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川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缅甸不过是英国人的外围利益,英国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日军在这里大战,之所以让中国军队参战,不过是想让中国军队当他们的替死鬼,掩护他们进入印度,可是印度不一样,如果印度让日本人占领了,那么英国将失去巨大的利益,这是英国人所不能容忍的。英国人已没有了在缅甸时的落魄,誓死悍卫印度。
为了保护印度的利益,英国人甚至划出一定的区域让给中国远征军做基地,允许中国在这里编练新军,这就是蓝姆伽基地,而这支在印度受训的部队,就是中国驻印军,中国驻印军也是后来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和“御林军”的新六军的源头。
虽然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失败,在华北的冀中一带又进行了五一大扫荡,给八路军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战术上的胜利却远远没有战略上的失败作用大,总体上,包括德日意在内的世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一是由于苏联潜力巨大,德国人冒失的进攻苏联犯了兵家大忌,纵横数千里的漫长补给线是他们致命的弱点,而苏联这个由战斗的民族为主体组成的国家,又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强大的兵力与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等后勤补充。
另一方面,日本惹了美国这个不该惹的对手,美国可是世界头号强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在世界遥遥领先,美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每五分钟就可以造出一架战斗机来。
本来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很强,美国也没有这么快出兵的打算,可是,日本人惹毛了美国佬,为罗斯福总统扫清了美国参战的所有障碍,当山姆大叔决定干掉日本人时,日本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局就已经注定。
以至于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蒋委员长在得知美国参战时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知道,有了美国人的参战,又有苏联人的反攻,德国人与日本人的失败已经注定!
中国在独自抗战了四、五个年头之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然而,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大事却在河消然发生。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而当时难民乘火车逃难的是极少数,多数人是徒步。
此时陇海线郑州以东已被日军占领,能通车的是洛阳以西。坐火车逃难的,充其量最多占总人数的1/3。当时火车数量很有限,运载效率很低,大部分是运货的,难民都是坐在货上面。当时火车时速估计只有30公里,从洛阳到三门峡走走停停要两天。家境稍好的,才有可能坐上火车,多数人是徒步,一路上饿殍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更让人愤怒的是,驻扎在河南的国民革命军汤军团却不顾当时的老百姓死活,如往常一样征粮,弄的很多难民逃离河南,水旱蝗汤,成为了河南四害,老百姓恨汤军团入骨。
后来,日军进入河南,见此情景,向当地的灾民发了一些军粮救济灾民,日军的这一举动立即赢得了民心,老百姓奋起反抗,竟然将汤部五万中央军缴械,这时的中国发生了很怪异的一幕,老百姓竟然与侵略者合作干掉了自己国家的军队,这种事情,也算是旷古罕见的了吧。
为了怕影响军心和心心,国民政委封锁了河南大旱的消息,当时的美国记者白修德深入灾区采访,一路历经千难万险,最后在几个国民党军的帮助下才侥幸逃得了一条命,据他估计,河南一千万人口,最少饿死三百万到五百万,而一年后国民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只有二十多万而已。
其实当时的饥荒并不仅仅发生在河南,整个华北地区都遭遇了旱灾。可讽刺的是,日本占领下以伪政府统治的河北地区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都进行了比较有效的赈灾。
共产党当时的根据地也面临着很严重的旱灾,而且还并发蝗灾;这个时候,共产党组织进行了得力的赈灾工作。由于共产党本身没有太多的资源,所以共产党的赈灾大多是政策性的,有以工代赈的特点。
比如,面临蝗灾,中央提出了“蝗虫能吃人,人也能吃蝗虫”的口号,组织群众采取烟熏火烧等方式驱杀蝗虫,并将蝗虫当做食物吃,间接地缓解了粮食的不足。
另外,当时中央接受了民主人士的建议,采取精兵简政之策,大量削减脱产军政干部,组织党员官兵进行大生产运动;
一方面减轻群众的公粮负担,另一方面加大生产自己自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共产党不仅要面对天灾,还要面临日军的大扫荡这样的人祸;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河南是国民革命军的地盘,共产党对此鞭长莫及,也没有办法,而国民政委对旱灾救援不利,造成了河南人口的大量死亡与逃亡,由于历史上每次发生旱灾,人民普遍都向较富足的陕西、贵州、湖北等地逃荒,向北逃的不多。
不过,少数向北逃荒并进入根据地的灾民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中央对这些灾民有详细的安置政策。比如每个村安排8户灾民,根据人口构成供给足够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口粮等等。
同样发生的华北的旱灾与蝗灾,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同,国统区一片哀鸿遍野,八路军根据地虽然穷,却也没饿死人,就连日伪统治区都平安度过,这一切,让所有识之士对国民政府极为失望,对八路军根据地心生向往。
中国的人心与民望在不经意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延安为首的八路军政府,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支起了抗战大业!
