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第三十四章 廿年一梦 (2/2)
全本小说网 tbxs.net,穿到乱世当谋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数十粮船驶入洛阳,城内肯定有粮!等到时候缺粮了,那些大户肯定要涨粮价,如今我等只有趁着灾情还不严重,粮价还没涨上去,快些进城买粮,才有一线生机!”
一呼之下,乌合之众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那些双眼迷茫的人也纷纷聚拢起来,向着洛阳进发。
另一边的太学中也是群情激愤。
平时用来讲学的高台上,有一名士子高声疾呼:“诸君,三月无雨,关中大旱,百姓青黄不接,实在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然而巨富之家平日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值此大灾之时仍然人心不足,寸利必争,囤积居奇,以刮小民之脂膏,不知在他们眼中,人命竟值几钱欤?”
“田氏妖妇,出身商贾之家,地实寒微。然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侥一时之幸,获夫人尊位,然德不配位,犹不内省自敛,而自包藏祸心,又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今值大灾之时,竟不思赈济,妄图从中渔利。”
那人声声泣血,数落完豪强们的罪状,又接着说道:“今日之粮价已至一石百二十钱矣!以今日事观之,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奸商巨贾盘剥亦可以死。我辈读书人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当奔走呼号,以慑巨贾!”
陈瞻仿佛一个旁观者一般,看着这一幕幕。
即使如此初听此话还觉得热血沸腾。然听至“一石百二十钱”之时,陈瞻终觉得有些奇怪。
不对啊,前几天他才从系统买了汉书来看,尤记得那一句“岁比不登,京师谷石二百余,边郡四百,关东五百。”
平日的粮价一石能到七十钱,现在大旱三月才卖到一石百二十钱也没涨多少呀?
这就算囤积居奇吗?
毕竟,从荆州扬州这样没受灾的州郡调粮,再加上运费大概都要百余钱了。
大荒年卖这个价钱,也赚不了几个钱,算是赈灾了吧!
陈瞻疑惑之下向说话者看去,竟看到一张与自己七成类似的脸,一惊之下就吓醒了。
原来他竟枕在那书上睡着了:“呼,怎么就睡着了呢?还做了奇怪的梦,果然是太累了,可是刚刚梦见了什么呢?算了,想不起来,不想了。”
陈瞻拍了拍自己的脸提神,继续往下翻,然而接连有几页被撕掉了,故事就此中断了几年。
紧跟着地几页上,混乱的字体渐渐工整了起来,书上开始出现算式。
陈瞻定睛一瞧,赫然有几道九章算术上的例题。
再接着翻了许久,本子上出现的就多是各地货物价值,计算草稿了,顶多有几篇文稿,而诗词再没了踪迹。
直到整本书快要翻完,才从书页终掉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张,陈瞻低头一看,只见排头便写着几个大字:《自为墓志铭》
陈瞻一愣,接着向下读去。
“余年幼时,承欢堂上,大父以余慨然有志于天下,乃授余以诗书。余自恃其才,五岁作诗,七岁著文,渐闻于乡里,遂洋洋自得,沾沾自喜,然不知唯腐朽之士以一文一诗自矜,是而固步自封,终止于此。”
“及光平中,关中旱,人皆相食,当是时也,达者不复兼济天下,却责穷者独善其身。余自以洁己格物,能任天下重,以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鄙商贾之事,以其铜臭熏天。是而临灾无一策向救,唯奔走相告,欲救民困,然风尘碌碌,一事无成,终觉己之志大才疏,而皓首穷经之无益于国计民生矣。思及儿时,大父授余经典,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历此事,方觉陶朱猗顿之事亦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遂誓通货殖之学,然学算不成,学农、学圃俱不成。遂穷六亲之钱囊,尽一家之积余,成一商队,候时转物,以窥计然术之门径。”
“今之回首前二三十年,真如隔世。少年壮志,皆成梦幻,悠悠忽忽,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遂做《西江月》二词自叙,以警后来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陈瞻心中巨震,刚刚梦里是什么来着!
陈瞻看向笔记,结合刚刚的梦境,那看不清的杂乱笔记也能认出一些。
结合这些笔记,陈瞻不由得回忆起原身少时听闻陈伯讲起大灾那年的记忆。
虽然一些琐碎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各种细节相互勾连。
从这些蛛丝马迹中,陈瞻渐渐复盘出一个可怕的猜想。
田氏,那个他曾嘲笑过的人,原来也曾意气风发,希望以一己之力只手挽天倾!
