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三栖特种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医疗系统和思想改造系统这两个项目讨论确定以后,麦轲吩咐黄玉琨和傅长龙到原野的南部实地勘测,确定不同机构的不同地点,最好画出图形来。
然后麦轲对曾玉珍说:“看来烧炭人的生涯是结束的时候了。因为你们砍伐树林的区域已经到达这个基地的防御地带。防线里的林木是绝对不能动的。”
麦轲觉得都不必涉及水土保持,单单为了保卫这个后方基地,也有充足理由停止乱砍滥伐。
曾玉珍听罢点点头,表示理解。
“除了已经交给张远参与军事训练的,你们大约还有多少人?如果不烧炭,有什么其它事情可做?”麦轲继续询问。
“我们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农活,三分之二的时间烧炭。如果停止烧炭,大部分人可能要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了。”
其实问题比这还严重,因为老曾没有算那些参与训练的人。他们也不可能一年到头训练或者有军事行动。这样,如果不烧炭,起码得有七成的劳动力没有事干。
而没有事干,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以前祖祖辈辈依赖烧炭,然后卖出,获得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周围的富户是他们稳定的客户,因为他们都喜欢这里的优质木炭,火旺烟少,没有气味。
“我看这样,除了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行动的人以外,所有烧炭人和他们的全家,都统一搬进这个基地。然后把他们一分为二。
“年富力强的人,组织成为矿工,将来我们会有大量的采掘工作。”麦轲心中已经计划,起码煤和铁两项是必须尽快采掘的,没有钢,等于没有工业。作为穿越人士,不建立起比较可观的工业基础,是无法完成穿越任务的。
“什么是矿工?”曾玉珍好奇地问。陈独秀和斯文也是满面询问。
“就是挖个洞到地下,把需要的东西开采出来。”麦轲举个例子,“例如打井,就是在地上打个洞,把水取出来。而矿工的目的不是取水,而是取矿物,比如银子。”
麦轲正不知道如何解释他心目中要挖的媒、铁、石油等等,突然想起当时银子已经比较普遍,而银子就是从银矿中取出,就用它作为比喻。
曾玉珍觉得这烧炭和挖矿还比较接近,因为当地管做这样事情的都叫“窑工”,于是点头同意这个安排。
根据麦轲的计划,余下的人就参与农业和服务业,反正这里将来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和各项服务,不虞无事可干。
洪秀全和斯文都同意这个方案。斯文又提出等这些原来的烧炭人搬进来以后,在原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建立一个军事据点,作为保卫基地的外围。
这个主意麦轲十分赞同,尤其是听斯文讲,他以前去过那里,烧炭人现在的居住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山寨,军事价值非常高。
这时洪秀全提出,现在的圣经印刷厂只是临时设立在金田村,是否考虑一并搬来。麦轲也认可这个考虑,只是担心污染问题。印刷本身造成的污染并不大,要命的是造纸。
麦轲把这个担心说出,大家一致同意不要弄脏了这里的环境,尤其是河水。其实除了麦轲以外,大家的环保意识基本没有。
所谓的保持环境的清新干净,主要是敬畏神的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是神给他们特殊的恩典之地。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造纸厂和印刷厂分开。只把印刷厂搬到这里来,在这个得到充分保护的环境里印制圣经。
大家还议定,在与医药系统面对面的的北部原野,建立居民楼,除了犯人和参与戒除烟瘾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都进入居民楼居住。
与此同时,也在那里建立起公共教育系统,配套各种服务设施。
公共教育系统,按照麦轲的规划,就是小学一到六年级,中学三年,高中三年。所有人都必须完成十二年基础教育。
然后进入职业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最后是研究生。到研究生这个程度,有两个方案:或者学完研究生课程拿到硕士学位,或者硕博连读,拿到最高学位。
所有这些讨论后形成的决定,都被记录在案。负责记录的是斯文指定的一位丄人。据斯文介绍,这人如果从学问上讲,和斯文不相上下。就是有点书生气太浓,做事的时候没有必要的灵活性。
“怎么样,要不把他留下给你当秘书?”麦轲结束的时候,看这个名字叫做伊书文的丄人记录的非常好,不但字迹清楚,而且逻辑严谨,速度极快。大家的话音刚落,他的笔也停下了。这可是墨笔写的蝇头小楷!
