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37年,十二月。
在西魏大军的三路进攻之下,东魏的各路州郡纷纷失守,不仅河东、洛阳、河南等地落入敌人手里,甚至一向稳固的大本营河北都出现了动摇的情况。瀛州河间郡的邢摩纳和幽州范阳郡的卢仲礼、卢仲裕都在本乡起兵响应西魏,司州濮阳郡的杜灵椿和阳平郡的路文徒等人也聚众造反。
河间郡和范阳郡还比较靠北,但濮阳郡和阳平郡跟首都邺城之间已是近在咫尺。
此时的司州是在原来相州基础上扩建的,涵盖了现在东魏首都邺城的周边地区。由于东魏的主力部队都被高欢带出去打仗了,整个后方的守备都很空虚,司州也不例外。杜灵椿和路文徒等人四处攻城剽野,就差没有直接去攻打邺城了。
前方大兵压境,后方叛乱迭起,如果任由连锁反应发展下去,整个东魏都有崩溃的危险。
关键时刻,几名有担当的将领站了出来,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北路顶住西魏进攻势头的是薛修义。
眼看着河东的薛氏子弟纷纷倒向西魏,薛修义一直干着急没办法,毕竟薛氏的房族分支太多,其他人也不听他的。
宇文泰怕自己回长安之后河东再被高欢抢回去,所以专门把王罴从华州调到河东来镇场子,同时把自己的司令部从长安迁到华州。高欢知道短时间内收复河东已经没指望了,只好下令抓紧时间把泰州、南汾州、东雍州等河东州郡里能动员的百姓都迁到并州。地虽然没了,人能保住一部分也好。
河东地区的东北方向是两山夹一河的地势,西边是吕梁山,东边是太行山,中间以汾河为中心的狭长地带被称为汾河谷地,由北面的晋中盆地和南面的临汾盆地组成,东魏的军事中心晋阳就位于晋中盆地,而卡在河东和晋阳之间的,就是位于临汾盆地的晋州,也是高欢最初起家的地方。
不出意外的话,宇文泰在占领河东之后,应该很快就会顺势北上来攻打晋州。
晋州本身并不大,州城也不够坚固,能不能挡住宇文泰的进攻很不好说。当年高欢在部署河东防线的时候,曾经想顺便扩建一下晋州的州城,结果中外府司马房毓说没必要,因为晋州离前线很远,如果有一天敌军能打到晋州,那估计大势已去,再坚固的城防也没用。
当时的河东还很稳固,薛修义等人也赞同房毓的看法,劝高欢不要劳民伤财防备那种没可能的事情。
高欢耳朵软,最终决定不修了。
没想到此时此刻,西魏部队居然真的打到了晋州。
高欢连输两场,心里有些没底,他把部将们召集过来,商量要不要暂时放弃晋州,部队全部退守并州,州内的家属迁到河北的英雄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遂城镇)。
薛修义觉得不妥,现在河东的沦陷已经无可挽回,如果晋州再有问题,大本营并州就完全暴露在西魏的攻击范围内,那时候对方一个冲锋就能打到晋阳城下,后面基本就没得玩了。于是他对高欢道:“我觉得咱们不能再往后退了,晋州是并州的门户,一旦晋州失守,并州肯定也保不住。”
高欢正在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此时一看薛修义又出来唱反调,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他痛骂薛修义道:“你还好意思站出来,当初都是你们这帮家伙乱出主意,不让我加固晋州城防,现在州城破破烂烂的,我拿啥去跟宇文泰打?”
薛修义自觉理亏,只好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说自己肯定能守住晋州,如果守不住的话甘受军法处置。
高欢还有点儿犹豫,沙苑大败之后,部队损失了大半,现在防守晋阳都很吃紧,哪还有多余的人马让薛修义带去守晋州?