一股阴寒从尾椎窜起,遍布全身。
有数十粮船驶入洛阳,城内肯定有粮!等到时候缺粮了,那些大户肯定要涨粮价,如今我等只有趁着灾情还不严重,粮价还没涨上去,快些进城买粮,才有一线生机!”
一呼之下,乌合之众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那些双眼迷茫的人也纷纷聚拢起来,向着洛阳进发。
另一边的太学中也是群情激愤。
平时用来讲学的高台上,有一名士子高声疾呼:“诸君,三月无雨,关中大旱,百姓青黄不接,实在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然而巨富之家平日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值此大灾之时仍然人心不足,寸利必争,囤积居奇,以刮小民之脂膏,不知在他们眼中,人命竟值几钱欤?”
“田氏妖妇,出身商贾之家,地实寒微。然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侥一时之幸,获夫人尊位,然德不配位,犹不内省自敛,而自包藏祸心,又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今值大灾之时,竟不思赈济,妄图从中渔利。”
那人声声泣血,数落完豪强们的罪状,又接着说道:“今日之粮价已至一石百二十钱矣!以今日事观之,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奸商巨贾盘剥亦可以死。我辈读书人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当奔走呼号,以慑巨贾!”
陈瞻仿佛一个旁观者一般,看着这一幕幕。
即使如此初听此话还觉得热血沸腾。然听至“一石百二十钱”之时,陈瞻终觉得有些奇怪。
不对啊,前几天他才从系统买了汉书来看,尤记得那一句“岁比不登,京师谷石二百余,边郡四百,关东五百。”
平日的粮价一石能到七十钱,现在大旱三月才卖到一石百二十钱也没涨多少呀?
这就算囤积居奇吗?
毕竟,从荆州扬州这样没受灾的州郡调粮,再加上运费大概都要百余钱了。
大荒年卖这个价钱,也赚不了几个钱,算是赈灾了吧!
陈瞻疑惑之下向说话者看去,竟看到一张与自己七成类似的脸,一惊之下就吓醒了。
原来他竟枕在那书上睡着了:“呼,怎么就睡着了呢?还做了奇怪的梦,果然是太累了,可是刚刚梦见了什么呢?算了,想不起来,不想了。”
陈瞻拍了拍自己的脸提神,继续往下翻,然而接连有几页被撕掉了,故事就此中断了几年。
紧跟着地几页上,混乱的字体渐渐工整了起来,书上开始出现算式。
陈瞻定睛一瞧,赫然有几道九章算术上的例题。
再接着翻了许久,本子上出现的就多是各地货物价值,计算草稿了,顶多有几篇文稿,而诗词再没了踪迹。
直到整本书快要翻完,才从书页终掉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张,陈瞻低头一看,只见排头便写着几个大字:《自为墓志铭》
陈瞻一愣,接着向下读去。
“余年幼时,承欢堂上,大父以余慨然有志于天下,乃授余以诗书。余自恃其才,五岁作诗,七岁著文,渐闻于乡里,遂洋洋自得,沾沾自喜,然不知唯腐朽之士以一文一诗自矜,是而固步自封,终止于此。”
“及光平中,关中旱,人皆相食,当是时也,达者不复兼济天下,却责穷者独善其身。余自以洁己格物,能任天下重,以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鄙商贾之事,以其铜臭熏天。是而临灾无一策向救,唯奔走相告,欲救民困,然风尘碌碌,一事无成,终觉己之志大才疏,而皓首穷经之无益于国计民生矣。思及儿时,大父授余经典,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历此事,方觉陶朱猗顿之事亦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遂誓通货殖之学,然学算不成,学农、学圃俱不成。遂穷六亲之钱囊,尽一家之积余,成一商队,候时转物,以窥计然术之门径。”
“今之回首前二三十年,真如隔世。少年壮志,皆成梦幻,悠悠忽忽,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遂做《西江月》二词自叙,以警后来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陈瞻心中巨震,刚刚梦里是什么来着!
陈瞻看向笔记,结合刚刚的梦境,那看不清的杂乱笔记也能认出一些。
结合这些笔记,陈瞻不由得回忆起原身少时听闻陈伯讲起大灾那年的记忆。
虽然一些琐碎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各种细节相互勾连。
从这些蛛丝马迹中,陈瞻渐渐复盘出一个可怕的猜想。
田氏,那个他曾嘲笑过的人,原来也曾意气风发,希望以一己之力只手挽天倾!
一股阴寒从尾椎窜起,遍布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