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bxs.net,兴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七十六章试验
对泰山发生的事,李威到很久以后才知道。但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别将他这几位心腹一个个弄死了就行。
此时他正向夷播海出发。
本来也不需要多此一举,可不腾出咽面部,就不能腾出碎叶城附近的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办法屯田移民。要不象原来唐朝一样,在庭州蒲类、金满、轮台三县强行移入汉民,继续造成纷争。后者显然不是李威所想要的,况且老天又送来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但李威也没有想到他这次前来的时机。
从咽面到河中,到呼罗珊再到遥远的大食,地中海,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件最终象一粒粒明珠,只等有心人去将它连串起来,串成一道美丽的光环。
首先咽面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得知唐朝皇帝要将他们的部族肢解,咽面部有许多族人就要准备逃跑了。
这时候一个小族酋的儿子阿史那绰尔,他老子跟随阿史那车薄造反,已经被王方翼抓了起来,押向长安了。但他因为职位低,逃了出来,此时看到沮丧悲观的族人,主动站了出来,说了一句,往哪里逃?阿史那咽面周边环境很好的,比如突骑施部,再比如胡禄屋部、摄舍提部,同根连理,皆是突厥人。要么往西,易萨部与他们没有交集。至于南方的河中各国,更是友谊天长地久。但能不能往南边逃呢?河中这些小国家,能不能扛住唐朝大军的压力呢?难道逃到大食去?
要么往北逃,结骨与都播这些部族又是好惹的?再就是往西北逃,西北还有一些野蛮的原著人种的,而且天气寒冷,气候恶劣。这一逃又能活下来多少人?再者,唐朝军队皆是轻骑,这是废话,不但唐朝,就是草原上各部也都是轻骑,有那一个用过重骑的。但李威带过来的确实全部是骑兵,部族逃跑,不能骑上马就逃掉的,还要带上牛羊、帐蓬、车辆辎重,必然会被追上来。
阿史那绰尔岁数不大,仅十八岁。但草原上的孩子早当家,慕容垂与拓跋珪皆是十几岁就扬名天下的。关健他这一番话说得很对。主动等着肢解,有可能还会少死一些族民,大不了咽面部族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若是逃跑,还是被肢解,但那样的话这一部也剩下不了多少百姓了。
然后一个个放声大哭。
阿史那绰尔又说道:“哭什么哭,我们咽面输了吗?”
于是这小子贼心不死,写了一封信给李威,信上说你们唐朝人号称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可看一看你们是怎么作战的,第一战是骗战,假借游畋将我们的可汗活捉。第二战呢,自己没有多少军队,却借用了我们突厥的铁骑,打败了我们。我们不服。你也带了不少唐朝军队,有种我们正面打上一场。这样还输了的话,我们咽面部听从你们唐朝将我们肢解。
不知道这小子的信心从哪里来的?有可能不知天高地厚,有可能考虑到唐朝的羁縻政策,对待反叛的头人十分优厚,大不了战败后,被唐朝人押到长安,既然与老子团圆,又能享受荣华富贵。
既然不服,那么就打吧。
李威接到这封信后,几乎笑得合不拢嘴,他自己也很想打,可怕各部反感,没有想到机会送上门了。立即回了一封信,说到,好,同意你,十日之后,伊丽河北,两军相决。正面交战,一战决胜负。
然后将各个将领召集起来。
许多人认为李威是大题小作了,他们人数虽少,可几乎是唐朝最精锐的部队,名将如云,一个小小的咽面罢了。
李威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对待强大的敌人,我们要从心态上藐视之,要从心理上重视之,努力找到它的薄弱之处,以少胜多战胜它。但对弱小的军队,也不能粗心大意,古今往来,有多少战役是以弱胜强翻盘的?即便弱小,也要如同老虎扑兔,老鹰缚鸡一样,迅速将它消灭。若轻心大易,王都护的前面战果,有可能演化成将来的咽面战果。”
这个心态很好。换作他人,自己也会粗心了。不要说李威在军事上的成长,他手中还有李谨行与王方翼两大勇将。后辈之秀中,薛讷、郭元振、辛承嗣与细封雷四名年青将领,也经过了战火的考验。另外青海又调拨了江四斤、刘德正、何昌期以及拓跋坡与野辞明月的哥哥野辞明川几员能征善战的勇将过来。
要么就是从军务监带来的几人,张仁愿与王晙都让用人苛刻的裴行俭感到满意了,资质还算不错的。还有其他数人,朱穹、黄芦、林守道,另外还有两人来头有些大。一个叫郑庆泽,不但是荥阳郑家的人,他的祖父郑广是李世民的心腹,后从讨王世充、窦建德等,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凉州刺史、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广在人世的时候,曾经与郑庆泽谈过一些兵法战策。当然,是宠爱好玩的那种,也没有指望过他能有一天领兵作战。后来郑家要示好,赌了一把,不但派出大量的弟子入学国子监,还参加了科举,并且两届科举中了七名进士。这不算,又派了几个弟子进入军务监。于是导致了另一个人也进入了军务监。
郑家动,其他几家多少也沉不住气了,派了一些人也参加了科举,包括武举。李平阳正是出自赵州李家的弟子。
但带了他俩来,是考虑他们的资质,与家世无关。
可第一批入选择的权贵弟子,却让李威很失望。其中包括了秦琼与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的后代。这也是唐朝政策造成的,功成名就之后,唐朝由乱转治,多用文臣,再加上怕李世民忌惮,主动让家中子孙改武从文。导致了这些家族渐渐没落,有许多子孙继续为官,可是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名将了。这又是与演义评书中是两样的。
也带了一部分人过来,只是他们不是第一考察重点对象与... -->>
第七十六章试验
对泰山发生的事,李威到很久以后才知道。但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别将他这几位心腹一个个弄死了就行。
此时他正向夷播海出发。
本来也不需要多此一举,可不腾出咽面部,就不能腾出碎叶城附近的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办法屯田移民。要不象原来唐朝一样,在庭州蒲类、金满、轮台三县强行移入汉民,继续造成纷争。后者显然不是李威所想要的,况且老天又送来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但李威也没有想到他这次前来的时机。
从咽面到河中,到呼罗珊再到遥远的大食,地中海,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件最终象一粒粒明珠,只等有心人去将它连串起来,串成一道美丽的光环。
首先咽面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得知唐朝皇帝要将他们的部族肢解,咽面部有许多族人就要准备逃跑了。
这时候一个小族酋的儿子阿史那绰尔,他老子跟随阿史那车薄造反,已经被王方翼抓了起来,押向长安了。但他因为职位低,逃了出来,此时看到沮丧悲观的族人,主动站了出来,说了一句,往哪里逃?阿史那咽面周边环境很好的,比如突骑施部,再比如胡禄屋部、摄舍提部,同根连理,皆是突厥人。要么往西,易萨部与他们没有交集。至于南方的河中各国,更是友谊天长地久。但能不能往南边逃呢?河中这些小国家,能不能扛住唐朝大军的压力呢?难道逃到大食去?
