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bxs.net,这个天国不太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去岁上海县海关统计的数据,总出口为6462万圣元,总进口为8036万圣元,全年上海海关总关银收1256万圣元,其中因进口的机械、武器等补贴货物补贴金直接从海关划拨,共计划拨补贴款460万圣元,结余关税收入共计796万圣元。上海县的工厂店铺去年生意红火,特比是自从南洋公司办的几家纺织厂、织布厂领头之后,单是纺织厂、织布厂、缫丝厂、轧花厂、印刷厂等都纷纷建立起来,还有船运公司、船舶修造厂、搬运公司、机器厂、五金厂、银行钱庄、保险公司、贸易商行、蜡烛厂、火柴厂、纸厂、煤饼厂、木柴厂等等不一而举,整个上海县有洋资洋行、公司、厂矿等一百六十余家,其他官办、民资等大小商行公司作坊等足足从几十家发展到了有六百多家。单是在上海商务局备案过的从事与洋人贸易的买办中介便有上千人之多。单单城内和城区周边的商户、公司所征税收便有530万圣元的样子,这其中新建的浦东特区因为政策优惠,还未开始收税,再过一年开始收税想必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张之洞一脸自豪地说着,却不知旁边的刘坤一已经脸色铁青,难看之极。
他虽为松江知府,但一来原本就因为上海县极为特殊,二来上海县又是成立了浦东自由贸易特区,地位超然,因此他平素并没过问上海县之事,所治理的松江府,也一向将上海县排除之外的。
毕竟相隔很近,他对上海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洋人洋货,船来船往的,整个就是个大闹市一样,所有的人都为着熙熙攘攘逐利而去,特别是堂堂的上海知县张之洞,竟然和那些商贾称兄道弟地打成一片,对洋人也分外亲热,对此,刘坤一很是不满。要不是见那张之洞将上海城内外的乞丐也都收留起来,让之打扫街道留口饭吃,还给上海郊外的乡间农户免费运送城中粪肥,租用耕牛等,还算做了些仁德利民之事,刘坤一说不得都要弹劾他了。
他一直以为商贾贸易之道,乃是历朝历代所不提倡的偏门左道而已,上不了什么台面,毕竟农耕桑蚕才是正途。商贾之人,不事生产,低卖高卖,偷奸耍滑而已。要是没有周边自己的松江府、还有其他嘉兴湖州苏州等州府的产粮大府,就他上海县这样,只怕要饿死去。而且,若是所有乡民全都进城做买卖,谁来种粮,谁来读圣贤书?
可现在,张之洞报出的一大串数字,让刘坤一惊呆了:就他一个小小的上海县,原本还属于松江府治下倒数第二小的一个三等县,它居然仅仅关税结余就有796万圣元,若不是因为补贴那些洋货,甚至原本还有1256万圣元之多。这还不止,连小小上海城的那些商户和商贩便有530万圣元的样子,看那张之洞洋洋得意的样子,说起那浦东新区还未收税,否则更多。要知道,自己的松江府其他7个县厅加起来的赋税总额也就是520万圣元,与他一个上海县相比,别说大头的关税,连比那些商贩的税收都还差10万圣元。这无疑让刘坤一为之震撼!
就任这两年多以来,他已经清楚,整个中华帝国在皇帝冯云山的主导下,重在实际,虽有些过于追逐利益,但注重民间百姓生活的改善,关心百姓疾苦。所有政绩,都要以一套所谓切实科学的评估体系来核算成相对准确的数字,并上交朝廷如数的税收资金,再根据上交情况,下拨资金,平衡地方。因此,上海县的收支数据不大会有水分。这就让他觉得十分震撼了!莫非,自古圣贤说的那套、自己想的那套还真的错了么?就像皇帝在帝国最为出名、销量最好的《南方日报》上所说的那样:“时代不同了,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进程,帝国也要跟随世界潮流,打造重商思想,以制造立国,以贸易立国,让中华百姓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但刘坤一还有一丝不解,就算经商能有余财,但若不事耕种,哪来的粮食?
只听张之洞接着向皇帝禀报:“陛下,上海县经过二年多的发展,城区已经初具规模,老县城内人口12万余人,城外的洋行区、原领事馆区有人口20万,特别是新发展的浦东特区,也吸引了5万人居住,而且每月还从苏浙皖等地迁来数千人地持续增长,都是来找工或做些小生意,整个上海县城区周围,便有人口37余万,加上城外乡下的其他农户4万5千余户,全县人口即将超过60万……”
冯云山打断张之洞的话,问道:“人口剧增,上海城区的城市治理也得跟上才行。特别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特别是粮食蔬菜等吃食供应,能跟上吗?”
