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bxs.net,宰执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哎呦,可别介,气坏老爷子您,小子罪过可就大了。再说,小子还指望您老给我的书稿作个序呢,您老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钟浩忽然想起:自己书稿要是找名人做个序言,应该能更快的文人士子接受,卖得肯定会更快些。钟浩在青州统共认识没几个人,想来想去,怕是这崔老最有身份了。虽然钟浩还不知道崔老的真正的家世身份,但只看崔老的气度和作派,应该家世不凡,是以钟浩趁机开口出言相求。
“嗯,作序?嘿嘿,老夫可不会轻易给人作序的,先给老夫看看你的书稿,要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多少润笔,老夫都不会给人作序的!”
“啊,还要润笔?咱们棋友之间,谈那些铜臭之事,岂不玷污了这份高雅!”钟浩压根就没打算给崔老润笔之资。
钟浩把自己的那三份书稿从“怀揣”中取出,递给崔老。
崔老随手接过,先翻看一份封皮上写着《三字经》的文稿,只看那字,崔老便眼前一亮。那笔小楷,笔力颇为深厚,颇具钟王遗韵,但又隐隐别具一格,颇有大家风范,很是飘逸俊秀。
钟浩后世跟着爷爷习字,除了临摹学习大钟、小钟之外,还对明朝中后期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的小楷,很是下了一番苦功临摹体会。这董其昌为人虽然不怎么样,但这书法绝对算是能开宗立派的。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钟浩后世临摹董其昌书法多年,倒是还算颇得其一二分的神韵,此时的人们自然没有见过董其昌的行书,是以崔老见到钟浩这等飘逸空灵、独具一格的行书,颇为眼亮。
崔老盯着钟浩那笔小楷,看了片刻,才开始翻开文稿,只不过看了几页,便神情一震,不由得快速翻看起来。
大宋此时普及的童蒙读物主要是《百家姓》和《千字文》。
《百家姓》是采用四言体例,虽然句句押韵,但内容没有文理,只是对几百个姓氏按韵律进行排列,因此知识性缺乏,用于辨音识字尚可,用于开蒙的学童学习知识便有所不足。《千字文》则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知识性也不算太丰富。
而崔老见自己手中的《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通俗、顺口、易记,还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人文和传说等许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性比之《百家姓》、《千字文》丰富许多,绝对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童蒙读物,是以神情颇为震撼。
崔老看完《三字经》,又拿过另外两本封皮上写着《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书稿翻看。崔老见这两本书都是系统归纳总结用韵和格律的书,书中按韵部编写,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种种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对儿童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非常的有用。崔老越看,眼睛越亮。
其实,这个年代,许多大家世族也都自己培养子弟辨音识字和训练诗词应对的各种童蒙教材,但大都秘不示人,崔家作为千年望族,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培养子弟的各类童蒙读物,但比自己手中这三本文稿,想去甚远。
大宋如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系统归纳各种用韵和格律的书籍,这两本书对于学习诗词歌赋非常得有帮助。此时的进士科考得可是诗赋,而... -->>
“哎呦,可别介,气坏老爷子您,小子罪过可就大了。再说,小子还指望您老给我的书稿作个序呢,您老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钟浩忽然想起:自己书稿要是找名人做个序言,应该能更快的文人士子接受,卖得肯定会更快些。钟浩在青州统共认识没几个人,想来想去,怕是这崔老最有身份了。虽然钟浩还不知道崔老的真正的家世身份,但只看崔老的气度和作派,应该家世不凡,是以钟浩趁机开口出言相求。
“嗯,作序?嘿嘿,老夫可不会轻易给人作序的,先给老夫看看你的书稿,要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多少润笔,老夫都不会给人作序的!”
“啊,还要润笔?咱们棋友之间,谈那些铜臭之事,岂不玷污了这份高雅!”钟浩压根就没打算给崔老润笔之资。
钟浩把自己的那三份书稿从“怀揣”中取出,递给崔老。
崔老随手接过,先翻看一份封皮上写着《三字经》的文稿,只看那字,崔老便眼前一亮。那笔小楷,笔力颇为深厚,颇具钟王遗韵,但又隐隐别具一格,颇有大家风范,很是飘逸俊秀。
钟浩后世跟着爷爷习字,除了临摹学习大钟、小钟之外,还对明朝中后期的书法大家董其昌的小楷,很是下了一番苦功临摹体会。这董其昌为人虽然不怎么样,但这书法绝对算是能开宗立派的。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钟浩后世临摹董其昌书法多年,倒是还算颇得其一二分的神韵,此时的人们自然没有见过董其昌的行书,是以崔老见到钟浩这等飘逸空灵、独具一格的行书,颇为眼亮。
崔老盯着钟浩那笔小楷,看了片刻,才开始翻开文稿,只不过看了几页,便神情一震,不由得快速翻看起来。
大宋此时普及的童蒙读物主要是《百家姓》和《千字文》。
《百家姓》是采用四言体例,虽然句句押韵,但内容没有文理,只是对几百个姓氏按韵律进行排列,因此知识性缺乏,用于辨音识字尚可,用于开蒙的学童学习知识便有所不足。《千字文》则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知识性也不算太丰富。
而崔老见自己手中的《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通俗、顺口、易记,还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人文和传说等许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性比之《百家姓》、《千字文》丰富许多,绝对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童蒙读物,是以神情颇为震撼。
崔老看完《三字经》,又拿过另外两本封皮上写着《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书稿翻看。崔老见这两本书都是系统归纳总结用韵和格律的书,书中按韵部编写,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种种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对儿童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非常的有用。崔老越看,眼睛越亮。
其实,这个年代,许多大家世族也都自己培养子弟辨音识字和训练诗词应对的各种童蒙教材,但大都秘不示人,崔家作为千年望族,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培养子弟的各类童蒙读物,但比自己手中这三本文稿,想去甚远。
大宋如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系统归纳各种用韵和格律的书籍,这两本书对于学习诗词歌赋非常得有帮助。此时的进士科考得可是诗赋,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