法。
北元是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经济实力是无法和明朝相比的他们所凭借的不过是英勇善战的传统而已。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北元的士兵善战朱元璋就用大量的金钱引诱蒙古人内迁并分给蒙古贵族土地。这一招十分有效毕竟谁愿意天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呢还是
中原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娱乐节目。
这一招釜底抽薪十分厉害许多蒙古人都迁居到中原北元的人丁逐渐淡薄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他平等的对待所有民族不搞民族歧视。早在徐达攻击大都时他就严令徐达进城后不可屠杀蒙
古人对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没有采取清洗政策还派人守卫宫殿严禁杀戮。徐达攻克大都当天城中居民生活如常商店照常营业。
在他的这种开明政策下即使在明初也有很多蒙古人在政府中担任官职。如前面说到的道同就是蒙古族。这一政策也成为他处理民族问题的
基本政策。
就在冯胜准备进攻纳哈出前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并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被说动但又觉得自己带这么多人就此投降似乎太没有面子。他多次犹豫说了投降又反悔来回几次后冯胜和蓝玉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家伙。他们给纳哈出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
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
纳哈出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对手是冯胜和蓝玉且都是精兵强将要打只有死路一条。
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在出了这样的哀叹后纳哈出率二十万军队投降明军
投降总是要有一个仪式的这个也不例外。
毕竟纳哈出是带了二十万人投降的很有点资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蓝玉准备请他吃顿饭按说吃饭是好事酒足饭饱后就在饭桌上把投
降合同签了岂不美哉
可这顿饭竟然吃出了意外。
137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蓝玉也很注意给
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蓝玉的一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大概也说了一些不喝就不够兄弟之类的话蓝玉看见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外衣要纳哈出穿上。
应该说这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但纳哈出拒绝了为什么呢这就是蓝玉的疏忽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纳哈出并不是同一民族双方衣着习惯
是不同的虽然蓝玉是好意但在纳哈出看来这似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和恩赐。
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并表示纳哈出不穿他就不喝酒而纳哈出则顺水推舟的表示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双方都是武将不会文人那一套脾气都很硬谁也不肯让步。
于是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到底是鸡生蛋还蛋生鸡的逻辑辩解上蓝玉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
这样争来争去大家慢慢有了火气纳哈出性格直爽先翻脸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了地上态度是相当的横。但纳哈出想不到的是还有
比他更横的。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一直没有露面的机会。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
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一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怒冲冠二话不说抽
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就像今天酒桌上一言不合抄起酒瓶子干架一样。纳哈出身经百战反应很快躲过了要害部位但还是被砍中了肩膀。
此时情况急转直下营外的双方士兵都听到了动静围拢来准备动手打群架。如果任由展下去纳哈出是活不了了但他的二十万人也不会
再投降了。在这关键时刻都督耿忠保持了冷静他连忙招呼身边军士把纳哈出扶着去见主帅冯胜。
冯胜是一个脾气温和处事谨慎的人他一见纳哈出狼狈不堪身上还带着伤嘴里不停的喊着他听不懂的蒙古话。便大致明白出了什么事。
他马上好语安慰纳哈出这才将纳哈出的情绪稳定下来。此时纳哈出的部下也得到了消息以为纳哈出被杀掉了纷纷表示要报仇雪恨。冯胜
立刻派纳哈出手下降将观童去说明情况才最终顺利招抚。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蓝玉的性格缺陷即处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酒你喝就是了给了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
满完成。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洪武二十三年1387的这次远征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军俘虏北元2o余万人缴获辎重无数最终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
力。
让人想不到的是主帅冯胜在回师后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蓝玉就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得到了他梦想十余年的主帅位置。他无数次想象过
自己得到帅位时的荣耀却也料不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当然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将来的下场比冯胜还要惨当然了这是后话至少现在蓝玉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将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大的光
荣。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138
自至元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与元朝全面开战以来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不休朱元璋虽然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地区但来自蒙古草原
的威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解决这个老对手朱元璋什么手段都用了虽有成效却从未根除这个顽强的敌人。
他不能再这么无限期的等下去了北元一定要在他的手中被消灭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亲手创立的帝国。
洪武二十年的远征消灭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解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他那敏锐的军事直觉告诉他最后决战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
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最后的决战