这时斛律金出来打圆场道:“既然薛修义如此有信心,那不妨让他去试一试,人马的事情咱们也别操心了,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吧。”
骂归骂,高欢跟薛修义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他最终同意了薛修义的请求,让他立刻赶赴晋州组织防守。
晋州里应该还有比较完整的政府机构和守军,具体怎么组织你看着办吧。
此时晋州的负责人是代理刺史封延之。
封延之是封隆之的弟弟,但他为人贪财好利,能力和品行比他哥哥封隆之差远了。他之前接替侯渊当了几年青州刺史,前段时间才转到晋州任职。河东失守之后,晋州从后方突然变成前线,封延之成天忧心忡忡,生怕哪天宇文泰打过来。
薛修义赶到晋州之后不久就得到情报,西魏果然派了一队人马来攻打晋州,领兵将领是老熟人长孙子彦。
薛修义跟长孙子彦在十年前曾经打过交道,当时薛修义在河东造反支持萧宝寅,长孙子彦跟着老爹长孙稚过来平叛。那次是在杨侃的计策之下,薛修义的部下被瓦解,不得已只好投降。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他也知道长孙子彦是个猛将,需要认真对付。
没想到长孙子彦还在路上,封延之那边先出了岔子。
封延之已经吓破胆了,他根本不相信小小的晋州城能够挡住西魏的大军。与其等着城破被抓,不如提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于是他连招呼都没打,带着家属和亲信直接弃城北逃。
薛修义气坏了,大敌当前,指挥官先跑了,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他赶紧起身去追,终于在洪洞县追上了封延之。结果不管他怎么劝,封延之死活就是不肯回去。
薛修义一想算了,这种菜鸟不回去也好,省得添乱拖后腿。于是他不再劝了,回到晋州继续组织防守。
可是如何守城是个难题。晋州城里守军人数太少,州城也实在太破,城墙城门都年久失修,到处是漏洞,根本没法守。
眼看长孙子彦的大军就要杀到城下了,薛修义最后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搏,他把守军分成小队埋伏在街巷之中,之后下令大开城门,看长孙子彦敢不敢进城。
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空城计。如果长孙子彦跟司马懿一样主动退兵最好,如果他真敢进城,那大不了就直接拼命打巷战,守军对城内的地形比较熟悉,获胜的把握比直接守城还要大一些。
空城计的效果很理想,长孙子彦搞不清楚晋州的虚实,最终没敢进城,犹豫了一下直接退兵了。
高欢得知薛修义守住了晋州,非常高兴,当即任命他为正式的晋州刺史。对于封延之等人的临阵逃跑行为,高欢也觉得实在没法容忍,他下令把相关人等统统抓起来咔嚓掉以儆效尤,只有封延之因为是封隆之的弟弟,勉强逃过一死。
&... -->>
537年,十二月。
在西魏大军的三路进攻之下,东魏的各路州郡纷纷失守,不仅河东、洛阳、河南等地落入敌人手里,甚至一向稳固的大本营河北都出现了动摇的情况。瀛州河间郡的邢摩纳和幽州范阳郡的卢仲礼、卢仲裕都在本乡起兵响应西魏,司州濮阳郡的杜灵椿和阳平郡的路文徒等人也聚众造反。
河间郡和范阳郡还比较靠北,但濮阳郡和阳平郡跟首都邺城之间已是近在咫尺。
此时的司州是在原来相州基础上扩建的,涵盖了现在东魏首都邺城的周边地区。由于东魏的主力部队都被高欢带出去打仗了,整个后方的守备都很空虚,司州也不例外。杜灵椿和路文徒等人四处攻城剽野,就差没有直接去攻打邺城了。
前方大兵压境,后方叛乱迭起,如果任由连锁反应发展下去,整个东魏都有崩溃的危险。
关键时刻,几名有担当的将领站了出来,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北路顶住西魏进攻势头的是薛修义。
眼看着河东的薛氏子弟纷纷倒向西魏,薛修义一直干着急没办法,毕竟薛氏的房族分支太多,其他人也不听他的。
宇文泰怕自己回长安之后河东再被高欢抢回去,所以专门把王罴从华州调到河东来镇场子,同时把自己的司令部从长安迁到华州。高欢知道短时间内收复河东已经没指望了,只好下令抓紧时间把泰州、南汾州、东雍州等河东州郡里能动员的百姓都迁到并州。地虽然没了,人能保住一部分也好。
河东地区的东北方向是两山夹一河的地势,西边是吕梁山,东边是太行山,中间以汾河为中心的狭长地带被称为汾河谷地,由北面的晋中盆地和南面的临汾盆地组成,东魏的军事中心晋阳就位于晋中盆地,而卡在河东和晋阳之间的,就是位于临汾盆地的晋州,也是高欢最初起家的地方。
不出意外的话,宇文泰在占领河东之后,应该很快就会顺势北上来攻打晋州。
