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励精图治(上) (1/2)
全本小说网 tbxs.net,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小栗忠顺对幕府决议的嘲讽。
正如他所说,风说书评定会后,一直冲在兰学发展最前方的江川坦庵先生,不但丧失了在兰学产业发展上的主导权,而且连海防挂的权利也被分走大半。
而小栗忠顺也基本丧失了在长崎贸易中的超然地位,沦为幕府普普通通的一名御目付。
事情还要从水户藩隐居家主德川齐昭参加风说书评定会开始。
齐昭在评定会上果然不负众望,他鲜明地提出了“兴武家之勇略,御敌于江户湾之外”的观点,具体要求就是:在品川台场基本竣工的基础上,加大对浦贺水道两侧的警备。
身为海防挂的江川太郎左卫门,当然出口表示反对,坦庵先生根据从前向老中们奏报的策划,表示“因浦贺水道过于宽阔,故难以封锁”。但齐昭认为,“事在人为,关系到幕府百年安危、千年大计,有困难要克服,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解决。”
接着,有人提出,“江川你不是提出过用水中炮烙封锁水道的方案么,再优化一些不就行了。”——其实这个方案是小栗忠顺在长崎目付任上提出来的,但不知道此人为什么把这个按到了坦庵先生头上。
坦庵先生还要辩解,但现在大家的情绪都被齐昭引燃了,“兴勇略、御敌于门外”,听起来就带感,不愧是一向以强硬著称的贤侯,于是根本没人愿意再听江川的“絮叨”。
接着,齐昭又提出了收集敌情、兴建海防、改革军制、整顿武备、废止大船建造令、广开言路登用人才等建议,在座的众人不时出声附和,一时之间局面完全被齐昭掌握。
而且,齐昭还提出,“为了防止幕府在与南蛮人争斗时有人坐享其成,应该发动诸侯协防,尤其是西国外样大名,一定要让让他们多出兵多出钱粮”。
这番话深得在座幕臣的欢心,都在心里暗暗称赞齐昭, “多年不见,愈发长进了”,现在的提议听起来非常顺耳—隐居前的齐昭认为“为了减少幕政支出,应该缩减幕臣数目和采取大节俭”,还曾经抨击将军后宫“大奥”的开销过于奢侈。
在直秀原来的世界,除了希翼革新幕政的旗本和老中首席阿部一系,支持齐昭参预幕政的还有越前松平春岳、萨摩岛津齐彬和宇和岛伊达宗城等外样大名。当时齐昭受人恩惠,所以事后手下颇为留情,在要求各地诸侯向幕府“献金”的同时,也给以了回报,让外样大名获得了不少治政权利和其它好处。
但这次齐昭复出,并没有获得诸侯的鼎力相助,所以他也没给这些人留什么好处,提出的建议自然更有利于幕府,因而也更容易引发在座的幕府重臣们的共鸣。
有齐昭冲在前面,把日后可能引发后患的锅都背了,加上评定会之前几位主要的重臣都提前沟通好了,所以会上迅速达成一致,接着老中们上书公方样,说“经过臣等细心研究,准备这么这么应对米船来访”。
坦庵先生和小栗忠顺虽然在评定会上有所察觉,但等公方样批准后发布的公文还是让两人大吃一惊。
公文里到底说了啥呢?
首先,对原本的江户湾防御计划做了重大调整,原来是品川台场为主、浦贺水道为辅,这次防御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浦贺水道变成了主战场,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在品川台场决战。
其次,在原本勋亲四家戍房、总的的基础上,又召集了五家
诸侯协防武、相海岸及要冲之地。
在直秀原本的世界里,有人认为“黑船来访之前,明明兰国提前警告了幕府,但迟钝的幕府毫无准备”,其实这个观点有待商榷。
当时,在1852年也就是黑船来访的前一年,幕府就召集了勋亲四家戍房、总,加上原本幕府的常备军势,确实是做了准备的,但因为多年锁国导致幕府上下对西洋诸国不了解,低估了米船的威力,这才造成了后来被动的局面。
当然,兰国也不是啥好人,从未系统地提供科技和信息给幕府,但考虑到这是两国之交,既然幕府不积极,那兰国商馆待价而沽也是正常现象。
原本戍房、总的勋亲四家是彦根藩,川越藩,会津藩,和忍藩。
这次增加的五家诸侯是长州毛利氏、熊本细川氏、冈山池田氏、鸟取池田氏和德岛藩蜂须贺氏——本来也有人提议召萨摩岛津氏协防,但老中们考虑到岛津地处扶桑的西南第一门户,到江户的外船肯定先经过萨摩,因此岛津家的压力相当之大,所以将此议搁置了。
有趣的是,说老中们眼光好吧,确实,勋亲四家在以后的幕末风暴中一直坚定地和德川家站在一起,在大势碾压下最终都搞的灰头土脸;但包括萨摩在内的后面六家,未来陆陆续续都站到了幕府的对立面,尤其是长州和萨摩,是尊王攘夷的两大旗帜。
所以后人戏称这届老中们,尤其是阿部侍从,认为其人“慧眼如炬”,第二批的忠心确实没有第一批来的稳当。
以上都是专门针对米船来访做的布置。
