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秦楼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官员们听得瞠目结舌,他们总算知道什么叫做颠倒黑白了。蜀王哪儿有他自己说的那么清白无辜?居然还倒打了辽王与赵砡一耙。然而,还是有人忍不住相信了,觉得他这话也不是说不通。
辽王气愤不已,他无法忍受蜀王再次抢到主动权,正要上前与对方辩上一辩,谁知蜀王却又拿出了一样令人惊讶不已的证据。这一回,不是要证明蜀王自己无辜,也不是要证明辽王父子如何有罪,而是证明,当初那位风闻上奏的御史,之所以会听说赵砡触犯的罪行,乃是在茶馆“无意中”听了邻桌之人的谈话,又去刑部查了卷宗,确定是事实,才写了奏章。
那当时将秘密透露给他的邻桌茶客是谁呢?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那居然是辽王府的下人,而且恰好是服侍辽王与继妃所生的小儿子赵研的长随。据御史回忆,那两名长随当时大声在茶馆里议论,说他们小主子小小年纪就喝得烂醉,醉后骂了亲哥哥一顿,十分气愤伤心,因为王爷王妃偏心他的同胞哥哥,明知道他哥哥犯了大罪,还要想方设法去包庇,对他这个小儿子,却完全不放在眼里。小主子委屈了,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为小主子打抱不平。世上怎会有那么偏心的父母呢?
那两名长随还议论呢,当年他们王府的二爷给哥哥嫂子下毒,哥哥逃过一命,嫂子中毒后死了,王爷王妃知道后,却帮着二爷善了后,十足是慈父慈母。可他们小主子偶尔鞭打了一个平民,叫朝中御史参了,不过是赔些汤药费的事儿,王爷王妃却只会揪着他骂。他们兄弟俩一母同胞,待遇却差了这么远,小主子真的很伤心很不平呀。
这御史与两名长随也不知蜀王是如何请了来的,当庭说了这些话后,所有人都傻眼了。皇帝与朝臣们为赵砡的狠辣而惊讶;赵硕总算确定了元配妻子的死因,心下暗叹;辽王得知是小儿子泄露了二儿子的罪行,几乎发了疯;王大老爷则觉得,女婿元配的死既然是赵砡所害,那他们王家先前逼死赵砡原配的坏名声,也算是得以澄清了;还有部分朝臣们,觉得辽王府这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货色,继妃所出二子皆是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之辈,赵硕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也未必是合适的皇嗣人选。
一时间,朝堂上乱成了一团。
又有先前与王家不和的臣子,趁机对赵硕与王家落井下石,要皇帝追究他们知情不报的罪过。虽然这都不是什么大罪名,但只要把赵硕的皇嗣候选资格给弄没了,就是他们的胜利。
又有站在蜀王一方的官员为他说情,说他的做法虽然不对,但辽王府藏污纳垢,更加可恶,请皇帝看在蜀王的一片忠心份上,对他从轻发落……
两派官员互相攻击,赵硕与蜀王双方都不甘示弱地互相指责对方,最终,这场闹剧在辽王当堂吐血昏厥后结束了。辽王被紧急送往太医院诊治。赵硕其实很想留在皇帝身边再为自己表白表白,可又顾虑着自己还要维持孝子人设,只能跟着父亲去了太医院。等到辽王醒转,灰心地要出宫回府的时候,皇帝已在乾清宫中下达了对两个王府的处置命令。
辽王次子赵砡罪行确凿,责令宗人府审理,待审清案情后再行宣判。但这一回,他在私通外国、擅卖军械、伪造文书、陷害长兄等罪名以外,还要再添一条下毒害人,只怕会判得更重些。
辽王有纵子为恶的罪名,还参与了伪造证据、陷害他人,因此要被罚俸三年。皇帝还暂时剥夺了他的军权,稍后另行指派官员前往辽东,调查军中贪腐现象。若有更严重的罪行存在,那就到时候再罚。
蜀王有擅自打探其他亲王藩地、伪造文书等罪名,但罪行倒是不深,只罚俸三年了事,又勒令他早日回藩地读书。至于他的小儿子是否能入继皇家,皇帝压根儿就没提——太子还在呢,说什么皇嗣?
辽、蜀两王府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辽王府看起来更惨些,次子还不知要在宗人府里坐几年的牢,小儿子干的事已经引发了家庭风暴,这对同胞兄弟定是要反目成仇了,赵硕的前程也受到了影响。
但蜀王府只是表面上无事,其实也没得个好结果。宫中的太后听闻了事情经过,对蜀王夫妻产生了不满,无意帮他们说好话。蜀王这回兴许真的要提前回藩地去了,他还如何为儿子谋求皇嗣之位呢?眼下连一门好亲事,以及小儿子的爵位还没弄到手呢,又丢了三年的俸禄,简直是白来一场。
不过蜀王妃是个不死心的。圣旨只说蜀王要回藩地罢了,没说她这个王妃以及小儿子赵砚也要一起回去。茶会她要照常办,儿媳妇她也要照常娶,太后那儿,她还要照常巴结。事情还没到绝路呢,谁说她的儿子就一辈子没法成为东宫之主了呢?