历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它在二十年前将收复大都灭亡元朝的光荣赐予了徐达和常遇春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又将消灭北元的使命授予了以
前从未担任过主帅的蓝玉。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我终于可以开创自己的伟业了我将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一样名留青史为万人景仰
朱元璋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并不算年轻的人。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时代那么多伟大的将领都是我的部下他们率军纵横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勋。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他们都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勇敢但他们已经不在了我也老了不能出征了。
蓝玉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可以继承他们的遗愿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
在军事上朱元璋几乎从未错判过这次也不例外。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这和洪武五年那次远征兵力相同但不同的是这次的进军路线只有一条而
唯一的指挥官就是蓝玉。
蓝玉将统帅十五万人的大军去进行最后的决战。
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告诉他: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蓝玉我将这个使命交给你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139
此时北元的皇帝已经不再是爱猷识理达腊。他已经于洪武十一年1378死去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北元皇帝定年号为天元。
根据史料记载这位脱古思帖木儿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o在应昌被李文忠俘虏的买的里八剌。明朝政府为了显示宽大在得到其不再与
明朝为敌的保证后于洪武七年1374年将其送还给北元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他继位后不断骚扰明朝边界挑起战争
与明朝继续对抗。这场对抗已经持续了十年。
对这位搞对抗的继位者朱元璋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不断派使者通好却从无效果。他的顽固终于耗尽了明朝政府的耐心既然如此就
用刀剑来解决吧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由大宁出一路攻击前进抵达庆州后有情报传来脱古思帖木儿驻扎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蓝玉当机立断
决定大军立刻向目标挺进。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更是后果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
但蓝玉是有信心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拥有的是一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正是这支军队的优秀素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军队呢
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战争的胜利是将领和士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看来一支军队强大与否可以从其外在表现体现出来。大致分为四
等。
第四等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他们没有军纪四处抢劫没有纪律。这样的军队只要受到有组织的军队的打击就会一哄而散他们绝对算不上
强大。
第三等的军队有着完整的组织结构他们军容整齐步伐一致但斗志不高士气不盛。他们虽然比第四等要强但只要遇到更有战斗力的敌
人也必然会被打败。他们也算不上强大。
第二等的军队不但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涨在行军途中经常会喊出两句杀敌报国的口号士兵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英
勇。这一档次的军队有气势有冲劲。他们不畏惧任何敌人可以称得上是强大的军队但很遗憾的是他们也不是最强大的。与最强大的军
队相比他们还缺少一种素质。
这种素质就是沉默最强大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这种沉默并不是指军队里的人都是哑巴或者不说话。
所谓的沉默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景:
指挥官站在高地上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占满了山谷平地。
他们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习好却挤在同一片地方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
鸦雀无声
这才是所谓沉默的真意这才是军队最重要的素质。
14o
蓝玉率领的正是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满天的风沙他们的后
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士兵饥饿口渴疲劳但这些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这是一支顽强的军队支持他们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和目标彻底消灭敌人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
人
部队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粮食和水都不够了虽然士气还算高涨但能坚持多久呢
他召来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将王弼询问他: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弼回答:这个地方叫百眼井离捕鱼儿海大约还有四十里。
百眼井此地名中居然还有个井字这里已经很靠近捕鱼儿海了可不但没有敌人连水都没有。
难道情报错误敌人又转移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在战斗电影中到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的场景:一个战士满脸愤怒的表情对部队的指挥官一般是排长或连长喊道:连长打吧
另一个战士也跑上来喊道:打吧连长
众人合:连长下命令吧
这时镜头推向连长的脸给出特写连长的脸上显现出沉着的表情然后在房间里踱了几个圈用沉稳的语气说道:同志们不能打
剧情的展告诉我们连长总是对的。
这并不是开玩笑当时的蓝玉就面临着连长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过但凡重大军事决策上拿主意的时候就会有一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反正
说对了就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拣最可怜的就是统帅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
任的承担者。
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疚能解决的因为如果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十几万人的性命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
朱元璋找到了这个方
