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小说网 www.tbxs.net,醉游记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康熙五十八年二月,胤祯在快到西北军前的时候,又给锡若来了一封密信,要他调查六部里是谁在挪用亏空西北的粮饷。
锡若接到这封密信以后,琢磨了一阵,决定还是去找胤禩商量。以这位八贤王多年来在六部里积攒下来的人脉和消息网,这件事情很快就查出了眉目。原来是吏部侍郎色尔图纵令家人克扣兵丁饷银,导致西北军的粮饷接应不上。
胤祯收到锡若的回信之后,立刻奏请将色尔图严审定拟,另派贤能的大臣办理军需。紧接着又弹劾都统胡锡图领兵赴青海时,沿途索诈官吏,骚扰百姓,进藏之时,兵无纪律,粮米不行节省,马畜不行爱惜,以致人马伤损,请将胡锡图革职严审。
老康在派人调查了色尔图和都锡图的不法情状之后,均如胤祯所请处理,将这两个贪官革职严办,另派了巡抚噶什图接管西北军需事宜,而胤祯这个“大将军王”治军严格的名声也立刻流传了开来。
五十八年三月,胤祯一抵达西宁,立刻开始指挥前线的清军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军中皆称其为“大将军王”,而胤祯在奏折中也自称“大将军王臣”。老康还特别选派了一批皇孙以及亲王子弟,跟随胤祯出征,令胤祯时时加以调教。
此外老康为了提高胤祯在西北军中的威望,还特地降旨给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一时间胤祯在诸皇子当中的风光无两,连带着被他留在后方的锡若门前也开始热闹了起来。锡若知道此时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公主府和明珠府,唯恐惹出什么是非闲议来,便前所未有地严正勒令家里人不得随意接待宾客和收取礼物,违令者一定严惩不贷,绝无回圜讨情的余地。他自己又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老康身边,既免去了那些无聊的交际应酬,也便于获得胤祯在前线的第一手资料。
锡若深知,胤祯虽然挂名西北军统帅,“管理进藏军务粮饷”,但是军队的实际指挥权分掌在靖逆将军富宁安、征西将军祁里德、振武将军傅尔丹、定西将军葛尔弼、平逆将军延信等手中。这些将军直接向老康请示报告,接受皇帝的直接指挥,因此所谓大将军王“调遣官兵”不能分皇帝之任,实际权力其实有限,能够“即行补报”的不过是“章京”“护军校”之类的低级官员。而且在战时情况下,抚远大将军持此有限的权力也并不是什么创例和特殊的恩典。
胤祯的信里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不满,锡若却仍旧能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某种郁躁的情绪,连忙去信安慰他了一番,说他在西北军是初来乍到,老康更为倚重几位熟知当地情况的将军也在所难免。
不过话虽这样说,锡若心里也明白,老康对十四并不是百分百地放心。先前为了胤祯党附八阿哥的事,老康对这个从小喜爱的十四子也有了不少意见。好在胤祯率直果敢、总敢言人所不能言的性子很对老康的脾胃,也很合所谓的“满洲旧俗”,即“见义必赴,临阵必先,若征兵选将之时,己不得与,则深以为耻,或以疾病衰颓,而卒于床第间妻子之手者,则以不得致命疆场,为有生之大恨”云云。
锡若时常听老康说:“朕观人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好,便有才学何用……为尊者当推心置腹以示人,阴刻何为……朕之喜怒,无不即令人知者,惟以诚实为尚耳。”从这一点上来说,喜怒时常见于形色的胤祯,比起深有城府的雍亲王等人来说,倒是意外地占了便宜,所以老康虽然对他有成见,却一直没有把他跟胤禩或是胤祥那样,索性撇在一边置之不理。当然胤祯本人也并非没有才力的草包,否则的话他性情再好,老康也是不可能把西北军统帅这么重要的职务交到他手上的。
锡若每天坐在老康身边,把心里的小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想得却都是如何为胤祯争取一条安稳后路的事,当不当皇帝倒还在其次,但是一定要让他避开那个悲凉的结局,一时间倒把先前一致将口号调整为“支持十四弟”的八爷党给忘记了。
这天九阿哥和十阿哥一道进宫里来请安。和锡若碰见了之后,九阿哥便将他拉到一旁问道:“十四弟在前线或是他家里短了什么用的,告诉你九爷一声。我知道他跟你恨不能一日一信,跟我们这些兄弟倒只是隔时才来个信。真是可气!”说着忍不住愤愤地拍了锡若的脑袋一记。