的官员们听得瞠目结舌,他们总算知道什么叫做颠倒黑白了。蜀王哪儿有他自己说的那么清白无辜?居然还倒打了辽王与赵砡一耙。然而,还是有人忍不住相信了,觉得他这话也不是说不通。
辽王气愤不已,他无法忍受蜀王再次抢到主动权,正要上前与对方辩上一辩,谁知蜀王却又拿出了一样令人惊讶不已的证据。这一回,不是要证明蜀王自己无辜,也不是要证明辽王父子如何有罪,而是证明,当初那位风闻上奏的御史,之所以会听说赵砡触犯的罪行,乃是在茶馆“无意中”听了邻桌之人的谈话,又去刑部查了卷宗,确定是事实,才写了奏章。
那当时将秘密透露给他的邻桌茶客是谁呢?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那居然是辽王府的下人,而且恰好是服侍辽王与继妃所生的小儿子赵研的长随。据御史回忆,那两名长随当时大声在茶馆里议论,说他们小主子小小年纪就喝得烂醉,醉后骂了亲哥哥一顿,十分气愤伤心,因为王爷王妃偏心他的同胞哥哥,明知道他哥哥犯了大罪,还要想方设法去包庇,对他这个小儿子,却完全不放在眼里。小主子委屈了,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为小主子打抱不平。世上怎会有那么偏心的父母呢?
那两名长随还议论呢,当年他们王府的二爷给哥哥嫂子下毒,哥哥逃过一命,嫂子中毒后死了,王爷王妃知道后,却帮着二爷善了后,十足是慈父慈母。可他们小主子偶尔鞭打了一个平民,叫朝中御史参了,不过是赔些汤药费的事儿,王爷王妃却只会揪着他骂。他们兄弟俩一母同胞,待遇却差了这么远,小主子真的很伤心很不平呀。
这御史与两名长随也不知蜀王是如何请了来的,当庭说了这些话后,所有人都傻眼了。皇帝与朝臣们为赵砡的狠辣而惊讶;赵硕总算确定了元配妻子的死因,心下暗叹;辽王得知是小儿子泄露了二儿子的罪行,几乎发了疯;王大老爷则觉得,女婿元配的死既然是赵砡所害,那他们王家先前逼死赵砡原配的坏名声,也算是得以澄清了;还有部分朝臣们,觉得辽王府这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货色,继妃所出二子皆是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之辈,赵硕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也未必是合适的皇嗣人选。
一时间,朝堂上乱成了一团。
又有先前与王家不和的臣子,趁机对赵硕与王家落井下石,要皇帝追究他们知情不报的罪过。虽然这都不是什么大罪名,但只要把赵硕的皇嗣候选资格给弄没了,就是他们的胜利。
又有站在蜀王一方的官员为他说情,说他的做法虽然不对,但辽王府藏污纳垢,更加可恶,请皇帝看在蜀王的一片忠心份上,对他从轻发落……
两派官员互相攻击,赵硕与蜀王双方都不甘示弱地互相指责对方,最终,这场闹剧在辽王当堂吐血昏厥后结束了。辽王被紧急送往太医院诊治。赵硕其实很想留在皇帝身边再为自己表白表白,可又顾虑着自己还要维持孝子人设,只能跟着父亲去了太医院。等到辽王醒转,灰心地要出宫回府的时候,皇帝已在乾清宫中下达了对两个王府的处置命令。
辽王次子赵砡罪行确凿,责令宗人府审理,待审清案情后再行宣判。但这一回,他在私通外国、擅卖军械、伪造文书、陷害长兄等罪名以外,还要再添一条下毒害人,只怕会判得更重些。
辽王有纵子为恶的罪名,还参与了伪造证据、陷害他人,因此要被罚俸三年。皇帝还暂时剥夺了他的军权,稍后另行指派官员前往辽东,调查军中贪腐现象。若有更严重的罪行存在,那就到时候再罚。
蜀王有擅自打探其他亲王藩地、伪造文书等罪名,但罪行倒是不深,只罚俸三年了事,又勒令他早日回藩地读书。至于他的小儿子是否能入继皇家,皇帝压根儿就没提——太子还在呢,说什么皇嗣?
辽、蜀两王府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辽王府看起来更惨些,次子还不知要在宗人府里坐几年的牢,小儿子干的事已经引发了家庭风暴,这对同胞兄弟定是要反目成仇了,赵硕的前程也受到了影响。
但蜀王府只是表面上无事,其实也没得个好结果。宫中的太后听闻了事情经过,对蜀王夫妻产生了不满,无意帮他们说好话。蜀王这回兴许真的要提前回藩地去了,他还如何为儿子谋求皇嗣之位呢?眼下连一门好亲事,以及小儿子的爵位还没弄到手呢,又丢了三年的俸禄,简直是白来一场。
不过蜀王妃是个不死心的。圣旨只说蜀王要回藩地罢了,没说她这个王妃以及小儿子赵砚也要一起回去。茶会她要照常办,儿媳妇她也要照常娶,太后那儿,她还要照常巴结。事情还没到绝路呢,谁说她的儿子就一辈子没法成为东宫之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