法。
北元是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经济实力是无法和明朝相比的他们所凭借的不过是英勇善战的传统而已。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北元的士兵善战朱元璋就用大量的金钱引诱蒙古人内迁并分给蒙古贵族土地。这一招十分有效毕竟谁愿意天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呢还是
中原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娱乐节目。
这一招釜底抽薪十分厉害许多蒙古人都迁居到中原北元的人丁逐渐淡薄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他平等的对待所有民族不搞民族歧视。早在徐达攻击大都时他就严令徐达进城后不可屠杀蒙
古人对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没有采取清洗政策还派人守卫宫殿严禁杀戮。徐达攻克大都当天城中居民生活如常商店照常营业。
在他的这种开明政策下即使在明初也有很多蒙古人在政府中担任官职。如前面说到的道同就是蒙古族。这一政策也成为他处理民族问题的
基本政策。
就在冯胜准备进攻纳哈出前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并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被说动但又觉得自己带这么多人就此投降似乎太没有面子。他多次犹豫说了投降又反悔来回几次后冯胜和蓝玉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家伙。他们给纳哈出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
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
纳哈出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对手是冯胜和蓝玉且都是精兵强将要打只有死路一条。
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在出了这样的哀叹后纳哈出率二十万军队投降明军
投降总是要有一个仪式的这个也不例外。
毕竟纳哈出是带了二十万人投降的很有点资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蓝玉准备请他吃顿饭按说吃饭是好事酒足饭饱后就在饭桌上把投
降合同签了岂不美哉
可这顿饭竟然吃出了意外。
137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蓝玉也很注意给
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蓝玉的一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大概也说了一些不喝就不够兄弟之类的话蓝玉看见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外衣要纳哈出穿上。
应该说这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但纳哈出拒绝了为什么呢这就是蓝玉的疏忽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纳哈出并不是同一民族双方衣着习惯
是不同的虽然蓝玉是好意但在纳哈出看来这似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和恩赐。
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并表示纳哈出不穿他就不喝酒而纳哈出则顺水推舟的表示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双方都是武将不会文人那一套脾气都很硬谁也不肯让步。
于是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到底是鸡生蛋还蛋生鸡的逻辑辩解上蓝玉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
这样争来争去大家慢慢有了火气纳哈出性格直爽先翻脸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了地上态度是相当的横。但纳哈出想不到的是还有
比他更横的。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一直没有露面的机会。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
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一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怒冲冠二话不说抽
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就像今天酒桌上一言不合抄起酒瓶子干架一样。纳哈出身经百战反应很快躲过了要害部位但还是被砍中了肩膀。
此时情况急转直下营外的双方士兵都听到了动静围拢来准备动手打群架。如果任由展下去纳哈出是活不了了但他的二十万人也不会
再投降了。在这关键时刻都督耿忠保持了冷静他连忙招呼身边军士把纳哈出扶着去见主帅冯胜。
冯胜是一个脾气温和处事谨慎的人他一见纳哈出狼狈不堪身上还带着伤嘴里不停的喊着他听不懂的蒙古话。便大致明白出了什么事。
他马上好语安慰纳哈出这才将纳哈出的情绪稳定下来。此时纳哈出的部下也得到了消息以为纳哈出被杀掉了纷纷表示要报仇雪恨。冯胜
立刻派纳哈出手下降将观童去说明情况才最终顺利招抚。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蓝玉的性格缺陷即处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酒你喝就是了给了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
满完成。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洪武二十三年1387的这次远征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军俘虏北元2o余万人缴获辎重无数最终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
力。
让人想不到的是主帅冯胜在回师后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蓝玉就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得到了他梦想十余年的主帅位置。他无数次想象过
自己得到帅位时的荣耀却也料不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当然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将来的下场比冯胜还要惨当然了这是后话至少现在蓝玉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将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大的光
荣。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138
自至元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与元朝全面开战以来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不休朱元璋虽然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地区但来自蒙古草原
的威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解决这个老对手朱元璋什么手段都用了虽有成效却从未根除这个顽强的敌人。
他不能再这么无限期的等下去了北元一定要在他的手中被消灭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亲手创立的帝国。
洪武二十年的远征消灭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解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他那敏锐的军事直觉告诉他最后决战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
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一役吧