这样的人才如果只是当个... -->>
把医疗系统和思想改造系统这两个项目讨论确定以后,麦轲吩咐黄玉琨和傅长龙到原野的南部实地勘测,确定不同机构的不同地点,最好画出图形来。
然后麦轲对曾玉珍说:“看来烧炭人的生涯是结束的时候了。因为你们砍伐树林的区域已经到达这个基地的防御地带。防线里的林木是绝对不能动的。”
麦轲觉得都不必涉及水土保持,单单为了保卫这个后方基地,也有充足理由停止乱砍滥伐。
曾玉珍听罢点点头,表示理解。
“除了已经交给张远参与军事训练的,你们大约还有多少人?如果不烧炭,有什么其它事情可做?”麦轲继续询问。
“我们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农活,三分之二的时间烧炭。如果停止烧炭,大部分人可能要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了。”
其实问题比这还严重,因为老曾没有算那些参与训练的人。他们也不可能一年到头训练或者有军事行动。这样,如果不烧炭,起码得有七成的劳动力没有事干。
而没有事干,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以前祖祖辈辈依赖烧炭,然后卖出,获得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周围的富户是他们稳定的客户,因为他们都喜欢这里的优质木炭,火旺烟少,没有气味。
“我看这样,除了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行动的人以外,所有烧炭人和他们的全家,都统一搬进这个基地。然后把他们一分为二。
“年富力强的人,组织成为矿工,将来我们会有大量的采掘工作。”麦轲心中已经计划,起码煤和铁两项是必须尽快采掘的,没有钢,等于没有工业。作为穿越人士,不建立起比较可观的工业基础,是无法完成穿越任务的。
“什么是矿工?”曾玉珍好奇地问。陈独秀和斯文也是满面询问。
“就是挖个洞到地下,把需要的东西开采出来。”麦轲举个例子,“例如打井,就是在地上打个洞,把水取出来。而矿工的目的不是取水,而是取矿物,比如银子。”
麦轲正不知道如何解释他心目中要挖的媒、铁、石油等等,突然想起当时银子已经比较普遍,而银子就是从银矿中取出,就用它作为比喻。
曾玉珍觉得这烧炭和挖矿还比较接近,因为当地管做这样事情的都叫“窑工”,于是点头同意这个安排。
根据麦轲的计划,余下的人就参与农业和服务业,反正这里将来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农产品和各项服务,不虞无事可干。
洪秀全和斯文都同意这个方案。斯文又提出等这些原来的烧炭人搬进来以后,在原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建立一个军事据点,作为保卫基地的外围。
这个主意麦轲十分赞同,尤其是听斯文讲,他以前去过那里,烧炭人现在的居住地,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山寨,军事价值非常高。
这时洪秀全提出,现在的圣经印刷厂只是临时设立在金田村,是否考虑一并搬来。麦轲也认可这个考虑,只是担心污染问题。印刷本身造成的污染并不大,要命的是造纸。
麦轲把这个担心说出,大家一致同意不要弄脏了这里的环境,尤其是河水。其实除了麦轲以外,大家的环保意识基本没有。
所谓的保持环境的清新干净,主要是敬畏神的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是神给他们特殊的恩典之地。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造纸厂和印刷厂分开。只把印刷厂搬到这里来,在这个得到充分保护的环境里印制圣经。
大家还议定,在与医药系统面对面的的北部原野,建立居民楼,除了犯人和参与戒除烟瘾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都进入居民楼居住。
与此同时,也在那里建立起公共教育系统,配套各种服务设施。
公共教育系统,按照麦轲的规划,就是小学一到六年级,中学三年,高中三年。所有人都必须完成十二年基础教育。
然后进入职业学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最后是研究生。到研究生这个程度,有两个方案:或者学完研究生课程拿到硕士学位,或者硕博连读,拿到最高学位。
所有这些讨论后形成的决定,都被记录在案。负责记录的是斯文指定的一位丄人。据斯文介绍,这人如果从学问上讲,和斯文不相上下。就是有点书生气太浓,做事的时候没有必要的灵活性。
“怎么样,要不把他留下给你当秘书?”麦轲结束的时候,看这个名字叫做伊书文的丄人记录的非常好,不但字迹清楚,而且逻辑严谨,速度极快。大家的话音刚落,他的笔也停下了。这可是墨笔写的蝇头小楷!
这样的人才如果只是当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