要么往北逃,结骨与都播这些部族又是好惹的?再就是往西北逃,西北还有一些野蛮的原著人种的,而且天气寒冷,气候恶劣。这一逃又能活下来多少人?再者,唐朝军队皆是轻骑,这是废话,不但唐朝,就是草原上各部也都是轻骑,有那一个用过重骑的。但李威带过来的确实全部是骑兵,部族逃跑,不能骑上马就逃掉的,还要带上牛羊、帐蓬、车辆辎重,必然会被追上来。
阿史那绰尔岁数不大,仅十八岁。但草原上的孩子早当家,慕容垂与拓跋珪皆是十几岁就扬名天下的。关健他这一番话说得很对。主动等着肢解,有可能还会少死一些族民,大不了咽面部族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若是逃跑,还是被肢解,但那样的话这一部也剩下不了多少百姓了。
然后一个个放声大哭。
阿史那绰尔又说道:“哭什么哭,我们咽面输了吗?”
于是这小子贼心不死,写了一封信给李威,信上说你们唐朝人号称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可看一看你们是怎么作战的,第一战是骗战,假借游畋将我们的可汗活捉。第二战呢,自己没有多少军队,却借用了我们突厥的铁骑,打败了我们。我们不服。你也带了不少唐朝军队,有种我们正面打上一场。这样还输了的话,我们咽面部听从你们唐朝将我们肢解。
不知道这小子的信心从哪里来的?有可能不知天高地厚,有可能考虑到唐朝的羁縻政策,对待反叛的头人十分优厚,大不了战败后,被唐朝人押到长安,既然与老子团圆,又能享受荣华富贵。
既然不服,那么就打吧。
李威接到这封信后,几乎笑得合不拢嘴,他自己也很想打,可怕各部反感,没有想到机会送上门了。立即回了一封信,说到,好,同意你,十日之后,伊丽河北,两军相决。正面交战,一战决胜负。
然后将各个将领召集起来。
许多人认为李威是大题小作了,他们人数虽少,可几乎是唐朝最精锐的部队,名将如云,一个小小的咽面罢了。
李威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对待强大的敌人,我们要从心态上藐视之,要从心理上重视之,努力找到它的薄弱之处,以少胜多战胜它。但对弱小的军队,也不能粗心大意,古今往来,有多少战役是以弱胜强翻盘的?即便弱小,也要如同老虎扑兔,老鹰缚鸡一样,迅速将它消灭。若轻心大易,王都护的前面战果,有可能演化成将来的咽面战果。”
这个心态很好。换作他人,自己也会粗心了。不要说李威在军事上的成长,他手中还有李谨行与王方翼两大勇将。后辈之秀中,薛讷、郭元振、辛承嗣与细封雷四名年青将领,也经过了战火的考验。另外青海又调拨了江四斤、刘德正、何昌期以及拓跋坡与野辞明月的哥哥野辞明川几员能征善战的勇将过来。
要么就是从军务监带来的几人,张仁愿与王晙都让用人苛刻的裴行俭感到满意了,资质还算不错的。还有其他数人,朱穹、黄芦、林守道,另外还有两人来头有些大。一个叫郑庆泽,不但是荥阳郑家的人,他的祖父郑广是李世民的心腹,后从讨王世充、窦建德等,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凉州刺史、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广在人世的时候,曾经与郑庆泽谈过一些兵法战策。当然,是宠爱好玩的那种,也没有指望过他能有一天领兵作战。后来郑家要示好,赌了一把,不但派出大量的弟子入学国子监,还参加了科举,并且两届科举中了七名进士。这不算,又派了几个弟子进入军务监。于是导致了另一个人也进入了军务监。
郑家动,其他几家多少也沉不住气了,派了一些人也参加了科举,包括武举。李平阳正是出自赵州李家的弟子。
但带了他俩来,是考虑他们的资质,与家世无关。
可第一批入选择的权贵弟子,却让李威很失望。其中包括了秦琼与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的后代。这也是唐朝政策造成的,功成名就之后,唐朝由乱转治,多用文臣,再加上怕李世民忌惮,主动让家中子孙改武从文。导致了这些家族渐渐没落,有许多子孙继续为官,可是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名将了。这又是与演义评书中是两样的。
也带了一部分人过来,只是他们不是第一考察重点对象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