在这之上,深谋远虑的老中们又推动了对日后影响巨大的革新——当然,米船还没到因此不一定确保能...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小栗忠顺对幕府决议的嘲讽。
正如他所说,风说书评定会后,一直冲在兰学发展最前方的江川坦庵先生,不但丧失了在兰学产业发展上的主导权,而且连海防挂的权利也被分走大半。
而小栗忠顺也基本丧失了在长崎贸易中的超然地位,沦为幕府普普通通的一名御目付。
事情还要从水户藩隐居家主德川齐昭参加风说书评定会开始。
齐昭在评定会上果然不负众望,他鲜明地提出了“兴武家之勇略,御敌于江户湾之外”的观点,具体要求就是:在品川台场基本竣工的基础上,加大对浦贺水道两侧的警备。
身为海防挂的江川太郎左卫门,当然出口表示反对,坦庵先生根据从前向老中们奏报的策划,表示“因浦贺水道过于宽阔,故难以封锁”。但齐昭认为,“事在人为,关系到幕府百年安危、千年大计,有困难要克服,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解决。”
接着,有人提出,“江川你不是提出过用水中炮烙封锁水道的方案么,再优化一些不就行了。”——其实这个方案是小栗忠顺在长崎目付任上提出来的,但不知道此人为什么把这个按到了坦庵先生头上。
坦庵先生还要辩解,但现在大家的情绪都被齐昭引燃了,“兴勇略、御敌于门外”,听起来就带感,不愧是一向以强硬著称的贤侯,于是根本没人愿意再听江川的“絮叨”。
接着,齐昭又提出了收集敌情、兴建海防、改革军制、整顿武备、废止大船建造令、广开言路登用人才等建议,在座的众人不时出声附和,一时之间局面完全被齐昭掌握。
而且,齐昭还提出,“为了防止幕府在与南蛮人争斗时有人坐享其成,应该发动诸侯协防,尤其是西国外样大名,一定要让让他们多出兵多出钱粮”。
这番话深得在座幕臣的欢心,都在心里暗暗称赞齐昭, “多年不见,愈发长进了”,现在的提议听起来非常顺耳—隐居前的齐昭认为“为了减少幕政支出,应该缩减幕臣数目和采取大节俭”,还曾经抨击将军后宫“大奥”的开销过于奢侈。
在直秀原来的世界,除了希翼革新幕政的旗本和老中首席阿部一系,支持齐昭参预幕政的还有越前松平春岳、萨摩岛津齐彬和宇和岛伊达宗城等外样大名。当时齐昭受人恩惠,所以事后手下颇为留情,在要求各地诸侯向幕府“献金”的同时,也给以了回报,让外样大名获得了不少治政权利和其它好处。
但这次齐昭复出,并没有获得诸侯的鼎力相助,所以他也没给这些人留什么好处,提出的建议自然更有利于幕府,因而也更容易引发在座的幕府重臣们的共鸣。
有齐昭冲在前面,把日后可能引发后患的锅都背了,加上评定会之前几位主要的重臣都提前沟通好了,所以会上迅速达成一致,接着老中们上书公方样,说“经过臣等细心研究,准备这么这么应对米船来访”。
坦庵先生和小栗忠顺虽然在评定会上有所察觉,但等公方样批准后发布的公文还是让两人大吃一惊。
公文里到底说了啥呢?
首先,对原本的江户湾防御计划做了重大调整,原来是品川台场为主、浦贺水道为辅,这次防御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浦贺水道变成了主战场,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在品川台场决战。
其次,在原本勋亲四家戍房、总的的基础上,又召集了五家
诸侯协防武、相海岸及要冲之地。
在直秀原本的世界里,有人认为“黑船来访之前,明明兰国提前警告了幕府,但迟钝的幕府毫无准备”,其实这个观点有待商榷。
当时,在1852年也就是黑船来访的前一年,幕府就召集了勋亲四家戍房、总,加上原本幕府的常备军势,确实是做了准备的,但因为多年锁国导致幕府上下对西洋诸国不了解,低估了米船的威力,这才造成了后来被动的局面。
当然,兰国也不是啥好人,从未系统地提供科技和信息给幕府,但考虑到这是两国之交,既然幕府不积极,那兰国商馆待价而沽也是正常现象。
原本戍房、总的勋亲四家是彦根藩,川越藩,会津藩,和忍藩。
这次增加的五家诸侯是长州毛利氏、熊本细川氏、冈山池田氏、鸟取池田氏和德岛藩蜂须贺氏——本来也有人提议召萨摩岛津氏协防,但老中们考虑到岛津地处扶桑的西南第一门户,到江户的外船肯定先经过萨摩,因此岛津家的压力相当之大,所以将此议搁置了。
有趣的是,说老中们眼光好吧,确实,勋亲四家在以后的幕末风暴中一直坚定地和德川家站在一起,在大势碾压下最终都搞的灰头土脸;但包括萨摩在内的后面六家,未来陆陆续续都站到了幕府的对立面,尤其是长州和萨摩,是尊王攘夷的两大旗帜。
所以后人戏称这届老中们,尤其是阿部侍从,认为其人“慧眼如炬”,第二批的忠心确实没有第一批来的稳当。
以上都是专门针对米船来访做的布置。
在这之上,深谋远虑的老中们又推动了对日后影响巨大的革新——当然,米船还没到因此不一定确保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