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学习院 (2/2)
全本小说网 tbxs.net,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只有苦笑了——传说中陈不占是被吓死的,这仁者之勇说起来好听,知行合一、慷慨赴死,可说到底,有啥用呢?
平生袖手谈心性,临终一死报君王。
嘿嘿,这句话是有些刻薄了,但真的说起来,这自己死没啥,人家愿意嘛,可拖累别人一起死,凭啥啊?!
原来,刚才西园寺出去干了啥,早就有人告诉了直秀:
闹事的一群人,不但是朝廷学习院的讲习,其中还有直秀的老熟人宫部鼎藏。
本来这些人和白主不搭界,可宫部出身肥后熊本细川家,不但是直秀少年游学时的相识,而且和如今的白主水军番头河上玄明有旧——早年宫部未脱藩时,颇受细川家老长冈是容信重,当时宫部借此对河上的亲家和养家都颇有照顾。
这次河上玄明开船送直秀等人到大坂,后来又跟着上洛。 而得知河上到了京都后,宫部就常来勾搭,和白主上下混了个脸熟,因此这次才能被请进了四季楼。
今天宾客众多,河上安排完宫部一行就忙去了,而陪着宫部等人的,则是组头石川润次郎。
可谁也没想到,跟着宫部鼎藏来的松田重助、大高又次郎等人和润次郎话不投机,席间越说越僵,因此北添源五郎从楼梯摔下的时候,才被这些人借机取笑,进而引发了斗殴。
打无好手,骂无好口。
虽然闻讯赶来的河上玄明尽力劝解,但双方依然纠扯不清,甚至当西园寺赶到的时候,双方依然在互相指责:
宫部带来的人,认为白主不尊重他们,把他们安排在一楼的偏僻個室;
而白主这边说讲习院的人言语无理在先,而且贺喜的客人居然敢嘲笑主家,实在是甚为失礼!
西园寺本来就不是来调解的,他就是借此拜托纠缠而已。听了一会,他却恼怒起来:
学习院讲习这般人,有认得他的,自然纷纷叩首施礼;可白主这些人,被直秀调教得无法无天,自然没把他当回事。
而且,当西园寺命令两边和好后,白主方面却依然不依不饶,非要对方道歉才行。
就连陪着来的龙马,也没管他的脸色,让河上玄明劝说宫部鼎藏“立刻带人离去” ——实际上就是撵人。
这天大地大,面子最大。
西园寺颜面受挫,加上听了双方几句闲话也甚是窝火,这才回来没坐一会就开始发飙。
其实,最开始听说有学习院讲习参与,直秀的脑袋就一个比两个大:
所谓的学习院“讲习”呢,其实很多人压根就是攘夷浪士,有些公卿将其收拢在学习院,然后让这些人奔走效命。
这些人中,办事得力的首领,往往被奖励朝廷的低品官职。
攘夷浪士,多是各藩的下级武士甚至野武士出身,得了朝廷官职后,觉得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因此行事更加狂热。
其实之前庆喜就任“禁里御守卫总督”,也是始于这些学习院讲习们的一个提议,“设立朝廷亲兵”。
文久二年(1862年),有攘夷浪士上书公卿,“以山城、摄津、大~和、近江等国为天领,重开各国司,设立亲兵,实行王政复古。”
所幸,公卿们还没彻底昏头,知道收四个令制国为天领犯了大忌,但从那时起,京都小朝廷就不断试探幕府,要求设立亲兵护卫京都平安。
这不,到底搞出了个“禁里御守卫总督”才算完。
而且不说学习院讲习的搞风搞雨,单从学习院自身来说,从设立起始,就是反幕公卿们的大本营。
弘化4年(1847年),部分公卿集资设了了学习院教导子弟;到了嘉永二年( 1849年),见幕府并不在意,扶桑皇室才正式赐予“学习院”敕额。
从此,不甘寂寞的公卿群聚学习院——1858年的廷臣列参事件的八十八卿,去年1863年八月十八之变的落难七卿,要么结业于学习院,要么曾是学习院的资助者或教授。
尽管除了私塾,公卿们只有学习院一个地方可供学习,都说是学习院的问题可能失之偏颇,但其尊王反幕的风气之深重,是确认无疑的。
白主如今是佐幕一系,这和学习院对上了,那还有好。
而且呢,宫部鼎藏也不是啥善茬:
他因参与攘夷而脱藩,后被公卿三条实美所看重而被提拔为学习院讲习。
这三条实美呢,赫然就是八月十八之变被逐出京都的落难七卿首领,如今正在攘夷先锋长州落脚。
虽然不知道为何宫部没跟着三条跑路,但依照直秀的了解,这个人啊,激进攘夷的立场绝对没动摇过。
因此西园寺发难,问“大义不可敬乎?人言不可畏乎?仁者之勇可敌乎?”,这肯定是由宫部一伙人和自家小子们的争执而来。
对和这些人辩论,直秀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为啥呢?