晋州本身并不大,州城也不够坚固,能不能挡住宇文泰的进攻很不好说。当年高欢在部署河东防线的时候,曾经想顺便扩建一下晋州的州城,结果中外府司马房毓说没必要,因为晋州离前线很远,如果有一天敌军能打到晋州,那估计大势已去,再坚固的城防也没用。
当时的河东还很稳固,薛修义等人也赞同房毓的看法,劝高欢不要劳民伤财防备那种没可能的事情。
高欢耳朵软,最终决定不修了。
没想到此时此刻,西魏部队居然真的打到了晋州。
高欢连输两场,心里有些没底,他把部将们召集过来,商量要不要暂时放弃晋州,部队全部退守并州,州内的家属迁到河北的英雄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遂城镇)。
薛修义觉得不妥,现在河东的沦陷已经无可挽回,如果晋州再有问题,大本营并州就完全暴露在西魏的攻击范围内,那时候对方一个冲锋就能打到晋阳城下,后面基本就没得玩了。于是他对高欢道:“我觉得咱们不能再往后退了,晋州是并州的门户,一旦晋州失守,并州肯定也保不住。”
高欢正在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此时一看薛修义又出来唱反调,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他痛骂薛修义道:“你还好意思站出来,当初都是你们这帮家伙乱出主意,不让我加固晋州城防,现在州城破破烂烂的,我拿啥去跟宇文泰打?”
薛修义自觉理亏,只好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说自己肯定能守住晋州,如果守不住的话甘受军法处置。
高欢还有点儿犹豫,沙苑大败之后,部队损失了大半,现在防守晋阳都很吃紧,哪还有多余的人马让薛修义带去守晋州?
这时斛律金出来打圆场道:“既然薛修义如此有信心,那不妨让他去试一试,人马的事情咱们也别操心了,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吧。”
骂归骂,高欢跟薛修义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他最终同意了薛修义的请求,让他立刻赶赴晋州组织防守。
晋州里应该还有比较完整的政府机构和守军,具体怎么组织你看着办吧。
此时晋州的负责人是代理刺史封延之。
封延之是封隆之的弟弟,但他为人贪财好利,能力和品行比他哥哥封隆之差远了。他之前接替侯渊当了几年青州刺史,前段时间才转到晋州任职。河东失守之后,晋州从后方突然变成前线,封延之成天忧心忡忡,生怕哪天宇文泰打过来。
薛修义赶到晋州之后不久就得到情报,西魏果然派了一队人马来攻打晋州,领兵将领是老熟人长孙子彦。
薛修义跟长孙子彦在十年前曾经打过交道,当时薛修义在河东造反支持萧宝寅,长孙子彦跟着老爹长孙稚过来平叛。那次是在杨侃的计策之下,薛修义的部下被瓦解,不得已只好投降。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他也知道长孙子彦是个猛将,需要认真对付。
没想到长孙子彦还在路上,封延之那边先出了岔子。
封延之已经吓破胆了,他根本不相信小小的晋州城能够挡住西魏的大军。与其等着城破被抓,不如提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于是他连招呼都没打,带着家属和亲信直接弃城北逃。
薛修义气坏了,大敌当前,指挥官先跑了,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他赶紧起身去追,终于在洪洞县追上了封延之。结果不管他怎么劝,封延之死活就是不肯回去。
薛修义一想算了,这种菜鸟不回去也好,省得添乱拖后腿。于是他不再劝了,回到晋州继续组织防守。
可是如何守城是个难题。晋州城里守军人数太少,州城也实在太破,城墙城门都年久失修,到处是漏洞,根本没法守。
眼看长孙子彦的大军就要杀到城下了,薛修义最后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搏,他把守军分成小队埋伏在街巷之中,之后下令大开城门,看长孙子彦敢不敢进城。
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空城计。如果长孙子彦跟司马懿一样主动退兵最好,如果他真敢进城,那大不了就直接拼命打巷战,守军对城内的地形比较熟悉,获胜的把握比直接守城还要大一些。
空城计的效果很理想,长孙子彦搞不清楚晋州的虚实,最终没敢进城,犹豫了一下直接退兵了。
高欢得知薛修义守住了晋州,非常高兴,当即任命他为正式的晋州刺史。对于封延之等人的临阵逃跑行为,高欢也觉得实在没法容忍,他下令把相关人等统统抓起来咔嚓掉以儆效尤,只有封延之因为是封隆之的弟弟,勉强逃过一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