缅甸不过是英国人的外围利益,英国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日军在这里大战,之所以让中国军队参战,不过是想让中国军队当他们的替死鬼,掩护他们进入印度,可是印度不一样,如果印度让日本人占领了,那么英国将失去巨大的利益,这是英国人所不能容忍的。英国人已没有了在缅甸时的落魄,誓死悍卫印度。
为了保护印度的利益,英国人甚至划出一定的区域让给中国远征军做基地,允许中国在这里编练新军,这就是蓝姆伽基地,而这支在印度受训的部队,就是中国驻印军,中国驻印军也是后来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和“御林军”的新六军的源头。
虽然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失败,在华北的冀中一带又进行了五一大扫荡,给八路军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战术上的胜利却远远没有战略上的失败作用大,总体上,包括德日意在内的世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一是由于苏联潜力巨大,德国人冒失的进攻苏联犯了兵家大忌,纵横数千里的漫长补给线是他们致命的弱点,而苏联这个由战斗的民族为主体组成的国家,又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强大的兵力与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等后勤补充。
另一方面,日本惹了美国这个不该惹的对手,美国可是世界头号强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在世界遥遥领先,美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每五分钟就可以造出一架战斗机来。
本来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很强,美国也没有这么快出兵的打算,可是,日本人惹毛了美国佬,为罗斯福总统扫清了美国参战的所有障碍,当山姆大叔决定干掉日本人时,日本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局就已经注定。
以至于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蒋委员长在得知美国参战时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知道,有了美国人的参战,又有苏联人的反攻,德国人与日本人的失败已经注定!
中国在独自抗战了四、五个年头之后,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然而,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大事却在河消然发生。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而当时难民乘火车逃难的是极少数,多数人是徒步。
此时陇海线郑州以东已被日军占领,能通车的是洛阳以西。坐火车逃难的,充其量最多占总人数的1/3。当时火车数量很有限,运载效率很低,大部分是运货的,难民都是坐在货上面。当时火车时速估计只有30公里,从洛阳到三门峡走走停停要两天。家境稍好的,才有可能坐上火车,多数人是徒步,一路上饿殍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更让人愤怒的是,驻扎在河南的国民革命军汤军团却不顾当时的老百姓死活,如往常一样征粮,弄的很多难民逃离河南,水旱蝗汤,成为了河南四害,老百姓恨汤军团入骨。
后来,日军进入河南,见此情景,向当地的灾民发了一些军粮救济灾民,日军的这一举动立即赢得了民心,老百姓奋起反抗,竟然将汤部五万中央军缴械,这时的中国发生了很怪异的一幕,老百姓竟然与侵略者合作干掉了自己国家的军队,这种事情,也算是旷古罕见的了吧。
为了怕影响军心和心心,国民政委封锁了河南大旱的消息,当时的美国记者白修德深入灾区采访,一路历经千难万险,最后在几个国民党军的帮助下才侥幸逃得了一条命,据他估计,河南一千万人口,最少饿死三百万到五百万,而一年后国民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只有二十多万而已。
其实当时的饥荒并不仅仅发生在河南,整个华北地区都遭遇了旱灾。可讽刺的是,日本占领下以伪政府统治的河北地区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都进行了比较有效的赈灾。
共产党当时的根据地也面临着很严重的旱灾,而且还并发蝗灾;这个时候,共产党组织进行了得力的赈灾工作。由于共产党本身没有太多的资源,所以共产党的赈灾大多是政策性的,有以工代赈的特点。
比如,面临蝗灾,中央提出了“蝗虫能吃人,人也能吃蝗虫”的口号,组织群众采取烟熏火烧等方式驱杀蝗虫,并将蝗虫当做食物吃,间接地缓解了粮食的不足。
另外,当时中央接受了民主人士的建议,采取精兵简政之策,大量削减脱产军政干部,组织党员官兵进行大生产运动;
一方面减轻群众的公粮负担,另一方面加大生产自己自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共产党不仅要面对天灾,还要面临日军的大扫荡这样的人祸;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河南是国民革命军的地盘,共产党对此鞭长莫及,也没有办法,而国民政委对旱灾救援不利,造成了河南人口的大量死亡与逃亡,由于历史上每次发生旱灾,人民普遍都向较富足的陕西、贵州、湖北等地逃荒,向北逃的不多。
不过,少数向北逃荒并进入根据地的灾民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中央对这些灾民有详细的安置政策。比如每个村安排8户灾民,根据人口构成供给足够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口粮等等。
同样发生的华北的旱灾与蝗灾,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不同,国统区一片哀鸿遍野,八路军根据地虽然穷,却也没饿死人,就连日伪统治区都平安度过,这一切,让所有识之士对国民政府极为失望,对八路军根据地心生向往。
中国的人心与民望在不经意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延安为首的八路军政府,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支起了抗战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