因为这和对鱼弹琴、给猫小判没啥两样!
就只有苦笑了——传说中陈不占是被吓死的,这仁者之勇说起来好听,知行合一、慷慨赴死,可说到底,有啥用呢?
平生袖手谈心性,临终一死报君王。
嘿嘿,这句话是有些刻薄了,但真的说起来,这自己死没啥,人家愿意嘛,可拖累别人一起死,凭啥啊?!
原来,刚才西园寺出去干了啥,早就有人告诉了直秀:
闹事的一群人,不但是朝廷学习院的讲习,其中还有直秀的老熟人宫部鼎藏。
本来这些人和白主不搭界,可宫部出身肥后熊本细川家,不但是直秀少年游学时的相识,而且和如今的白主水军番头河上玄明有旧——早年宫部未脱藩时,颇受细川家老长冈是容信重,当时宫部借此对河上的亲家和养家都颇有照顾。
这次河上玄明开船送直秀等人到大坂,后来又跟着上洛。 而得知河上到了京都后,宫部就常来勾搭,和白主上下混了个脸熟,因此这次才能被请进了四季楼。
今天宾客众多,河上安排完宫部一行就忙去了,而陪着宫部等人的,则是组头石川润次郎。
可谁也没想到,跟着宫部鼎藏来的松田重助、大高又次郎等人和润次郎话不投机,席间越说越僵,因此北添源五郎从楼梯摔下的时候,才被这些人借机取笑,进而引发了斗殴。
打无好手,骂无好口。
虽然闻讯赶来的河上玄明尽力劝解,但双方依然纠扯不清,甚至当西园寺赶到的时候,双方依然在互相指责:
宫部带来的人,认为白主不尊重他们,把他们安排在一楼的偏僻個室;
而白主这边说讲习院的人言语无理在先,而且贺喜的客人居然敢嘲笑主家,实在是甚为失礼!
西园寺本来就不是来调解的,他就是借此拜托纠缠而已。听了一会,他却恼怒起来:
学习院讲习这般人,有认得他的,自然纷纷叩首施礼;可白主这些人,被直秀调教得无法无天,自然没把他当回事。
而且,当西园寺命令两边和好后,白主方面却依然不依不饶,非要对方道歉才行。
就连陪着来的龙马,也没管他的脸色,让河上玄明劝说宫部鼎藏“立刻带人离去” ——实际上就是撵人。
这天大地大,面子最大。
西园寺颜面受挫,加上听了双方几句闲话也甚是窝火,这才回来没坐一会就开始发飙。
其实,最开始听说有学习院讲习参与,直秀的脑袋就一个比两个大:
所谓的学习院“讲习”呢,其实很多人压根就是攘夷浪士,有些公卿将其收拢在学习院,然后让这些人奔走效命。
这些人中,办事得力的首领,往往被奖励朝廷的低品官职。
攘夷浪士,多是各藩的下级武士甚至野武士出身,得了朝廷官职后,觉得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因此行事更加狂热。
其实之前庆喜就任“禁里御守卫总督”,也是始于这些学习院讲习们的一个提议,“设立朝廷亲兵”。
文久二年(1862年),有攘夷浪士上书公卿,“以山城、摄津、大~和、近江等国为天领,重开各国司,设立亲兵,实行王政复古。”
所幸,公卿们还没彻底昏头,知道收四个令制国为天领犯了大忌,但从那时起,京都小朝廷就不断试探幕府,要求设立亲兵护卫京都平安。
这不,到底搞出了个“禁里御守卫总督”才算完。
而且不说学习院讲习的搞风搞雨,单从学习院自身来说,从设立起始,就是反幕公卿们的大本营。
弘化4年(1847年),部分公卿集资设了了学习院教导子弟;到了嘉永二年( 1849年),见幕府并不在意,扶桑皇室才正式赐予“学习院”敕额。
从此,不甘寂寞的公卿群聚学习院——1858年的廷臣列参事件的八十八卿,去年1863年八月十八之变的落难七卿,要么结业于学习院,要么曾是学习院的资助者或教授。
尽管除了私塾,公卿们只有学习院一个地方可供学习,都说是学习院的问题可能失之偏颇,但其尊王反幕的风气之深重,是确认无疑的。
白主如今是佐幕一系,这和学习院对上了,那还有好。
而且呢,宫部鼎藏也不是啥善茬:
他因参与攘夷而脱藩,后被公卿三条实美所看重而被提拔为学习院讲习。
这三条实美呢,赫然就是八月十八之变被逐出京都的落难七卿首领,如今正在攘夷先锋长州落脚。
虽然不知道为何宫部没跟着三条跑路,但依照直秀的了解,这个人啊,激进攘夷的立场绝对没动摇过。
因此西园寺发难,问“大义不可敬乎?人言不可畏乎?仁者之勇可敌乎?”,这肯定是由宫部一伙人和自家小子们的争执而来。
对和这些人辩论,直秀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为啥呢?
因为这和对鱼弹琴、给猫小判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