一旁的刘坤一也心中一动:是啊,他查过松江府的一些资料,原本除去租界区领事馆之类的外来人口外,这个属于三等县的上海县人口不到20万,在松江府里的8县来说算是小的了,后来上海开埠向洋人开放领事馆、租界区,大量商贩涌入才增加至前些年的三四十万人。没想到,这最近的短短两年时间,大肆吸引乡间富农和各处的乡绅来上海开设什么公司,从事贸易,搞得人口更是剧增到将近60万,繁华是繁华了,看你们粮食怎么解决?
“陛下放心,上海粮食无忧。黄浦江外滩边的码头货仓内,还有苏州府的2万吨粮食没开封。前几天,几艘从吕宋岛满载稻谷的货船到现在还没卸完货,昨天又闻报日南省的五艘货船运来8000吨谷子,价格比苏州府的那批陈粮还要低上一成,胡氏洋行的老板胡雪岩特地找微臣作为中人,愿意全部以正常市价吃下来,他准备转运到北方的直隶、辽东等地囤积售卖,赚取差价。微臣没有答应,上海县的官仓粮食已经存放了一年多了,该置换一批新粮。其实如今上海已经成为东部沿海一带粮食的转运集散地,不但四川湖广江西安徽的粮食,还有交趾日南和南洋甚至西洋的粮食都会集中到这里,十分方便,就拿从交趾省来的稻谷来说吧,足够上海县60万人口吃上半年的口粮,10艘货船2个月时间便运足了……”
刘坤一没有再听下去,张之洞的话让他心中充满挫败感。自己以为困难的粮食问题,如此轻易地便解决了,而且,那交趾、还有南洋,甚至西洋国家的粮食那么多,竟然吃不完一样,四处廉价售卖,莫非,这个时代真的变得跟圣贤书上说的不一样了?
冯云山这边却丝毫不惊奇,也没注意到刘坤一的心事变化,他正在听张之洞禀报的上海发展情况,除了经济人口民生... -->>
“去岁上海县海关统计的数据,总出口为6462万圣元,总进口为8036万圣元,全年上海海关总关银收1256万圣元,其中因进口的机械、武器等补贴货物补贴金直接从海关划拨,共计划拨补贴款460万圣元,结余关税收入共计796万圣元。上海县的工厂店铺去年生意红火,特比是自从南洋公司办的几家纺织厂、织布厂领头之后,单是纺织厂、织布厂、缫丝厂、轧花厂、印刷厂等都纷纷建立起来,还有船运公司、船舶修造厂、搬运公司、机器厂、五金厂、银行钱庄、保险公司、贸易商行、蜡烛厂、火柴厂、纸厂、煤饼厂、木柴厂等等不一而举,整个上海县有洋资洋行、公司、厂矿等一百六十余家,其他官办、民资等大小商行公司作坊等足足从几十家发展到了有六百多家。单是在上海商务局备案过的从事与洋人贸易的买办中介便有上千人之多。单单城内和城区周边的商户、公司所征税收便有530万圣元的样子,这其中新建的浦东特区因为政策优惠,还未开始收税,再过一年开始收税想必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张之洞一脸自豪地说着,却不知旁边的刘坤一已经脸色铁青,难看之极。
他虽为松江知府,但一来原本就因为上海县极为特殊,二来上海县又是成立了浦东自由贸易特区,地位超然,因此他平素并没过问上海县之事,所治理的松江府,也一向将上海县排除之外的。
毕竟相隔很近,他对上海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洋人洋货,船来船往的,整个就是个大闹市一样,所有的人都为着熙熙攘攘逐利而去,特别是堂堂的上海知县张之洞,竟然和那些商贾称兄道弟地打成一片,对洋人也分外亲热,对此,刘坤一很是不满。要不是见那张之洞将上海城内外的乞丐也都收留起来,让之打扫街道留口饭吃,还给上海郊外的乡间农户免费运送城中粪肥,租用耕牛等,还算做了些仁德利民之事,刘坤一说不得都要弹劾他了。
他一直以为商贾贸易之道,乃是历朝历代所不提倡的偏门左道而已,上不了什么台面,毕竟农耕桑蚕才是正途。商贾之人,不事生产,低卖高卖,偷奸耍滑而已。要是没有周边自己的松江府、还有其他嘉兴湖州苏州等州府的产粮大府,就他上海县这样,只怕要饿死去。而且,若是所有乡民全都进城做买卖,谁来种粮,谁来读圣贤书?