锡若摸着头笑嘻嘻地说道:“九爷有所不知。十四... -->>
康熙五十八年二月,胤祯在快到西北军前的时候,又给锡若来了一封密信,要他调查六部里是谁在挪用亏空西北的粮饷。
锡若接到这封密信以后,琢磨了一阵,决定还是去找胤禩商量。以这位八贤王多年来在六部里积攒下来的人脉和消息网,这件事情很快就查出了眉目。原来是吏部侍郎色尔图纵令家人克扣兵丁饷银,导致西北军的粮饷接应不上。
胤祯收到锡若的回信之后,立刻奏请将色尔图严审定拟,另派贤能的大臣办理军需。紧接着又弹劾都统胡锡图领兵赴青海时,沿途索诈官吏,骚扰百姓,进藏之时,兵无纪律,粮米不行节省,马畜不行爱惜,以致人马伤损,请将胡锡图革职严审。
老康在派人调查了色尔图和都锡图的不法情状之后,均如胤祯所请处理,将这两个贪官革职严办,另派了巡抚噶什图接管西北军需事宜,而胤祯这个“大将军王”治军严格的名声也立刻流传了开来。
五十八年三月,胤祯一抵达西宁,立刻开始指挥前线的清军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军中皆称其为“大将军王”,而胤祯在奏折中也自称“大将军王臣”。老康还特别选派了一批皇孙以及亲王子弟,跟随胤祯出征,令胤祯时时加以调教。
此外老康为了提高胤祯在西北军中的威望,还特地降旨给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一时间胤祯在诸皇子当中的风光无两,连带着被他留在后方的锡若门前也开始热闹了起来。锡若知道此时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的公主府和明珠府,唯恐惹出什么是非闲议来,便前所未有地严正勒令家里人不得随意接待宾客和收取礼物,违令者一定严惩不贷,绝无回圜讨情的余地。他自己又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老康身边,既免去了那些无聊的交际应酬,也便于获得胤祯在前线的第一手资料。
锡若深知,胤祯虽然挂名西北军统帅,“管理进藏军务粮饷”,但是军队的实际指挥权分掌在靖逆将军富宁安、征西将军祁里德、振武将军傅尔丹、定西将军葛尔弼、平逆将军延信等手中。这些将军直接向老康请示报告,接受皇帝的直接指挥,因此所谓大将军王“调遣官兵”不能分皇帝之任,实际权力其实有限,能够“即行补报”的不过是“章京”“护军校”之类的低级官员。而且在战时情况下,抚远大将军持此有限的权力也并不是什么创例和特殊的恩典。
胤祯的信里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不满,锡若却仍旧能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某种郁躁的情绪,连忙去信安慰他了一番,说他在西北军是初来乍到,老康更为倚重几位熟知当地情况的将军也在所难免。
不过话虽这样说,锡若心里也明白,老康对十四并不是百分百地放心。先前为了胤祯党附八阿哥的事,老康对这个从小喜爱的十四子也有了不少意见。好在胤祯率直果敢、总敢言人所不能言的性子很对老康的脾胃,也很合所谓的“满洲旧俗”,即“见义必赴,临阵必先,若征兵选将之时,己不得与,则深以为耻,或以疾病衰颓,而卒于床第间妻子之手者,则以不得致命疆场,为有生之大恨”云云。
锡若时常听老康说:“朕观人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好,便有才学何用……为尊者当推心置腹以示人,阴刻何为……朕之喜怒,无不即令人知者,惟以诚实为尚耳。”从这一点上来说,喜怒时常见于形色的胤祯,比起深有城府的雍亲王等人来说,倒是意外地占了便宜,所以老康虽然对他有成见,却一直没有把他跟胤禩或是胤祥那样,索性撇在一边置之不理。当然胤祯本人也并非没有才力的草包,否则的话他性情再好,老康也是不可能把西北军统帅这么重要的职务交到他手上的。
锡若每天坐在老康身边,把心里的小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想得却都是如何为胤祯争取一条安稳后路的事,当不当皇帝倒还在其次,但是一定要让他避开那个悲凉的结局,一时间倒把先前一致将口号调整为“支持十四弟”的八爷党给忘记了。
这天九阿哥和十阿哥一道进宫里来请安。和锡若碰见了之后,九阿哥便将他拉到一旁问道:“十四弟在前线或是他家里短了什么用的,告诉你九爷一声。我知道他跟你恨不能一日一信,跟我们这些兄弟倒只是隔时才来个信。真是可气!”说着忍不住愤愤地拍了锡若的脑袋一记。
锡若摸着头笑嘻嘻地说道:“九爷有所不知。十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