最后的决战
历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它在二十年前将收复大都灭亡元朝的光荣赐予了徐达和常遇春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又将消灭北元的使命授予了以
前从未担任过主帅的蓝玉。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我终于可以开创自己的伟业了我将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一样名留青史为万人景仰
朱元璋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并不算年轻的人。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时代那么多伟大的将领都是我的部下他们率军纵横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勋。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他们都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勇敢但他们已经不在了我也老了不能出征了。
蓝玉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可以继承他们的遗愿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
在军事上朱元璋几乎从未错判过这次也不例外。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这和洪武五年那次远征兵力相同但不同的是这次的进军路线只有一条而
唯一的指挥官就是蓝玉。
蓝玉将统帅十五万人的大军去进行最后的决战。
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告诉他: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蓝玉我将这个使命交给你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139
此时北元的皇帝已经不再是爱猷识理达腊。他已经于洪武十一年1378死去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北元皇帝定年号为天元。
根据史料记载这位脱古思帖木儿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o在应昌被李文忠俘虏的买的里八剌。明朝政府为了显示宽大在得到其不再与
明朝为敌的保证后于洪武七年1374年将其送还给北元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他继位后不断骚扰明朝边界挑起战争
与明朝继续对抗。这场对抗已经持续了十年。
对这位搞对抗的继位者朱元璋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不断派使者通好却从无效果。他的顽固终于耗尽了明朝政府的耐心既然如此就
用刀剑来解决吧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由大宁出一路攻击前进抵达庆州后有情报传来脱古思帖木儿驻扎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蓝玉当机立断
决定大军立刻向目标挺进。
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迷路更是后果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
但蓝玉是有信心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拥有的是一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正是这支军队的优秀素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军队呢
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战争的胜利是将领和士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看来一支军队强大与否可以从其外在表现体现出来。大致分为四
等。
第四等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他们没有军纪四处抢劫没有纪律。这样的军队只要受到有组织的军队的打击就会一哄而散他们绝对算不上
强大。
第三等的军队有着完整的组织结构他们军容整齐步伐一致但斗志不高士气不盛。他们虽然比第四等要强但只要遇到更有战斗力的敌
人也必然会被打败。他们也算不上强大。
第二等的军队不但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涨在行军途中经常会喊出两句杀敌报国的口号士兵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英
勇。这一档次的军队有气势有冲劲。他们不畏惧任何敌人可以称得上是强大的军队但很遗憾的是他们也不是最强大的。与最强大的军
队相比他们还缺少一种素质。
这种素质就是沉默最强大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这种沉默并不是指军队里的人都是哑巴或者不说话。
所谓的沉默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情景:
指挥官站在高地上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占满了山谷平地。
他们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习好却挤在同一片地方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
鸦雀无声
这才是所谓沉默的真意这才是军队最重要的素质。
14o
蓝玉率领的正是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满天的风沙他们的后
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士兵饥饿口渴疲劳但这些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这是一支顽强的军队支持他们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和目标彻底消灭敌人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
人
部队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粮食和水都不够了虽然士气还算高涨但能坚持多久呢
他召来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将王弼询问他: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弼回答:这个地方叫百眼井离捕鱼儿海大约还有四十里。
百眼井此地名中居然还有个井字这里已经很靠近捕鱼儿海了可不但没有敌人连水都没有。
难道情报错误敌人又转移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在战斗电影中到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的场景:一个战士满脸愤怒的表情对部队的指挥官一般是排长或连长喊道:连长打吧
另一个战士也跑上来喊道:打吧连长
众人合:连长下命令吧
这时镜头推向连长的脸给出特写连长的脸上显现出沉着的表情然后在房间里踱了几个圈用沉稳的语气说道:同志们不能打
剧情的展告诉我们连长总是对的。
这并不是开玩笑当时的蓝玉就面临着连长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过但凡重大军事决策上拿主意的时候就会有一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反正
说对了就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拣最可怜的就是统帅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
任的承担者。
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疚能解决的因为如果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十几万人的性命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