可现在,张之洞报出的一大串数字,让刘坤一惊呆了:就他一个小小的上海县,原本还属于松江府治下倒数第二小的一个三等县,它居然仅仅关税结余就有796万圣元,若不是因为补贴那些洋货,甚至原本还有1256万圣元之多。这还不止,连小小上海城的那些商户和商贩便有530万圣元的样子,看那张之洞洋洋得意的样子,说起那浦东新区还未收税,否则更多。要知道,自己的松江府其他7个县厅加起来的赋税总额也就是520万圣元,与他一个上海县相比,别说大头的关税,连比那些商贩的税收都还差10万圣元。这无疑让刘坤一为之震撼!
就任这两年多以来,他已经清楚,整个中华帝国在皇帝冯云山的主导下,重在实际,虽有些过于追逐利益,但注重民间百姓生活的改善,关心百姓疾苦。所有政绩,都要以一套所谓切实科学的评估体系来核算成相对准确的数字,并上交朝廷如数的税收资金,再根据上交情况,下拨资金,平衡地方。因此,上海县的收支数据不大会有水分。这就让他觉得十分震撼了!莫非,自古圣贤说的那套、自己想的那套还真的错了么?就像皇帝在帝国最为出名、销量最好的《南方日报》上所说的那样:“时代不同了,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进程,帝国也要跟随世界潮流,打造重商思想,以制造立国,以贸易立国,让中华百姓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但刘坤一还有一丝不解,就算经商能有余财,但若不事耕种,哪来的粮食?
只听张之洞接着向皇帝禀报:“陛下,上海县经过二年多的发展,城区已经初具规模,老县城内人口12万余人,城外的洋行区、原领事馆区有人口20万,特别是新发展的浦东特区,也吸引了5万人居住,而且每月还从苏浙皖等地迁来数千人地持续增长,都是来找工或做些小生意,整个上海县城区周围,便有人口37余万,加上城外乡下的其他农户4万5千余户,全县人口即将超过60万……”
冯云山打断张之洞的话,问道:“人口剧增,上海城区的城市治理也得跟上才行。特别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特别是粮食蔬菜等吃食供应,能跟上吗?”
一旁的刘坤一也心中一动:是啊,他查过松江府的一些资料,原本除去租界区领事馆之类的外来人口外,这个属于三等县的上海县人口不到20万,在松江府里的8县来说算是小的了,后来上海开埠向洋人开放领事馆、租界区,大量商贩涌入才增加至前些年的三四十万人。没想到,这最近的短短两年时间,大肆吸引乡间富农和各处的乡绅来上海开设什么公司,从事贸易,搞得人口更是剧增到将近60万,繁华是繁华了,看你们粮食怎么解决?
“陛下放心,上海粮食无忧。黄浦江外滩边的码头货仓内,还有苏州府的2万吨粮食没开封。前几天,几艘从吕宋岛满载稻谷的货船到现在还没卸完货,昨天又闻报日南省的五艘货船运来8000吨谷子,价格比苏州府的那批陈粮还要低上一成,胡氏洋行的老板胡雪岩特地找微臣作为中人,愿意全部以正常市价吃下来,他准备转运到北方的直隶、辽东等地囤积售卖,赚取差价。微臣没有答应,上海县的官仓粮食已经存放了一年多了,该置换一批新粮。其实如今上海已经成为东部沿海一带粮食的转运集散地,不但四川湖广江西安徽的粮食,还有交趾日南和南洋甚至西洋的粮食都会集中到这里,十分方便,就拿从交趾省来的稻谷来说吧,足够上海县60万人口吃上半年的口粮,10艘货船2个月时间便运足了……”
刘坤一没有再听下去,张之洞的话让他心中充满挫败感。自己以为困难的粮食问题,如此轻易地便解决了,而且,那交趾、还有南洋,甚至西洋国家的粮食那么多,竟然吃不完一样,四处廉价售卖,莫非,这个时代真的变得跟圣贤书上说的不一样了?
冯云山这边却丝毫不惊奇,也没注意到刘坤一的心事变化,他正在听张之洞禀报的上海发展情况,除了经济人口民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